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鳳 劉文斌 馬曉芬 瞿莉娜 張銘 薛文紅


摘 要 目的:了解上海五角場鎮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探討影響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的因素,為糖尿病患者的社區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隨機選擇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676名,測量身高、體重、血壓、腰圍、臀圍,檢測血糖、血脂、HbA1c等。依據HbA1c控制是否達到7.0%為標準,分為A組(<7.0%)和B組(≥7.0%),回顧分析可能影響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因素,采用SAS 9.1.3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A組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受體重指數(BMI)、腰臀比、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受到空腹血糖和OGTT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化血紅蛋白可能受到體重指數、腰臀比、空腹血糖、OGTT、和HDL-C的影響。控制飲食、減輕體重、減小腰圍及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對監測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HbA1c)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6-1533(2012)12-0028-03
Analysis of HbA1c level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for community diabetic patients
YANG Chun-feng, LIU Wen-bin, MA Xiao-feng, QU Lina, ZHANG Ming, XUE Wen-h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Wujiaochang Town,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Objective:To learn the control statu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communities of shanghai,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Method: Selecting the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rom community, Measuring the height, body weight, blood pressure,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Te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HbA1c etc.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level of HbA1c as group A (HbA1c<7.0% ) and group B (HbA1c≥7.0%).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as performed 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software package SPSS 9.13. Results: In group A the HbA1c level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OGTT,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and APOA (P< 0.05). And in group B the HbA1c level was correlated with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and OGTT(P<0.05). Conclusion: HbA1c May be affected with body weight, blood pressure,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fasting blood glucos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and APOA, Regularly test of HbA1c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onitor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type 2;HbA1c;Community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的老齡化,糖尿病成為了一個嚴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且呈逐漸增長的流行趨勢。糖尿病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引起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組織的慢性病變,導致并發癥的產生,嚴重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降低人們生活質量,嚴重者可導致患者的死亡。因為糖化血紅蛋白在血液中濃度穩定,不受瞬時血糖的影響,可清楚的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目前已成為國內外評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標準[1]。為了解上海市五角場鎮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情況,我們采用問卷和實驗室分析方法進行調查,并分析可能影響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依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在2009年8月-2010年7月上海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的明確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數字表法隨機抽取676人為研究對象。依據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將HbA1c<7.0%的分為A組569人,HbA1c≥7.0%分為B組107人。
1.2方法
由經過培訓的社區醫師按統一的標準和詢問方式按《上海市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表》進行調查,由項目辦公室進行二級質量控制,隨機抽查5.00%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復核。調查表內容包括基礎資料(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疾病資料(疾病確診時間及醫院類型、治療措施、疾病癥狀、既往病史、家族史、煙酒嗜好、體力活動及衛生知識水平等)、體檢資料(體重、身高、血壓)等。實驗室檢測包括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中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糖、血脂測定均使用日本AU2640 Olymp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
1.3統計分析
采用SAS 9.1.3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表示,兩組間基線資料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對可能影響糖化血紅蛋白的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認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一般資料
收集資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676人,其中男280人,占41.42%;女396人,占58.57%。納入A組患者569人,占84.17%,其中男234人、女335人,平均年齡(57.413.9)歲,納入B組患者107人,占15.82%,其中男46人,女61人,平均年齡(62.710.5)歲。
2.2兩組患者各項檢查指標比較
A組患者的年齡、體質指數(BMI)、腰臀比、空腹血糖、OGTT、TG、TC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患者在性別、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糖化血紅蛋白影響因素分析
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A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BMI、腰臀比、空腹血糖、OGTT和HDL-C呈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的影響,相關程度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空腹血糖、OGTT呈正相關關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與血紅蛋白的氨基發生非酶催化反應的產物,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人體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也會相對增高,可反映8~12周總的血糖水平,該指標作為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和早期并發癥的監測指標已被臨床廣泛應用[3],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南已將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0%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我國由于HbA1c資料不足、測定標準化程度不夠等原因,尚未納入中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多個大型循證醫學研究(如UKPDS、DCCT等)證明HbA1c降至7.00%,糖尿病的微血管并發癥就明顯降低,HbA1c進一步降低可能對微血管病變有益處,但低血糖甚至死亡的風險增加,故本研究以HbA1c 7.00%做為分組標準。
本研究表明A、B兩組間年齡、BMI、腰臀比、收縮壓、空腹血糖、OGTT、TG、TC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HbA1c與年齡、BMI、腰臀比、收縮壓、空腹及餐后2h血糖、TG、TC等因素密切相關。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A組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受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OGTT和HDLC的影響,相關程度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受到空腹血糖和OGTT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他因素相關性不大,可能與本試驗樣本量較小有關。總之,HbA1c的控制水平可反映血糖的變化,且與HDL-C、體重指數、腰臀比具有關聯性。本研究結果與莊寧等報道的糖化血紅蛋白受到病程、腰圍、臀圍、FPG、2h-PG、LDL-C等影響的結果較為一致[4]。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遺傳及環境因素等復合病因引起的綜合征。洪忻等研究提示:體質指數(BMI)、腰圍(WC)、腰圍/臀圍比值(WHR)和腰圍/身高比值(WHtR)的增加均能提升2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5]。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HbA1c每增加1.00%,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就增加15.00%~18.00%,死亡率增加20.00%~30.00%,降低HbA1c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6]。控制好血糖及HbA1c可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使糖尿病眼病減少70.00%,糖尿病腎病減少50.00%,神經系統疾病減少60.00%,HbA1c可直接影響各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7]。呂玉潔等提出,HbA1c與血糖、血脂之間存在關聯性,定期檢測HbA1c對2型糖尿病的長期穩定控制有重要意義[8]。因此,HbA1c可以作為血糖控制情況、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情況的主要監測指標。
本研究提示:糖尿病防治應從體重、血壓、血脂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干預。社區衛生服務在糖尿病患者管理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建立良好的醫患互動,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即使代謝指標未能全部達標,但代謝水平的降低對于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仍有益處[9]。所以加強宣傳教育,幫助社區人群制定切實可行的、適合地區飲食、衛生等社區特色的健教處方,有效控制可能影響糖化血紅蛋白的因素,將會減少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Sacks DB, Bruns DE, Goldstein DE, et a1.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Chem, 2002, 48(3): 436-472.
[2] 陸再英, 鐘南山. 內科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778.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on.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 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 p 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abetes mellitus[J]. Conn Med,1991, 55(11): 625-629.
[4] 莊寧, 張建東, 高麗娟, 等. 北京市某社區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及相關因素分析[J]. 微循環學雜志,2011, 21(2): 34-36.
[5] 洪忻, 李解權, 梁亞瓊, 等. 成年人體質指數及相關指標與2型糖尿病關系[J].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6(9): 1109-1111.
[6] Khaw KT, Wareham N, Bingham S, et al. Association of HbA1c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adults: the European p 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in Norfolk [J]. Ann Intern Med, 2004, 141(6): 413-420.
[7]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0 [J]. Diabetes Care, 2010, 33 (Suppl1): S11-S61.
[8] 呂玉潔, 張楠, 孫飛, 等. 北京崔各莊社區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0, 13(4A): 1081-1083.
[9] 劉文斌, 王海鷹, 董萍. 社區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綜合干預效果評價[J]. 中華全科醫學, 2009, 7(12): 1351-1353.
(收稿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