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萬國
摘要: 在信息時代的小學課堂里,計算機輔助教育是大勢所趨,而用于計算機輔助教育的CAI課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小學教師如何自制CAI課件?本文給出了一些制作方法。
關鍵詞: 小學教師CAI課件制作方法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一種新的教學系統,計算機在這個系統中的作用是使學習者有效學習。目前,教育教學課件雖然已有不少,但真正適合教師用于輔助課堂教學的CAI課件并不多。
一、CAI課件的來源和存在的問題
1.商業團體、課件公司的研制、開發。
這些團體一般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研制和開發一些滿足市場需求的課件,客觀上成為CAI課件的主要供應者之一。但是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需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也需要分析,所以這些課件有時會出現與教學實踐或教育改革宗旨不一致的情況,當然不能“放之四海皆準”了,并且這些課件一般都是打包生成可執行程序的,教師后期不易修改。所以這些課件比較適合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不太適合教師在課堂授課時作輔助教學之用。
2.教師的研制、開發。
小學教師對小學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規律最為熟悉,對小學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最為透徹。他們懂得教育理論與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傳播學理論,知道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或障礙。他們根據學習內容特點、要求和教學需要研制、開發的課件對提高學習效率應該是最有成效的。他們應當成為CAI的真正權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自己能夠開發CAI課件并在教學中使用的小學教師還很少。
二、CAI課件的制作方法
目前,CAI還沒有在各小學的課堂教學中積極推廣。我認為計算機或多媒體、語音室等硬件設施不足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廣大小學教師不熟悉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用于輔助課堂教學的CAI課件嚴重缺乏才是直接的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廣大小學教師必須積極投入到CAI的教學實踐中去,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開發適合自己和同行使用的CAI課件。
1.創作工具的選擇。
術業有專攻,現階段的小學教師一般沒有使用編程語言的基礎,故可選擇簡單、易學、所見即所得的多媒體創作工具來制作CAI課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VB等。另外要盡可能多了解一些不同工具軟件的功能、特點、優勢,如Photoshop、Flash、Mayer、3D max、各種畫板等,以便提高課件的開發速度和質量。
2.課件的研制、開發。
小學教師自己開發CAI課件大致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為理論基礎。教學設計主要有學習需要的分析、學習內容的分析、學習者學習風格的分析等。教學設計是開發CAI課件中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如同我們日常教學的備課一樣。如果課備得不好,準備得不充分,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收集和整理素材。
CAI課件常常用到大量的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數據,在開始制作課件之前,要把有關的素材收集、整理好。如果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想,就會導致制作過程混亂無序、費時費力;有時還會造成大的返工或修改,事倍功半,延誤制作的進度,甚至影響課件的質量。
(3)框面的設計。
CAI課件是一種框面的集合。CAI學習是以框面的呈現而展開的,框面設計是CAI課件的一項實質性設計。框面設計除了應給出課件中每一幀面的呈現內容和交互方式外,還應給出框面的出場順序和框面呈現的控制流程。
(4)編寫稿本、制作課件與調試。
CAI課件通常是以程序的編寫來完成的。課件的制作往往不是以課件設計作為依據的,課件設計的結果需要通過稿本編寫才能用于課件制作。編寫稿本是對每一幀框面上的信息呈現進行設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畫面設計,此外,它還應為課件中學習過程的控制提供依據。制作時特別要注意的是:每一屏的內容都要簡潔、清晰。字體要足夠大,以保證在大屏幕上顯示時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3.課件的使用與評價。
利用CAI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可以在多媒體綜合電教室或多媒體網絡教室里進行,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多媒體綜合電教室一般配有多媒體計算機、電視機、VCD、實物投影儀、大屏幕、擴音設備等設施,如果是進行多媒體組合教學(包括應用CAI課件),或是需要做演示實驗,在綜合電教室進行較好;而在網絡教室里授課則有利于學生的個別化學習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
制作完成的課件需要進行試運行,在試運行的過程中,應對發現的問題做出相應的修正,修正完畢的課件才能用于CAI學習,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和對教學過程中各種數據的分析,才能對所開發的課件作出相應的評價,并基于評價的結果去完善課件、維護課件。
三、自制CAI課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1.藝術性的缺陷。
小學教師設計的課件一般僅注重實用性,對藝術性問題考慮不多,如忽略點、線、面的形態關系,明與暗(光與影)的體現,材質、色彩的選擇,構圖的運用,動畫的表現手法,背景音樂與當前音樂的選擇,等等,從而造成畫面不夠優美、背景音樂的選擇不是很恰當,最終影響預期教學效果。不斷地學習和請教音樂、美術等小學的教師,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2.程序不夠簡潔。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用計算機來表現某一過程或某種變化,可用多種程序設計流程來控制。小學教師設計的程序可能不是最簡潔的,甚至在計算機專業人員看來是很“笨拙”的。通過實踐學習和虛心求教,這個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
四、使用自制CAI課件的體會
在目前用于課堂教學的CAI課件較為匱乏的情況下,與其感嘆課件缺乏,不如自己動手實踐。小學教師自制CAI課件的最大障礙就是不懂或不熟悉計算機。一提起計算機,有些人覺得很神秘、很難學。其實只要肯下工夫,學會使用計算機是不成問題的。況且有些課件工具并不是很難學,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很容易掌握。
通過親自設計、制作和使用CAI課件,小學教師可以熟悉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較快地掌握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深刻地理解CAI,從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總之,CAI課件的制作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需要多人的團結協作,還要聽取別人的意見,綜合多方面的觀點,制作者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傅德榮.CAI課件設計的原理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烏美娜.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楊改學.藝術基礎美術.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桑新民,張倩葦.步入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與實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
[5]南國農,李運林.教育傳播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