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2012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GDP增長1.3%,較第一季度的2%有所下降,2012年上半年美經濟平均增速僅為1.7%。進入第三季度,在個人消費、政府開支和住房建筑投資增加的支撐下,據美國商務部10月底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美實際GDP增長了2%,經濟較第二季度有所提速。
美國經濟上半年緩慢溫和增長
個人消費開支溫和增長
2012年第二季度,美個人消費開支由第一季度的2.4%放緩至1.5%,其中耐用品消費由第一季度的11.5%大幅削減至第二季度的-0.2%,汽車的銷售僅增加了0.2%,而計算機的銷售則下降了0.1%。第三季度,受耐用品消費顯著回升8.5%的帶動,個人消費支出較第二季度強勁,達2%。
國內私人投資顯著放緩
2012年前三季度,美國內私人投資顯著放緩,由第一季度的6.1%顯著放緩至第二季度的0.7%,第三季度則只有0.5%的微幅增長。其中,非居民住宅投資增速下滑明顯,由第一季度的7.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3.6%,第三季度則呈現1.3%的負增長;非居民住宅投資中的建筑投資收縮最為顯著,由第一季度的12.9%下降至0.6%,第三季度則收縮了-4.4%;軟件及設備投資從第一季度的5.4%微跌至4.8%,第三季度呈現零增長。低迷的企業投資可能反映出,隨著美國大選及財政懸崖的逼近,在政策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及海外需求放緩之際,企業不愿增加開支的暫時觀望心理。
出口出現波動,進口放緩
2012年上半年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出口的溫和增長,第二季度美出口由第一季度的4.4%小幅增加至5.3%,但進入第三季度以來,由于歐洲及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影響,美出口環比下降了-1.6%,拖累經濟增長減少了0.23個百分點。
201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美進口環比分別增長3.1%、2.8%和-0.2%,呈現遞減趨勢,反映了美國內市場需求的疲弱不振。
美聯邦政府開支增加,地方政府開支削減減緩
美聯邦政府開支2012年前三季度環比分別增長-4.2%、-0.2%和9.6%,第三季度美聯邦政府開支出現正增長中國防開支繼此前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后大幅增加了13%,非國防開支增加了3%。僅國防開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64個百分點,如果除去國防開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將為1.36%,與第二季度基本持平。
同時,美地方政府開支削減也有所減緩,由第一季度的縮減-3.0%放緩至-0.7%,第三季度則只減少了-0.1%。美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開支的增加對經濟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使經濟在制造行業放緩、企業投資減速、自主增長十分疲弱的情況下不致顯著放緩。
房地產市場持續改善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日漸顯現
2012年第三季度,美住宅類固定投資大幅增長14.4%,增幅大于第二季度的8.5%,而第一季度增速為20.5%。自2011年第二季度恢復正增長以來,美住宅類固定投資已連續6個季度保持增長。根據美國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房地美)最新發布的報告分析,2012年以來美房地產市場持續復蘇,開始承擔起傳統的引領經濟復蘇的角色,成為美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大亮點。在上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1.7%的增速中,房地產業貢獻了0.3個百分點,預計下半年仍會提供相同動力。
影響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因素及潛在風險
美國經濟從2009年第三季度企穩回升至今三年以來一直緩慢復蘇,但實際GDP平均年增長率僅2.2%,顯示復蘇路途艱辛。
歐債危機仍是影響美國經濟復蘇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美國經濟與歐盟經濟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受歐債危機影響,歐元區經濟活動明顯放緩,并通過各種渠道沖擊美國經濟。一是外需減少,美元升值。美國對歐盟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1/4。歐盟經濟減緩,全球經濟回落,美元升值,將抑制美國出口和經濟增長步伐。2011年第四季度,因出口增速減慢、進口增速加快,出現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負貢獻,使美國經濟少增長0.64個百分點。2012年上半年,凈出口對美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十分有限,第一和第二季度分別帶動經濟微幅增長了0.06和0.23個百分點。二是信貸標準提高。歐洲銀行約占美國工商貸款總額的1/5。歐債危機加大了美國企業融資難度,流動性將進一步缺乏,從而加重了美國經濟復蘇的風險。據美聯儲高級信貸員調查,2012年第一季度,因對歐債危機和銀行業危機蔓延擴大的擔憂,有90%以上的銀行將提高信貸標準,其中外資銀行尤為明顯。三是引發金融市場動蕩,打擊投資和消費信心。美國金融市場與歐洲市場高度相關。如果歐債危機進一步升級,美國金融市場將逆風而動,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將打擊投資和消費者信心,對正在緩慢復蘇中美國經濟造成沖擊。
