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戴聰
摘要: 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為學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賞中建立,優秀的品質可以在欣賞中得到發揚。教師的欣賞是學生勤奮學習和創新的動力。欣賞學生,就是要欣賞學生的進步,欣賞學生的創造性,欣賞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寬容他們的缺點;對后進生更要注重激勵贊揚,讓每個學生都健康茁壯成長。
關鍵詞: 班級管理欣賞學生后進生轉化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感慨:老教師嘆息現在的學生和以前的相比越來越難教,絕少有學生能主動學習的,這樣的感慨令人深思。老師對學生的期盼與現實相差甚遠,老師們習慣性欣賞優秀學生,經常性贊美成績突出的學生,可是大部分老師不懂得欣賞后進生,不會贊美成績一般的學生,促使師生距離越拉越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是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看待所有學生。怎樣欣賞學生,促進師生雙方良好關系的發展呢?
一、欣賞學生的意義
教師學會欣賞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學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賞中建立,優秀的品質可以在欣賞中得到發揚。學生在教師欣賞的目光中感受到教師的愛和關心,就會以同樣的愛來回報你,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師生在愛的陽光中共同成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面對學生對“愛”的渴望和希望受到教師重視的需要時,卻顯得過于吝嗇。部分教師甚至不知道欣賞學生什么,還沒有學會如何欣賞學生。
二、欣賞學生什么
欣賞學生什么?一般看來,欣賞的主要是學生的聰明、智慧,學生優異的成績、高尚的品質等。其實,學會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做正常的人一樣;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我覺得“人沒有不良品質,只有用錯了地方的性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后進生的欣賞,就幾乎沒有人認同了。教師應該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僅要欣賞學生的進步、創造性,還要欣賞學生的個性差異,多一點寬容,特別多關注鼓勵后進生。
1.欣賞學生的進步。
欣賞學生,教師需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腔真摯的情感,更需要有一個公正的、辯證的、沒有偏見的頭腦。如學生聽寫十個生字,錯了7個,對了3個,一句欣賞的話:“嗯!還不錯,對了3個。”一句批評的話:“你真笨,錯了7個。”前者更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維護學生的尊嚴,促使他努力進取,更由于教師的欣賞而激發他們的感激之情,從而再接再厲。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注意贊美學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我班在期中轉入的學生張強,他是一個從外省來的孩子,以前所學的教材和我們的不同,知識結構一下子銜接不上,本來的學習基礎不好,生活習性也不同,剛加入新的班集體,學習、紀律都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成長步伐,為此,我經常單獨與他談心,說他的缺點在哪兒,應該怎樣改,怎樣做;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的表現依然如故,于是我就變換了一種教育方式,發現他的一丁點閃光點就及時表揚,采用欣賞教育的方法。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學習開始認真了,有了學習熱情,對生活充滿信心,他開始一步一步地好轉,進步也越來越大。很多老師總是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卻忽視了孩子的閃光點。殊不知,學會欣賞學生才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喜學、樂學。
2.欣賞學生的創造性。
創造力是每個智力正常的人普遍具有的心理潛能,并非極少數天才具有的特殊天賦。這對于長期習慣于按部就班、對傳統教學得心應手的廣大農村小學教師來說當然難以適應。有些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使學生失去了本該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變成了“木偶”。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應積極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欣賞學生的創造活力,贊美學生的創造成果,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相信“我也能行”,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
3.欣賞學生的個性差異。
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和弱點是難免的,“十個手指也有長短”,更何況學生呢?他們之間勢必存在著差異,但所有學生,不管是聰明的還是木訥的,聽話的還是淘氣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和贊美。所以,教師應當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并視為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注重個性教育和個性化教學。只有欣賞學生的差異,才能尊重學生的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育,讓學生充分發揮獨特的個性優勢,形成獨立的個性。
4.欣賞后進生,鼓勵他們健康成長。
新課程倡導人本主義,師生關系更平等、更民主,老師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有一年我接管了五年級的一個班,還沒與學生接觸,就有同事向我“告狀”,大名鼎鼎的雷某就在其中,他長得不算高大,但三天兩頭和同學打架,語言很不文明。對他的“光輝事跡”我早有耳聞。剛幾天,我便發現他上課時很不安分,但總算和同學還相安無事。有一次,我拎了兩塊小黑板,他看見了,趕緊幫我拎。我意識到機會來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他很靦腆地說:“不用謝。”我想他很懂禮貌,還是個很不錯的孩子。教師節到了,我把這件事作為尊師的事例講給同學們聽,大家都對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我注意到他的臉紅了,有點不好意思。事后,我又單獨找他談話,問問他對此有事有何想法,他小聲地說:“我做得還不夠。”我進一步提出要求:“你很尊敬老師,也很謙虛,我想你和同學之間也一定能友好相處,好嗎?”他會心地點了點頭。雖然,后來他又和同學發生過沖突,但我相信他能慢慢改正。我們要用真心感染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心靈因老師的表揚而受到洗禮,真正關心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為學生茁壯成長掃清絆腳石。
欣賞學生,贊美學生,讓學生沐浴在教師溫暖的關懷中,感受到自己時刻受到重視,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上進心,揚起自信的風帆,創造出一片明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