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芹
【摘要】為了提高《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應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以及示范作用。進行《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
由于從事數學工作多年,從最初的對理工科《高等數學》課的教學工作,到最近幾年對經濟、工商管理專業《高等數學》課的教學,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由于學生的來源不同,個體差異很大,有些所謂的“文科”學生和“理科”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差很多,所以在教學上對教學方法要有所改進。能夠通過《高等數學》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擴充,重要的是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開闊學生思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高等數學》這門公共基礎課的教學一直深受重視并且不斷提出要求。
一、加強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的聯系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初等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基礎,而高等數學又是初等數學的繼續與延展,在教學的進程中,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堪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完整體。可以用初等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問題,進一步顯示初等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意義。例如,一些不超過三次多項式函數的極值與最值問題,可以利用初等數學中的不等式很快解決;而另一方面也要強調高等數學對初等數學的指導作用,有些數學問題用初等數學的方法不易解決或不能解決,只有用高等數學的思想方法才能解決。如曲邊梯形的面積、圓柱體的體積等,利用初等數學就不能徹底解決,而當我們學習了定積分的概念之后,利用定積分的知識再解決這些問題就比較容易了。
二、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利用多媒體教學進程中,板書生動、清晰,尤其有些圖形的生成和發展具有可視性、生動直觀。例如,講到利用二重積分計算由圓柱面X2+Y2=R2與圓柱面Y2+Z2=R2圍成的立體的體積時,多數同學反映沒有這個立體的概念,這時我把多媒體中的圖像打開,同學們看到后感覺這個立體就在眼前,從而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除此以外,我還給學生展示了二元函數中z=41+x+y2,z=-xye-x2-y2,z=cos(4x2+9y2),z=cosxsiny,z=sinx2+y2+2π的幾何圖形,以及常見的二次曲面的圖形,學生反映效果很好,保證了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果,我也采取了多媒體教學與精講相結合的手段,突出重點。另外,利用課前、課間的時間,用多媒體介紹中外數學家及其對數學的貢獻,極大地擴大了教學的信息量。
三、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等數學》課程在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探索與設計上要具有一定的特色,應摒棄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理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部分理論教學內容實踐化。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些應用性的小課題,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學習“導數的應用”這一節,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優化問題,尤其對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通過使利潤最大、成本最低、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優化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導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又比如,學習差分方程,如何求解一階線性差分方程的問題中,找到了一個比較恰當的應用,當時剛好班里有兩名學生辦理了大學生助學貸款,我就給大家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某同學一年級貸款5000元,二年級貸款5000元,計劃大學學習四年,畢業后用兩年時間償還,設貸款年利率為7%,問:平均每月要還款多少元?同學們積極響應,首先計算畢業時要還款P0=5000[(1+007)4+(1+007)3],又設每月應還款a元,建立差分方程An=An-11+00712-a,
A24=0,
A0=P0,僅一會兒的工夫,就有同學算出了每月還款大約567。47元。這樣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應用特點,也能看到數學知識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學生感受到的不是數學的抽象與枯燥,而是應用與趣味,當然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因材施教,促進《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近兩年我們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有不少的學生認為《高等數學》是抽象和枯燥的,學習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和畏難情緒,由于《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又開設在大學一年階段,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初中數學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加上明年我校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計劃又縮短九分之一的學時,在這種情況下,在教學學時少,又盡可能多地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時,該如何講授,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考驗。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分級教學模式可以體現差異性教學的理論與策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通過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注重培養不同層次上學生學習和運用理論知識理解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材施教,實行分級教學的效果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所以,因材施教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