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樸
社會轉型問題是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文化乃至政治領域經常談論的一個重大命題。其實何止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一直都處在幾個不同的轉型期內,這就是所謂的社會變遷過程。雖然社會變遷是一個持續不斷緩慢發展的過程,但社會轉型卻是這個過程中相對劇烈一些的階段性體現,社會學曾形象地比喻為“驚險一跳”。當前中國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轉型期中,而且愈發臨近這“驚險一跳”階段,所以這個轉型期是當下我們要高度重視的。
當前我們體育科研領域似乎也到了某種意義上的轉型階段,從小到大的科研隊伍和力量,從點到面的科研主體和對象,從曾經高寒到滿園春色的科研現狀,體育科研今天從繁華程度來講達到了鼎盛時期。只是繁華表面下掩蓋不住那些躁動:成果似海,但有實際價值的不多;研者如云,真正學術自覺者難覓。浮夸、虛假之風大有當年大躍進之勢。這種現狀正說明了當前體育科研領域中的社會轉型特征。
任何時期的社會轉型都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社會躁動不安,不穩定因素增加;比如社會成員格外關注自身利益,引發各種利益矛盾和利益紛爭等等。當前體育科研領域中的繁榮以及之下掩蓋不住的那些浮夸之風,與轉型期社會中的這些共性特征是何其相似,甚至就是一回事。當前社會轉型期內的體育科研,如果說能夠真正承擔著為體育強國服務的使命,應當需要對復雜的內在問題解決,更面臨著體育科研體制轉軌的使命,而且這兩種任務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或制約。
這一個時期,體育科研呈現出的內在問題世人皆知:從研究的內容和價值上,體現在低水平重復,研究結果脫離實際,體現不出任何科研意義;從研究群體的學術道德水準而言,也沒有看出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踏實作風和科學素養,甚至學術不端行為越演愈烈,查新查偽儼然成為了跨入學術殿堂的第一道門檻。解決此類問題,體育科研體制改革成為必然。也就是說,現階段這種體育科研考評體制得不到很好轉軌的話,當前體育科研的社會轉型期這一“驚險一跳”,其后果將是既驚又險。
當年為了激發體育工作者的科研態度,促進曾經一窮二白的科研水平,我們采用了一些今天看來還十分有效的激勵措施。比如和職稱掛鉤,和獎勵掛鉤等,這原本沒錯,錯的是在到了轉型期時,這種科研考評體制未能很好轉軌,沒有及時地適應轉型期這些問題的出現。量的程度上來了,質的問題沒有跟上來,而且這種體制已經制約了本該源自內在動力方面的學術自覺出現。
社會轉型是客觀規律,我們沒有必要回避;即便那“驚險一跳”我們也沒有必要害怕,有驚無險的“一跳”之后,也許就是我們美麗的蛻變和漂亮的轉身。只是這種美麗的出現,需要去勇于承擔轉型期中的那兩種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