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智利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市場準入方面限制較少。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智利全面推行對外開放及私有化政策,電力、電信、供水、航空、金融等服務行業對國內外私人資本全面開放。目前外資在智電力、電信、水產養殖、銀行、保險、證券、礦業、汽車分銷等行業均已占據重要位置。
在世界銀行2011年10月發布的《2012營商環境報告》排名中,智利在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39位。美國福布斯雜志2011年10月發布的營商環境排行榜上,智利在134個參評國家中列第24位,超過經濟大國日本(27)、韓國(31)和西班牙(32),在拉美地區領先,成為拉美地區的最佳投資目的地,智利的突出優勢是高水平的對外貿易和穩定的金融體系。
經濟平穩增長
近年來智利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略有下降,2010年開始穩步恢復(見表1)。2011年GDP增長率為6.0%,通貨膨脹率保持在4.4%。
截至2011年12月末,智外債余額1002億美元。2010年6月16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發表公告,將智利主權信用評級由A1提升至AA3,由此成為拉美首個獲AA評級的國家。
主要產業情況
智利主要產業包括礦業、農林牧業、漁業、葡萄酒業和零售業。
礦業
智利是拉美重要的礦業大國,2011年礦業產值占當年GDP的15.2%;礦產品出口額481.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9%。
銅在智礦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產量沒有大的增長,一般保持在550萬噸/年,主要產品為銅精礦和電解銅等。根據智利銅業委員會公布的數據,2011智利銅產量524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3.1%。銅出口額436.1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根據《2012年智利總統國情咨文》,未來幾年智利礦業計劃投資達9億美元,其中30%為國家銅公司的投資,以此保證其世界領先的地位。這也意味著創造7萬個就業崗位。國家礦業公司加強支持中小礦業企業的計劃,礦石收購量將比2009年提高50%。智利正在進行公共招標,國家企業和私人投資者都可以開采沙漠中蘊藏的巨大的鋰和鉀資源。
農林牧業
水果種植業智利是南半球最大的鮮果出口國,全國約7800處果園、518家水果出口企業,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出口75種水果。2011年智利水果行業出口總額達41.41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85.1%。
20世紀70年代以來,智水果生產行業迅猛發展。受貿易開放、生產競爭力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經濟增長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影響,智水果年產量自1984年的116萬噸增加至2007年的440萬噸。2011年種植面積約為27.85萬公頃。
智利主要種植葡萄、蘋果、獼猴桃、鱷梨、油桃、李子、梨和桃子等多種水果,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林業智利森林資源豐富,國土面積45%適合森林生長。根據智利國家林業局2007年統計資料:智利的森林面積達1563.7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0.7%。其中天然林1344.3萬公頃,占國土面積17.8%;人工林211.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8%;混合林8.7萬公頃。主要樹種是輻射松(73.5%)和桉樹(18.5%),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
漁業
智利氣候、地理和水質等環境條件優越,是世界上人工養殖三文魚和鱒魚的主要生產國。目前三文魚出口額超過全國水產品外銷總額的51%,約占GDP的5.5%。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和日本。
2011年,根據央行公布數據,主要漁業產品出口額如下,魚粉4.73億美元;三文魚和鱒魚28.58億美元;軟體和甲殼類5.82億美元;罐頭產品5400萬美元;捕撈魚8200萬美元;藻類8100萬美元。其他產品還有干海藻、煙熏食品、魚油、脫水產品等。
葡萄酒業
智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地中海氣候為葡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葡萄酒年出口量在8億升左右,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和英國,對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呈現較快增長。2011年智利出口葡萄酒6.64億升,比上年下降9.4%,出口額16.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9%。中國上升為智利瓶裝葡萄酒第六大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量的4.6%。
智利對外貿易情況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智利的對外貿易出現下滑,貿易總額同比下降了29.9%。近兩年隨著世界經濟的溫和復蘇,智利對外貿易開始恢復性增長。2011年,智利貿易總額達到1469.7億美元,同比增長22.5%,其中出口807.7億美元,同比增長19.8%;進口662.1億美元,同比增長26.0%。
賤金屬及制品、礦產品和植物產品是智利的主要出口商品,2011年出口額分別為322.4億美元、186.2億美元和48.5億美元,增長14.4%、21.1%和17.5%;占智利出口總額的39.9%、23.1%和6.0%。礦產品、機電產品和運輸設備是智利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2011年進口額分別為175.3億美元、144.2億美元和81.1億美元,增長41.1%、21.9%和17.5%,占智利進口總額的26.5%、21.8%和12.3%。
智利主要貿易伙伴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巴西、韓國等。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2011年中國繼續保持為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
智利是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已與全球59個國家簽署了22個貿易優惠協定:同中國、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美國等18個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同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等8個南美洲國家簽署了經濟互補協定;同歐盟27國、新西蘭、新加坡、文萊和日本等國家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同印度和古巴簽署了部分貿易優惠協定。目前智利正在同尼加拉瓜、越南等國家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智利擁有覆蓋范圍廣闊的自由/優惠貿易協定網絡,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較發達,與巴西、阿根廷、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周邊國家聯系便利,北部伊基克自由區輻射玻利維亞、秘魯及巴西、阿根廷內陸地區。
中智雙邊經貿關系及合作前景
2006年中智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來,中智雙邊貿易快速增長。2011年智利是中國在拉美地區僅次于巴西、墨西哥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智利在全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
2011年,中國對智利出口商品主要類別包括: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機械器具及零件;非針織或非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車輛及其零附件,但鐵道車輛除外;鞋靴、護腿和類似品及其零件;鋼鐵制品;鋼鐵;玩具、游戲或運動用品及其零附件;家具;寢具等;燈具;活動房。
2011年,中國從智利進口商品主要類別包括:銅及其制品;礦砂、礦渣及礦灰;木漿等纖維狀纖維素漿;廢紙及紙板;食品工業的殘渣及廢料;配制的飼料;無機化學品;貴金屬等的化合物;魚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木及木制品;木炭;食用水果及堅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飲料、酒及醋;油籽;子仁;工業或藥用植物;飼料。
近年來,中國在智利投資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但總體數量仍不多。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1年中國對智利直接投資額為3000萬美元。中資企業以通信等機電產品、紡織品、輕工產品等銷售業務為主,近兩年從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企業數量增加,投資規模擴大,農業領域如葡萄酒生產投資額也較大。
中國和智利的雙邊貿易,尤其是以銅為主的礦業領域的貿易發展很好。智利有著豐富的銅礦等礦產資源。目前,智利與中國的經濟關系中,銅的交易占了主要份額。智方正在試圖突破現有貿易領域,希望打開中國的農產品市場,比如紅酒、水果、三文魚和木材市場。由于智利地處南半球而中國地處北半球,在水果反季銷售方面也有天然優勢。在未來3年中,兩國的農產品貿易額估計會增加15%~20%。
2010年8月,中智自由貿易協定關于服務貿易的補充協定也已正式生效。兩國應該抓住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和服務貿易補充協定生效的有利時機,積極培育新的貿易增長點,保持貿易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的好勢頭,為兩國各自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智方還希望進一步擴大中智投資機會和拓展投資領域。近年來,中國在智利的投資呈較快速度增長。截止2010年底,智利在華實際投資0.7億美元,中國在智利實際投資約4.4億美元,雙方在開展投資合作方面還有很大潛力。智方希望中國可以在智利更多領域特別是高新科技領域、果園、農場和旅游業等進行投資。兩國在貿易投資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
(作者單位:商務部研究院美大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