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越霞
詩人艾青曾說:“蠶在吐絲的時候,沒想到吐出一條絲綢之路。”教師從事教育、科研亦是如此,在辛勤“吐絲”的同時,也織出一條令人嘆為觀止的“絲綢之路”。為他人作嫁衣裳,也在成就自己的人生!廣西教育雜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縣教育動態(tài)資訊群:179687145。歡迎入群交流與討論!
其實,我并不想用“兇”的形象、“狠”的手段去征服他們,我只想通過自身的言行去感化他們。可是,對剛踏進中學校門的學生來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只好先定好游戲規(guī)則,誰違規(guī)“修理”誰。而兇的最終結果是,一個月下來,我班每次都獲得“文明班級”稱號,而學生也基本上適應了初中的校園生活,班級也已經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其實,不是我不溫柔,不是我想要扮演潑婦,我的良苦用心,你們可明白?我的苦與累,又豈是片言只語能說清楚的?
——馬金煥 南寧市隆安縣南圩鎮(zhèn)初級中學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學,交通很不方便,但是才上第一節(jié)課,我的工作熱情就被學生激發(fā)出來。記得我的第一節(jié)課是五年級的課,一進去同學們就歡呼,他們問我是不是“英語大學”畢業(yè)的?我笑著點點頭,然后他們就很認真地坐在座位上等待我上課,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馬上感動了我,使我的眼睛都潤濕了。后來我才得知,由于山村教師資源匱乏,英語課都是語、數教師兼職教的,學生從來都沒有上過真正的英語課。現在我雖然還留在山村小學,但是我很滿足,學生總帶給我感動,我會用自己的知識好好回報他們。
——蔣艷春 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zhèn)天湖小學
“今天我把習題拿給老師批改,老師打了兩個勾,寫上100分,又畫了一個笑臉,我感覺自己好像是從墻上長出來的梅花一樣,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這是曉寫在日記上的一段話,比喻雖有不當,但能看出她當時欣喜若狂的心情。曉是班上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接班后,課堂提問時,我經常給她回答的機會。這幾句話使我內心受到很大的震動:像她們這樣的學生多么需要老師的幫助和肯定呀,看來平時我寫下的五花八門的評語真有用!
——孫 群 柳州市柳江縣里雍中心小學
昨晚家里發(fā)生了一些事,導致心情很不好。今早上課時,心情還是沒有恢復,可以說是面無表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致也不高,課堂效果很不理想。但是到了下午,我的心情好多了,又開始面帶微笑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才發(fā)現原來老師的情緒這么重要。我決定以后上課前,盡量讓自己的心情平復,并使自己的教學滿含激情,盡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湯慶曉 梧州市蒼梧縣新地鎮(zhèn)初級中學
老師應當多關注“后進生”。有這么一個孩子,上課時總是冷不丁冒出一句出人預料的話,讓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剛開始我總是不理他,或者干脆讓他坐后面一點,可問題越來越嚴重。后來我漸漸發(fā)現,正因為他成績差,總是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他才這樣急迫地表現自己。于是,每次上課我都會選擇一個最明了的提問方式提問題,然后故意給他多回答幾次,答對了就在全班表揚他。這樣,課堂中他雖顯得異常興奮卻再也不擾亂紀律,而且有時他動手方面的成績比別的同學還要好。
——林 燮 百色市靖西縣祿峒鄉(xiāng)榮勞中心小學
如果課前備課不夠充分的話,有時真的會下不了臺。幾年前,在上小學語文課文《凡卡》時,為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問學生還有什么疑問?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問道:“老師,凡卡是個孤兒,九歲就被送到阿里亞希涅那當了學徒,那他應該沒上過學,他怎么會給爺爺寫這么一封這么長的信呢?”問題一提出來,我一下子懵了,學生的提問合情合理,我卻回答不了。看著下面幾十雙眼睛,我才真正體會到“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的真義。下課后,我讀了小說,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小說中有日發(fā)略維夫的女兒教凡卡讀書認字的情節(jié)。
——李 芳 北海市合浦縣沙田鎮(zhèn)對達小學
現在的我還是時不時回想起剛踏上工作崗位那一年的教訓,讓它督促著我前進。那時,我在課堂上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并糾正學生所出現的各類錯誤。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被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接受能力弱的男生,被糾正的次數甚至達到四、五次。一段時間后,課堂死一般的沉寂。后來找學生談話后,我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上課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我也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吧?還怎么積極愉快地學習呢?
——韋桂芬 貴港市覃塘區(qū)東龍鎮(zhèn)鳳凰小學
作為教師,我們要用寬容和理解去包容留守兒童。在批評留守兒童之前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yōu)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為雖然你捕捉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是這個閃光點卻可能指向埋在深處的大金礦。只有愛得真切,愛得自覺,愛得心甘情愿,才能使每一個在校留守兒童都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從而讓更多的留守兒童都有光芒四射的人生。
——鐘小麗 玉林市興業(yè)縣小平山電力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