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方
摘要: 職業學校學生大多在文化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課后作業不交或遲交,被動地應付學習和考試,個別人甚至完全放棄學習。如何有效地改變職高學生對學習尤其數學學習的現狀?這對職業學??迫卫蠋熖岢隽烁叩囊蟆R淖冞@種狀況,就必須極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進行有情施教。
關鍵詞: 職高數學教學學習興趣成功體驗情感教學
數學是職業高中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新課程內容的確定性原則就提出:“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作為“思維的體操”,數學在各行各業中的作用已經充分表明了數學是一個人素質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更是把數學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數學已經成為了個人生活和工作技能的一部分。
但是,伴隨著高校擴招制度的改革,中考對職業學校的意義并不大,因為職業學校招收的是中考普通高中落榜的學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來者不拒,職高生源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部分學生屬于學習層次較低的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較弱,主要體現在數學學習中,他們的數學成績、能力分化嚴重,課堂學習效率低;屢敗屢戰又屢戰屢敗,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有的甚至喪失學習信心,存在較強的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學習不如別人,老師同學看不起自己,對前途不抱太大的希望,有的甚至得過且過,對學習有抗拒感。這種消極心理勢必給他們接受教育造成障礙,使他們對學習尤其是數學學習產生厭惡、畏難情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課后作業不交或遲交,造成實際教學部分知識的遺漏,使知識銜接發生困難,久而久之,就被動地應付學習和考試,甚至完全放棄學習。
如何有效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
1.1巧設懸疑,激發學生興趣。
在每堂數學課的開始,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引入到課堂中來,尤其對于職高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中一個巧妙的課題引入,往往能激起學生思考的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如:我在對口升學班講《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時,設置了學生比較感興趣和了解的幾個場景:1.2008年北京奧運會“水立方”中的游泳池泳道分界線與水面的位置關系?2.射箭奧運冠軍張娟娟射中標把后,箭與把盤的位置關系?這些場景都是學生們熟悉和感興趣的。讓這些場景和數學聯系起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時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在教學的過程中,處處都可以設疑。這樣,學生在求知解疑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從而誘發了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懸念設置也可以在課尾,課尾懸念可為下一堂課埋下伏筆,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
1.2加強師生互動,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職高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苦口婆心地講,而下面往往會出現睡覺、吃東西、聊天的情形。究其原因,我認為這是師生缺乏互動所致。這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數學實用性的實例,或者數學游戲,盡量讓全部學生都投入到教學中,從而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例如:在講數列的應用時,結合財會專業進行教學,讓學生思考之后跟學生一起尋找答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把數學與學生的實際聯系起來,能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2.1用“愛心”為學生設置成功的體驗。
“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我們要經常與學生溝通 、交流,用愛心、細心、誠心讓學生樹立信心,真正贏得學生的信任。老師一次交心的談話,一句中肯的評語,一次無意的表揚、鼓勵,甚至一次善意的“欺騙”都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老師眼中就是最棒的,這種成功的心理暗示會一直激勵他們前進。這對于飽受失敗打擊的職高學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2.2在教學中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教學中,如果教師運用賞識教育理論,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去及時正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那么,學生將會獲得一種再接再厲的內驅力。老師要設置難易不同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找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讓低層次的學生回答,難題找高層次的同學回答,使每個學生在課上都想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有話可說。學生只要說的有道理就鼓勵,要用積極的評價語言:“很好”、“很不錯”、“有見解”……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體驗成功。成功的體驗對后進生更為重要,有些老師注意的只是他們上課有沒有搗亂,而并沒有真正關心過他們的成績。如果我們能為他們創造一次成功的機會,就可能讓他們走出自卑,勇敢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只要我們認真備課,心系學生,各類學生在課上就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后進生糾正錯誤,讓中等生得到發展,讓優等生發現、創造規律。也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實現真實的發展。
2.3在測試中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
平時的測驗中,采用“易—難—易—難”的循環命題策略,通過簡單的測試讓學生感受前所未有的“高分”,通過難題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差距,能正確審視自己,既樹立了信心,又克服了盲目自信。學生只有不斷體驗成功,才能不斷激發學習興趣,才能發掘潛力,才能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教學。只有不斷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成功。
3.實施情感教學
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實施情感教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每一個學生都抱以希望,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言傳身教,這一點非常關鍵。如果連教師都不能正視這些學生,關心這些學生,那么他們就更看不起自己,更容易自暴自棄。因此先要把學生當人教,要“持之以誠”,“動之以情”,千萬不要輕易地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只有把滿腔熱忱傾注到學生的心里,使其感到教師的真誠與善意,才會引起師生雙方內心的“共鳴”。
我對職高學生實施情感教學主要體現在兩點:首先,每一堂課都在對學生的不惜贊美之辭中提高質量。課堂說話常用“哄”、“誘”、“鼓勵”等手法使他們對學數學燃起熱情。我重在學生的思維過程,只要堅持讓學生習慣自己思考,就能開發他們的智力。所以我抓住每一個機會讓他們表現自我,并對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給予肯定。其次,用自習課、晚自習進行數學課后答疑。一個上完課就走的老師很難說是個好老師。特別是從事職業教育的數學老師,更要珍惜課后與學生的溝通。其中課后答疑就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數學課后的答疑,能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滿腔熱情,感受到老師真心實意的關心,因而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而老師又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也有助于教師發現并糾正在施教中存在的錯誤和不足,更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得到相應的關懷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總而言之,職高數學的課堂教學需要我們首先培養好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努力幫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有情施教,不厭其煩地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學生成為心靈的朋友,我們的教學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