美國內財政預算案及減稅措施存在不確定性
在2013年1月1日之后,財政一攬子大力減支和增稅措施將開始生效。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的預測,由于減稅政策到期和政府自動開支削減計劃啟動,“財政懸崖”的總規模約在6000億美元左右,將導致美國經濟在2013年上半年重現衰退。為避免這一幕的發生,美國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將不得不達成一個折中方案。在2013財年預算提案上交后,必須分別經過兩院的數輪聽證、審核和投票,方能生效執行。如果國會兩黨態度強硬,互不讓步,則可能會重蹈2012財年預算提案的覆轍,國會最終只得以臨時緊急撥款的方式讓聯邦政府保持運行。這一政治僵局在短期內帶來的主要風險是財政可能出現過度緊縮。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決策者無法就延長臨時性稅收減免和扭轉大幅度的自動支出削減達成共識,美國 2013 年結構性財政赤字的下降將可能超過 GDP 的4個百分點。下一年的美國經濟增長將出現停滯,同時會向其他國家產生嚴重的溢出影響。
此外,推遲提高聯邦債務上限會增加金融市場出現動蕩的風險,并挫傷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根據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財政懸崖”已給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預計到年底將導致國內生產總值損失0.6%。根據該協會的調查,55%的制造業主和其他一些小企業主都不愿意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開展經營。企業信心處于低位,對下一年的經濟預期尤其悲觀。
美國內就業市場仍然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恢復
美國經濟自2009年第三季度恢復增長以來一直處于溫和擴張之中,但新增就業速度卻沒有達到吸納人口增長所需的至少每月15萬個。到2012年9月份美國內失業率為7.8%,仍處在2001年以來的高位。失業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勞動參與率降低引起的,目前勞動力市場仍未擺脫低迷狀況,且長期失業(失業持續時間在27周及以上)問題尤為突出,接近一半的失業人口已經有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工作。
美國經濟前景中期走勢分析
美國經濟當前處于溫和地緩慢持續復蘇之中,但未來幾個季度經濟仍面臨考驗。首先,因為“財政懸崖”風險猶在,不少美國企業寧可持有現金也不愿增加投資和雇傭,將牽絆經濟前進腳步。美國經濟要在跨過“財政懸崖”之后才可能擺脫目前平淡的增長態勢。其次,鑒于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工資收入并無太大增長,美國內個人消費支出強勁增長的趨勢恐不可持續。且由于第三季度汽油價格上漲,美消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汽油等必需品方面,而這類支出無助于恢復經濟。最后,由于脆弱的全球經濟,特別是歐洲和中國等重要海外市場的增速放緩,美國制造企業無法大幅增加出口,這是另一個不利因素。綜上所述,雖然第三季度美國經濟有所提速,但2012年最后三個月的經濟增長仍有可能出現波動。
鑒于此,美聯儲在10月最新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中,下調了未來幾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和通脹預期,調高了失業率預期。
關于經濟增長方面:美聯儲預計,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將為1.9%至2.4%;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將為2.2%至2.8%;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將為3.0%至3.5%。
關于就業市場前景:美聯儲預計,2012年美國失業率將為8.0%至8.2%;2013年美國失業率將為7.5%至8.0%;2014年美國失業率將為7.0%至7.7%。
關于通貨膨脹方面:美聯儲預計,2012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將上升1.2%至1.7%;2013年通貨膨脹率將為1.5%至2.0%。
關于利率政策方面:美聯儲重申如果美國經濟形勢符合預期,短期利率將在2014年底前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作者單位:商務部研究院美大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