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華
摘要教師的職責在于教書育人,任何一門課程都是育人的載體。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各專業的必修公共課程,本文試圖通過對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的介紹,闡述如何通過項目教學,將課程教學與其專業后續教學、素質教育聯系起來,并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對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重新認識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是通過一個項目(可以是實際的項目,也可以是模擬的項目)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通過完成各項任務來完成各項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最終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相比它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更強調學習的整體性和實用性,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使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要遵循其自身規律,充分發揮其優勢。
1.1 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在設計項目和其各個任務的時候,要以學生學習規律出發,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如何去思考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并完成任務。
其次,設計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想動態,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取向。要注意學生對新舊事物的看法,盡量與時代結合,盡可能取最新的新鮮事物為項目,過于陳舊的東西反而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也要重視教育的教導功能,不能一味的取悅學生,而是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走向真善美。
再次,項目教學要發揮學生的協作能力,通過分組完成任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夠降低任務的工作量和難度。
1.2 教師角色的轉換
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教師的角色已經由“主體”轉換成“主導”,教師要在項目設計、項目完成過程和項目評價等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在這個轉變中任務不但沒有變輕,反而加重了,因為在教學的同時,要設計好項目,要在項目完成的各個環節做好主導和過程管理督促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各個環節出現的偏差和錯誤,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去評價項目的完成情況。教師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轉換,不是退居“二線”。
1.3 項目的整體性和實用性
項目設計時要注意項目涵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統一體,而不是一個個簡單的知識點的集合,或者一個個簡單任務的集合。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下的教學設計要注意項目的可行性、實用性,項目應該能讓學生能夠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一定的學習和討論完成大部分學習任務,并且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而不能將項目難度設計的過大,使學生無從下手,或者只完成少部分就停滯不前。
1.4 項目前續和后續功能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下的項目設計要注意與前續項目和后續項目的關系,盡量要復習鞏固過去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為將來的項目教學打下基礎。
2 項目驅動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
計算機基礎課是非計算機類大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對于所有的專業而言,設計不同項目能對教學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2.1 項目與專業教育結合
計算機基礎課項目教學設計與其專業課程相結合,尤其是本學期的課程相結合,教學效果很明顯。因為人們對于生疏的知識,如果經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強化,學習起來就變得容易,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樣,在計算機基礎課中,將專業課知識與教學結合起來(例如,航空專業在PPT教學中要學生將民航概論課程的某個部分的精彩部分用PPT展示),也能使學生對于專業課程和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有很好的理解,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
其次,教學設計可以與該專業的一般理念,一般性知識結合起來,例如,在航空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讓學生搜索和展示某一類飛機的性能和優缺點,或者讓他們以一個專家的身份,通過PPT向同學們展示某種飛機,經過反復的討論,學生對如何去評價飛機的性能和如何使用PPT都有深入的了解。
2.2 與素質教育的結合
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上學期開設,這個時期,許多學生都剛剛離開家鄉,對家庭、家鄉有濃厚的感情,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利用學生這一思想意識,結合word、ppt的教學,即通過word和ppt對家鄉的人文地理、人物事件作介紹和展示,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應用也能夠很快上手。事實上,學生在展示其家鄉概況和杰出人物的時候,還能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能夠提出不同的要求,主動向教師咨詢和努力去完成,學習效果比簡單授以他們技能要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項目的設計及完成后的評價都要引導學生進行完善,而不是簡單完成了項目任務即可。
2.3 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增強他們的主動性
在項目導向中要注意在項目的內容和形式上要給予學生過多的自主權,不要設置過多的要求。其原因有二,第一,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組織討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二是學生有很多的想法是老師不一定能想到的,他們的作品能對教學和項目的設計提供大量的、有創意的建議。例如可以在項目設計中使用一些寬泛的概念,例如家鄉、飛機、個人電腦、手機等,每一個學生對這樣的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切入點。
3 其他幾點問題
3.1 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
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首先要求的是教師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核心課程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專業知識的大致思路和核心課程的主要內容,要了解該專業的課程體系,這也包括前續和后續的課程,各學期的課程安排。其次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要參加該專業的教研室活動和其他的教學研討活動,計算機教師要與專業教師共同研究學生情況和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這也要求計算機基礎教研室在安排教師的工作上,或者專業教研室選聘計算機教師的工作上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其次是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有一定的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各屆學生)思想動態有具體的認識,同時要和輔導員多溝通,共同研究。
3.2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總是在不斷改進和完善的
任何一個教學改革都是在不斷推進,不斷積累中總結經驗。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也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對于不同的班級的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項目設計和教學思路是不一樣的,需要通過一定的實驗來測試,不能出現拿著昨天的教案來應付今天的學生的情況。
第一,任何一個項目的設計要根據前面項目的設計和完成情況來總結,對學生學習的情況做詳細的分析,而不是通過教師個人的簡單思考得出來,也不是照搬真實的項目布置給學生。要不斷修正前面出現的問題,比如要求太高,學生不能完成,或者要求太低,學生不需要思考,在短時間能就能完成等等。
第二,不能指望一個項目囊括所有的知識點和讓學生熟悉所有的技能,要通過成體系,有計劃,有步驟的項目組來讓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和技能,因此項目設計中至少應該包括兩項任務,一是對原有的知識點和技能進行復習,二是對現階段的指點進行訓練。當然也可以設計部分內容讓學生預習課本,作為新知識和新技能學習的前奏。
參考文獻
[1]何超.淺談“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09.8(2):24-25.
[2]黎孟雄.項目驅動法在“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改縱橫,2007.3.
[3]陳浩亮,駱敏.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