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璟


關鍵詞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零差率銷售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6-1533(2012)12-0021-02
“基本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指適應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藥品。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制定了本國的《基本藥物目錄》,其中105個國家制定和頒布了國家基本藥物政策。在我國,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要抓好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維護人民健康、保障公眾基本用藥權益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是醫藥衛生領域重大的體制機制改革,對于保證基本藥物的足額供應和合理使用,改革醫療機構“以藥補醫”機制,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負擔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實基本藥物制度后的運作情況,我們于2011年底開展此項調查,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09年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目錄采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和《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收集2010年8月-2011年9月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藥品采購計劃、基本藥品采購品種和數量月報表、零差率藥品的優惠率報表等。分析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社區用藥情況的變化情況及影響因素,與2009年8月(國家基本藥品實施前),2011年1-9月(上海第二次基本藥物招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采購情況進行比較,
2結果
2.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藥品采購情況
實行國家和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后,原來使用的208種藥品因不屬于目錄范圍退出藥劑科,其中西藥121種,中成藥77種,外用藥10種。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藥物采購品種也發生了變化,注射劑和中成藥類藥品數量下降明顯(表1),與上海居民較高的用藥水平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
2.2基本藥物的生產企業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藥品原來以上海藥品為主,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上海生產藥品下降了52.0%;中外合資企業的產品下降了59.2%;進口藥品下降了84.0%(表2)。
社區居民對“在價格低廉前提下,是否能接受上海以外地方的國產藥品”的回答:20.0%的居民表示可以;10.0%的居民表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無所謂;50.0%的居民認為在二、三級醫院能配到藥的前提下,不想更換原藥品的品牌;10.0%的居民表示只能接受國內較大規模藥廠生產的藥品;10.0%的居民表示不愿接受。
2.3各系統藥物配置情況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定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的基本藥物目錄中去除了抗腫瘤藥物,治療心腦血管、內分泌、泌尿系統疾病的西藥品種不降反升,中成藥的注射和口服制劑分別下降了70.0%和38.5%。尤其是老年慢性病常用的黃芪注射液、紅花注射液等(表3)。
2.4基本藥物采購覆蓋面和零差率銷售情況
以2011年7月統計資料為準,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上海市增補的基本藥物共688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本社區疾病譜配備了384種,占基本藥物總數的55.8%。其中國家基本藥物目錄307種,中心配備了166種;上海市增補的基本藥物381種,中心配備了218種;上述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
中心配備了10種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上海市增補基本藥物目錄之外的藥品,其中西藥2種,中成藥6種,全部為社區離休干部應用。
調查顯示本中心基本藥品配備比例從2009年的20.0%已經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100.0%,全部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讓利金額從2009年的73 498.014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9 715 909.62元。
2.5基本藥物無貨供應情況
基本藥物中標后,基層單位網上采購無供應的品種:抗菌藥物5種,分別是諾氟沙星膠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慶大霉素注射液、克拉霉素片、鹽酸小檗堿片;心血管藥物6種,分別是尼群地平片、鹽酸普羅帕酮片、硝苯地平片、硝酸甘油片、美西律片和辛伐他汀片;外用藥物2種,分別為丙酸倍氯米松樟腦軟膏和金霉素眼膏;中成藥1種:感冒退熱顆粒;其他藥物8種,分別是谷維素片、葉酸片、卡馬西平片、呋塞米注射液、山莨菪堿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腎上腺素注射液。
3討論
經過3年的醫改磨合,長寧區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為政府分憂,為百姓減負,已經越來越受到居民的歡迎,較好地解決了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是完善基本藥物制度還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3.1做好服務工作,讓群眾用放心藥
在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初始階段,藥品的供需范圍矛盾、品牌依賴矛盾、老年認同矛盾比較突出。原因可能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制定本單位藥品采購目錄時未對本社區慢性病疾病譜和用藥需求進行充分的調研,在更換藥品前沒有做好患者的宣傳通氣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認同,造成患者一時的誤解。解決的辦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實行基本藥品種類的動態變化管理,提高藥品采購的科學性。每月可以召開醫、藥科室溝通會,在嚴格控制抗菌藥物濫用的前提下,盡量靈活、實時調整用藥目錄(特別是中成藥需求),滿足當地群眾用藥需求。
3.2發揮醫務人員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主動性
由于醫患雙方在醫學知識的信息不對稱,發揮醫務人員落實基本藥物制度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關鍵。應當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要性的認識,把落實基本藥物制度作為自己的工作職責。通過醫生的努力使人人都能得到便捷、優質、公平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完善績效考核方案,將合理用藥作為一項考核指標,因為只有醫生不斷與患者溝通和引導,認真執行基本藥物制度,才能體現基本醫療的公平性,讓患者從對醫生的信任轉換為對基藥的信任,有效引導患者接納基本藥品。
3.3完善各項改革措施,讓基本藥物制度越做越好
由于我們對基本藥物制度宣傳不到位,單靠低價來進行宣傳和吸引患者,很容易使患者將低價格與低質量劃上等號。所以一方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該努力向上層領導反饋基本藥物采購使用的情況,保證市場的持續供應;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完善“基本藥物招標”辦法,積極正面引導社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期待其成熟壯大的一天。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尚無設立臨床藥師的要求,建議把藥劑師整合到全科服務團隊中,安排每周1~2個半天利用藥學人員專業知識到社區進行基本藥物的宣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試點1醫+1護+1藥的捆綁服務模式。
基本藥物制度的實行是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措施。要使基本藥物制度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利有效推行下去,需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要保證社區患者的用藥安全和醫療質量。所以這不單是社區基層衛生單位單方能做好的“實事”,更多需要的是政府相關政策的配套和執行。才能把這項惠民、利民的改革大事持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陳莉. 上海基本藥物招標: 在模仿中改良, 在爭議中前行[J]. 上海醫藥, 2011, 32(7): 363-364.
[2] 李冬美, 馬愛霞.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零差率政策的實施現狀分析[J]. 中國執業藥師雜志, 2011, 5(8): 42-46.
(收稿日期: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