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譜
摘要:針對目前一些高職財經院校的系部教學管理工作存在的工作制度建設、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對學生教學、學風、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社會實踐等工作有待改進;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有待深化等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職財經院校;系部;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256-02
一、問題的提出
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的文件精神,在教學管理工作上實行院、系部二級管理。院級重在決策和調控(目標管理),系部重在組織和實施(過程管理)。高職院校實行二級教育管理體制后,教學系部的相關工作承載了高職院校大部分教學任務,成為學院管理的重心。如何建立系部教學管理制度,也成為當前的首要問題。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在系部教學管理中,樹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思想,將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中、高級應用型財經人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水平作為衡量和評價系部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尺度和標準,但是一些高職財經院校的系部教學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1)系部的工作制度建設、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內部建設的任務仍十分繁重。(2)對學生教學、學風、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社會實踐、扶貧濟困等工作有待改進;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3)教師隊伍的年齡、專業、職稱、結構不盡合理,個別學科存在無帶頭人、無穩定的梯隊、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有待深化。
三、結論與建議
針對目前一些高職財經院校的系部教學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管理:
(一)規范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1.加強教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在院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下,系級組織是學院教學管理的基本單位,承擔著大量的具體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這就要求系里應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教育教學管理隊伍。承擔處理系日常教育教學和行政具體工作的系主任、教學秘書、行政秘書、輔導員和教研室主任等,應增強責任意識,努力研究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管理規律,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為系部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管理隊伍保障。
2.建立完善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結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要求,切實加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完備的教育教學管理文件,推進系部教育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道路。制定完善《工作崗位職責》、《教師教學管理細則》、《教學檔案管理細則》、《教研室工作細則》、《教學工作督導制度》、《教師聽評課管理規定》、《學生總評成績評定標準》、《輔導員班會制度》等規章制度,對輔導員工作的管理和教師備課、教案、教學大綱、講課、作業批改、聽評課、科研活動、新教師上課等做出明確規定。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嚴把教育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質量關,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
3.健全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評價體系。加強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執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環節教學、課前、課中、課后和考核等教學活動各方面、各環節的檢查。完善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學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并落實整改措施。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著力解決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學術小組聽課評教問題,強化評教作用,力爭使評教對象涵蓋到每一位任課教師。按時召開輔導員例會,對輔導員工作進行及時的檢查和總結,并在每學期末進行一次的考核和評估時,執行輔導員的值班制度。
(二)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應用型財經人才
職業教育是為勞動力人才市場服務的,社會對財經人才的需求直接影響系部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因此,系部應從高職財經教育在中國整個高等財經教育中所處的類型和層次出發,確定系部的教學工作應以適應財經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技術應用型財經人才為目標,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系部有必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師資水平決定著學校人才培養水平。高職財經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財經系教師在運用自己所具備的完善的知識、技能、素質有效地進行教學和科研活動之外,應特別注意加強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今后幾年,系部將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建立一支符合高職財經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師資隊伍。第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獎懲機制。第二,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提高,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在職學習,不斷提高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第三,支持和鼓勵專業課教師積極參與本地、本行業的技術活動,及時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理論、技術實踐和社會需求。計劃要求每位專業課教師近三年內獲得與所教專業相對應的專業職稱或專業資格,從而使系部建立起一支真正“雙師(證)型”師資隊伍。第四,聘請社會上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如系部建立的“專業建設及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今后,我們應探討如何在專業設置、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計劃調整、教改科研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充分發揮各位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和社會影響。
2.調整現行教學計劃,構建以職業能力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情況變化,著手進行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在明確高職財經類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從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為起點,確定財經類高職生必備的職業能力,采用逆向確定的方法,明確知識、技能和素質結構,直至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高職教育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應突出高等性、職業性和能力性特點,加強“必須、夠用為度”的基礎理論和人文素質教育,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突出專業知識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結合,強化職業能力訓練。
3.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模擬實訓是高職財經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形式,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因此,有必要根據專業設置情況,建立證券、外匯模擬實訓室,電算化操作機房,手工會計實訓室,審計實務模擬實訓室,商業銀行模擬實訓室,稅務代理模擬實訓室。并要求教師充分發揮模擬實訓在高職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有關課程章節講解完后應進行單元模擬,以培養學生的單項操作技能,課程教學結束后應進行課程模擬,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課程體系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前夕,再以職業崗位基本理論和必須能力需求為出發點,進行一次綜合模擬實訓,將學生分散學習的知識、技能串聯起來,以鍛煉學生處理業務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崗位職業能力,為學生畢業后迅速適應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高職教育著眼于職業能力的培養,而職業能力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的,必須是由學生在教師幫助下,在不斷應用、實踐和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的。因此,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根據課程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現場演示、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與企業聯合,建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解決教師實踐、學生實習的問題。
4.建立“會計專業技術模擬考核系統”,促進學生夯實專業基礎。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系部積極鼓勵他們畢業時除取得畢業證之外,還應取得有利于就業的各種資格、職稱。例如系部鼓勵會計專業的學生在一年級時報考“會計從業資格”,二年級時報考“初級會計職稱”,三年級時報考“注冊會計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學生迅速就業奠定良好基礎,鑒于此,有必要在總結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師建立相關的模擬考核系統,方便學生學習復習,提高考試合格率。
(三)加強學生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教育
大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應具有自覺性、堅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斷等品質;另外,要正直、守信、有責任感;同時,在創業知識方面,應具備扎實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非專業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和提高自我綜合能力,即開展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教育。系部除了目前為在校學生將來自主創業提供學習環境外,還應注重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意志鍛煉,以求得創業才能的綜合性提高。為此,系部將努力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開展工作:(1)倡導和諧健康的人際交往的氛圍,提升自我意識的養成。通過系里的學生會及社團開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動,如辯論會,專業之間的聯誼活動等。給學生們創建一個團結、融洽的空間和平臺,使學生們在活動中增進溝通,凝聚向心力,使他們形成一種胸襟坦蕩、開朗堅定的立身處世原則,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們樹立自信,正確地認識自己,在交際過程中創建一種健康和諧的交往氛圍來提升自我意識的養成。(2)加強學風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以行為規范要求為基準,培養學生“人格自尊”精神。系部創建一個適合學生施展才華的平臺,例如舉辦一些專業技能技巧大賽,激勵他們敢于創新,讓學生在大賽中展現自我,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提升自我意識。
參考文獻:
[1]楊秀芹.學生評教制度締結的行動邏輯——學生的道德風險與教師的行為選擇[J].教育科學,2009,(5).
[2]樓瑩,李寧.芻議高職院校系部教學管理的重點、難點與對策[J].今日南國,2010,(5).
[3]張洪斌.構建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下的系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J].中國成人教育,2009,(24).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