周婷
摘要: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如何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是當前高等院校工作的重點。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發,分別從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教育隊伍的建設等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建設。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認識創新理念與方法加強隊伍建設
近年來,高等院校普遍加強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但實際就業指導中的思想組織教育仍較薄弱。很多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認識不清,在就業過程中地域選擇性強和過分強調工資及福利待遇,在就業價值標準與企業需求發生矛盾時易出現心理問題。這是因為就業指導未與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結合。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教育隊伍建設。
一、提高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只是上幾節就業指導課,分析就業形勢與政策,講解求職基本技能和注意注意事項,發布需求信息,等等。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內容不明確,一些高校將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教育。
大學生就業指導本身有著豐富的教育意義。就業指導的功能、目標、內容決定了與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業指導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思想教育是就業指導的一條主線和一個重要環節,二者的緊密結合,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契機、重要途徑和重要切入點。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就業指導應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疇;作為一門課程,就業指導應屬于思想教育理論課的延伸[1]。因此要提高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理想與擇業觀的教育,培養其誠信意識和法律意識,引導畢業生以良好的心態參與競爭,正確看待就業過程中的挫折,提高自我調控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勇于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煉意志,增長才干。
二、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科學的就業觀、成才觀逐漸形成和完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主體性不斷增強,在雙向選擇和自主擇業的機制下,大學生就業有選擇的權利和需求,同時承擔選擇的后果。這都要求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尊重大學生的自主權和知情權,發揮大學生自身的能動性,樹立適應時代發展和大學生需求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采用新方法。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強化教育者的尊重意識,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尊嚴和利益,提升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每一位大學生都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作為人生主體[2]。具體而言,要從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思想實際出發,把重視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提供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結合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情緒等問題,開展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同時加強對就業形勢和政策的分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加強理想和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從而切實增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樹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要使大學生盡快適應當前的就業狀況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就要將就業服務理念貫穿于大學生涯,從新生入校到大學畢業,分時期、分階段,將大學生成才教育、職業意識培養,職業知識教育、就業技能提升、具體的個性化求職指導和就業技巧等相互貫通、層次遞進、有機連接,形成較為完善的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體系[3]。具體而言,針對大一學生,可進行心理指導,幫助完成角色轉變,引導學生初步設計職業發展方向;針對大二學生,主要可進行綜合能力培養、提升就業技能,進行初步的職業規劃,進一步明確就業目標;針對大三學生,為他們提供就業實踐機會,開展走進名企,推廣創業計劃大賽、營造學生創業氛圍,模擬面試等活動,調整職業規劃與心理預期;針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擇業與崗前教育,提高職業適應能力和自身競爭力。同時,在做好普通學生就業指導服務的同時,關注特殊群體的就業指導服務需求,為家庭困難、學業困難、心理障礙等學生提供專門的指導服務。
3.榜樣教育與崗位實習相結合
榜樣教育是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以先進人物的思想、先進事跡為范例,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品質。榜樣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采用榜樣教育,首先要深入調查研究,善于發現,有針對性地搜集與大學生緊密相關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如深入基層、勇于創業等各層次代表的人物典型,組織大學生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其次要選擇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有代表的先進典型,盡可能請他們現身說法,從不同角度教育學生,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榜樣教育應與崗位實習相結合,通過組織學生深入基層、企業或到專業對口單位參加崗位實習鍛煉,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實際,開闊視野,增長才干。這對于大學生了解社會,準確認知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全面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有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教育隊伍的建設
當前,高校就業指導老師隊伍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目前高校的就業工作機構在承擔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同時,也承擔處理畢業生檔案轉移、就業計劃錄入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時間和精力分散過多,真正用于研究和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時間很有限,面對需要個性化指導的就業個體,往往只能采用講座、主題教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這就容易造成就業指導“隱形缺位”的現象。
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教育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首先,要以專職為主,培養一支專業化、專家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就業指導的專職隊伍應包括專門負責就業工作的領導及專職指導教師和專職工作人員,他們應有與就業工作相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從源頭上保證就業指導隊伍的質量。同時,高校應鼓勵優秀的就業指導老師成長為就業指導方面的專家,長期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形成一個長期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專家團隊,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發揮業務核心和榜樣的作用。只有科學化的培養和建設,才能使就業指導老師向專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也從根本上解決就業指導老師的職業定位問題[4]。其次,整合高校就業指導兼職教師資源,培育兼職就業指導老師,實現專兼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就業指導兼職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高校思想專職理論課程的開設幾乎涵蓋了除畢業年級外的所有年級,從教學時間安排看,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就業指導的內容,就業指導的受眾面將擴展至所有學生,實現指導的普及化。同時,就業指導課程也需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業觀、創業觀、成才觀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相結合,既能實現思想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又能使就業教育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取得良好效果。另外,一線學生工作者是就業指導兼職教師隊伍發展的生力軍,利用一線學生工作人員加強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一線學生工作人員在就業工作中,始終與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在就業信息收集、發布、反饋等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們熟悉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可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及時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心理咨詢,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最后,聘請心理專家、社會成功人士等來校講學,對學生進行較系統的心理教育和指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直接地了解社會。
參考文獻:
[1]高香,趙志玲,王振.淺論在就業指導中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5):29.
[2]涂德祥.試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7):85-86.
[3]涂德祥.試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7):85-86.
[4]張佩芬,華穎,俞一統.高校加強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J].寧波大學學報,20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