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環境建設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迎接十八大、學習十八大、貫徹十八大為動力,以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動員,堅持統籌謀劃、標本兼治,努力打造風清氣正、開放文明、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努力打造生產轉型、天藍水凈、地綠山青的生態環境,為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10月16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召開全省著力改善發展環境、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動員大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黎,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文化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與努力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當前文化市場主體尚不成熟,文化“走出去”仍然以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為主,文化企業和產品服務“走出去”的步伐需要加快。
——文化部部長蔡武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我是農民的女兒,雖然已經進省城工作28年了,但是從來沒有間斷過到農村體驗生活。
——石家莊市文聯主席、作家周喜俊說,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不僅讓她擁有了不竭的創作源泉,也讓她懂得了農民需要什么樣的精神食糧。
寫人,寫人的成長與覺悟,寫人對“高人”境界的追求。由人成長為“高人”,如同蠶不斷地吃進桑葉,排出糞便,最終接近于無限透明。吃進桑葉是聆聽批評,排出糞便是自我批判。
——莫言將這段話寫進了他的首部劇作集《我們的荊軻》的序言中。
一方面,我們的市場在農村、觀眾是農民:但另一方面,影響大、效益高的城市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一直“走在前面”的廊坊市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德平為劇團籌劃著一條更為寬闊的發展道路。
所謂中國風基本上是混搭的,我不同意中國風就是等于古風,因為流行音樂里的中國風,它的旋律甚至可能是爵士、搖滾,還有嘻哈風格的,也就是說它的旋律是西方的,只有遣詞用語近乎來詞風格,所以我認為中國風不等于古風,只能說是一種創作類型。
——臺灣著名詞人方文山在談中國風和古風的概念時如是說。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挑戰的人。在戲劇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總有一批大師和他們的作品大家都說好,但就是沒人排或很少有人敢排。我排這些戲就是想探究一下它們到底好在哪兒,難在哪兒。
——勇于挑戰戲劇大師經典作品的青年戲劇導演裴魁山如是評價自己近三年的工作。
村落的非物質性的遺存有多少,我們不知道,但實際的情況是,每天有幾十個村落消失。所以我覺得這個專家委員會早成立一天,早工作一天,就會少損失幾十個村落。
——馮驥才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說。
中國雜技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有獨特的強項,比如“頂碗”“穿地圈”“蹬傘”等。但是,中國雜技的表演藝術風格往往很含蓄,缺乏奔放性。若把中國雜技的優點與國際流行的風格接軌,創作出民族特色,在力與美之間形成最佳結合的藝術表達方式,就能在國際舞臺上出彩。
——雜技藝術家何天寵如是說。
跳了這么多年,演了這么多舞劇,直到現在,每次候場的時候我心里還是會莫名地緊張,但只要一上臺,心里馬上就安靜下來。我想這種緊張是和興奮連在一起的,它是一種愿望,希望自己的藝術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時至今日,“中國舞劇皇后”山種仍然堅持每天兩個小時左右的基本功訓練。
這一決定與《新聞周刊》這個品牌或刊物的質量無關,《新聞周刊》仍像以前一樣強大。作出這樣的決定,主要與出版發行業面臨著艱難的經濟形勢有關。
——79歲的美國著名雜志《新聞周刊》將在2012年12月31日發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本,隨后以“全球新聞周刊”的新名字,全面轉為網絡數字化期刊。面對這一變化,《新聞周刊》總編蒂娜·布朗不無遺憾地表示。
什么是優點?就是按照一般規律做得比較好的部分。什么是特點?就是不按照一般規律去做,卻做得很有特色的部分。這個特點也許一時不被接受,或許只獲得一部分人的首肯,但它給人一種特別深刻的印象,無論喜不喜歡都會被人注意到。十個優點抵不上一個特點。
——花鳥畫家姚思敏談藝術創作貴在“創”。
(王瑜/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