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
【摘要】“綜合實踐”領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對于中職數學課程的發展和數學教學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近年來在高考試題中受到較多關注。為了讓學生樂于學數學,提高數學實踐能力,筆者開辟了很多渠道,具體從教材、實際生活、學生主體、開放、創新思維、評價、課后輔導等幾方面進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中職數學;綜合實踐;主體開放;多樣化
“綜合實踐”領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綜合實踐活動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與實踐性,近年來在高考試題中受到較多關注。為了讓學生樂于學數學,學好數學,提高數學實踐能力,我開辟了很多渠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并加以針對性的指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以教材為依據,開展綜合性學習
教科書是數學課堂教學資源之一,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進行的是課堂學習。因此,要以教材為依據,把生活中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料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綜合性的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行動起來。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教材內同,選擇生活中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事物、事例和現象為實踐和綜合應用的內容。
二、以現實為依據,突出活動的實踐性
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所以我選擇在學生身邊發生過的或學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為事件活動的主題,如“購房中的數學問題”“鋪地磚問題”等,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實踐性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最突出特點。因此,在組織活動時,我注意沖破問題的條條框框,多設計一些有思考價值的開放性課題,使學生展開充分的聯系,發揮豐富的想象,多角度、全方位地參與到實踐活動課的學習中來。只有問題空間開放,學生才能自由地進行發散的、創造性的思維。
三、以學生為主題,體現學生的自主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特點在實踐活動中更為突出。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具有較大的自主空間。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各類活動,學生可從中作出選擇,讓學生在選擇中有較強的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組織實施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自主地確定活動方案,完成活動計劃,使他們從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提高數學能力。在活動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與體驗,要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教師挖掘資源要不拘泥于教材,能夠進行加工重組。比如教學“利息與生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課前指導學生,親身經歷存款與取款,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走訪及在互聯網上查詢等,獲取大量信息,并計算出哪種儲蓄最合適,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
四、鼓勵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學生思考方法多樣化
在實踐與綜合運用的活動中,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提出自己的問題。即使對于同一問題,學生也會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尋求問題的策略。教師應當尊重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也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是十分必要的。鼓勵上網、進圖書館搜集有關引證,獲得積極的體驗,提高能力。
五、學生評價層次化,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為了每名學生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我力求建立層次化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成功感是人們順利完成一項工作的重要因素,學生也是如此。利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小組評價、階段性評價等形式,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這樣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準確地反映出每個個體在不同方面的發展水平,才能使每個個體發展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學生之間互評也要引導學生關注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進而通過自我參照、自我反思改進自己的學習。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課開展小組評議,評選“優秀小組”“守紀標兵”“學習標兵”等。每個月進行一次階段性的評價,讓學生常常體驗成功的喜悅,更全面、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六、課后輔導梯級化,使學生學有所獲
課后輔導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實踐中面對優等生我設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能很多好地發揮潛能,給予其有一定難度和研討類的問題,以拓寬這部分學生的視野。對于后進生,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為主線,課后主動接近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分析學習困難的原因,使他們樹立自信心,保持積極的態度,對他們的作業及時收繳,認真批改,發現差錯及時糾正,這些學生有點滴的進步,我都及時肯定,表揚鼓勵是我常用的手段。
“綜合實踐”領域,作為數學學習領域里的新成員,還需要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來研究。以教材為依據從實際生活、以學生、開放、創新思維、評價、課后輔導為主題,以觀察、調查、實驗、解決問題、課題研究為活動方式,應用數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并加以針對性的指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