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秦立
摘要: 隨著信息社會的出現,教育既要傳播信息,又要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閱讀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獲取書面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的能力,可見閱讀課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 英語閱讀課精心備課閱讀方法
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一直以來也在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改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加強對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采用閱讀前的有效導入,閱讀中提出明確的目標和方法指導,閱讀后加強訓練以鞏固所學內容,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上好英語閱讀課,首先要精心備課。
1.備教材
教師在備教材時應該先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以便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注意在備課過程中設法由淺入深,把難點解釋清楚,同時突出重點,用不同的方法對重點內容進行鞏固及運用。
2.備教法
(1)善于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平鋪直敘的講述剝奪了學生通過思考后獲得知識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學生失去參與的熱情,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善于運用啟發式;由淺入深,層層誘導,讓學生自己說出正確的答案或結論。這樣,教師既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把“一言堂”變成了人人參與的討論或交流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注重師生間的互動,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交流,及時發現他們的疑難困惑,并解釋清楚。同時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一節課是由幾個環節構成的,教師備課時應注意環節間的自然銜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留痕跡。
3.備學生
課堂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而學生是這項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興趣和愛好,盡量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使整節課師生配合默契。
二、上閱讀課時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巧妙的導入,調動學生的興趣。
馬卡連柯曾經指出:“做教師的決不能沒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一個冷漠的毫無激情的教師,教學必定是枯燥無味的,教師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激情必然可以感染學生,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狀態,引起他們的興趣。常言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關鍵點,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妙招。一個好的導入,會使學生懷著期待的心情,盼望新課的開始。例如:我在講授高一英語必修1中Unit 1 Friendship時,通過多媒體播放英文歌曲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在學生聽這首歌曲時,我巧妙地說:“We all need friends in our daily life,so 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of us.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me?Yes or No?”來引出話題,導入新課。這時我就自然地進入了前閱讀(即Pre—reading)部分。
三、在閱讀前,教師可以講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識,消除學生閱讀時的心理障礙。
在新教材中,有許多文章中的內容涉及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們由于知識面較窄,見識少,對不熟悉的材料就會有一種讀不懂的恐懼感。因此,教師有必要在閱讀前給學生介紹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通過介紹文化背景,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為學生輸入了克服閱讀時的文化障礙的“定心丸”。
四、在閱讀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有益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指導。
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了以逐詞逐句閱讀的方法處理文章,這種方法不僅限制了閱讀速度,而且影響了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對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以下方法閱讀文章。
1.略讀(Skimming,Individual work)
學生通過略讀課文,快速找出每段主題句,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不但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學習文章的寫作,而且便于下一步查讀。
2.略讀(Scanning,Individual work,Group work)
學生個人先通過查讀,快速找到特定信息,然后小組組員之間交流各自的答案,有疑義的地方,經過討論,最終確定答案。這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文章的具體內容,而且培養了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和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3.猜測詞義(Guessing words,Pair work)
學生通過pair work,根據上下文的提示理解本課重點詞匯,這一任務有助于消除生詞障礙,為下一步細讀做鋪墊。
4.細讀(Careful reading,Pair work)
在學生相互問答之前首先幫助他們分析他們認為較難的句子,掃除學生的閱讀障礙。其次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根據已給出的問題互相問答,這有助于他們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在操作此項任務時,盡力鼓勵并獎勵能提出較有深度問題的學生。最后讓學生聽,跟讀文章錄音,練習有表情地朗讀,提高語言水平。這一任務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為Post reading的閱讀理解訓練及最后的語言輸出,即口頭和書面的表達,做好了鋪墊。
五、讀后
1.閱讀記憶
學生通過略讀查讀和細讀,抓住了文章脈絡,理解了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不看課文,完成Comprehending個別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設計2—3道深層次的閱讀理解選擇題,這一任務設計是為了訓練學生的閱讀記憶力。
2.討論(discussion)
教師給出與課文有關的一個話題,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只要教師精心備課,以飽滿的熱情、巧妙的導入調動學生的興趣,加之讀中和讀后正確的方法指導,就一定能上好英語閱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