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青 曾來海
【摘要】本文結合多年開展攝影采風創作實踐課程的經驗,從攝影采風實踐課程的準備工作、過程控制、后續工作等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攝影采風實踐課程各個環節的開展。
【關鍵詞】攝影采風實踐課程
截至2011年底,我國各類新聞傳播學專業在校生約有15萬人,如果加上廣告、美術、地理等其他需要開設攝影課程的專業學生的話,我國每年在校需要開設攝影課程的學生可能有20萬之多,通過攝影課程培養過硬的攝影技術是專業的核心技能之一。攝影課程一般都會有采風創作實踐的教學環節設計,外出進行攝影采風創作實踐對于培養課程興趣,提升攝影實踐實戰技能而言非常有效。當前攝影課程的教材種類繁多,體系也比較成熟,但是對于如何開展攝影采風實踐創作課程,目前還沒有任何教材予以專門指導,這方面的知識長期以來都以廣大攝影課程教師個人經驗的形式作為一種“潛知識”存在著,鮮有人對此進行專門總結。本文結合筆者多年開展攝影采風實踐課程的經驗,從攝影采風實踐課程的準備工作、過程控制、后續工作等三個方面具體論述攝影采風實踐課程的開展。
一、攝影采風創作的準備工作
1、學校審批
攝影課程的采風實踐一般都在教學大綱上有明確的設計,盡管如此,任課老師為分擔風險最好還是取得所在二級學院和校教務處的書面審批文件,以示“師出有名”。因為外出采風畢竟有風險,但是我們又不能因為這種風險而放棄采風教學,而獲得學校的正式批準,對于帶隊教師來說是一種保護。外出采風的期限來去以三天為宜,從實踐來看,超過四天學生的體力和心理都會進入疲勞期,達到體力和心理的極限。
2、學生發動
因為采風一般安排在周末進行,一般對于外出采風的安排和大體行程要提前一周通知學生,學生好安排好個人事宜,排出空檔避免到時請假,另外學生也好在身體和心理上有一個調適和準備過程。臨行前要對學生進行專門教育,包括安全教育和實踐要求的告知,對學生的所攜帶的生活用品、常用藥品、實驗器材要做細致的提醒。實驗器材方面,相機、電池、存貯卡、充電器,必須檢查到位確認沒有遺漏。外出采風對很多同學的體力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此建議最好帶“一鏡走天下”的全焦段鏡頭,多機拍攝十分費力,獨腳架比較實用,三腳架在實踐中使用頻率并不高,而且特別沉,體力好且喜歡拍慢門的同學可以自主選擇帶上。采風費用按AA制原則事先由班干部收好保存,現在學生的自我權利意識都比較強,費用宜由學生自收自支為好。
3、后勤保障
采風必須租用校車或校外車輛,這時能否預約到熟悉的、好溝通有耐心、技術嫻熟、路線熟悉的駕駛員就特別重要,因為外出攝影采風跟旅游不同,好的照片很多時候是半途邂逅拍攝對象進而停下拍到的,還有很多時候需要司機開車在一個大致的地區范圍內四處開車尋找理想的拍攝點,攝影采風有很多偶然因素,它不是像旅游一樣設計好線路的,越是人跡罕至,越是不經常被人發現,越是保存原始沒有經過商業開發的地方越是容易出好的、獨特的片子,避免同質化。這就需要司機能不厭其煩,技術高,并善于辨認地理方位和路線。另外,為確保防范風險,還要為每一位學生和教師購買一份商業意外保險。帶隊教師可攜帶一些常用的藥物以防萬一。隨車要攜帶一些礦泉水和方便面防止意外情況。
4、地點選擇
全國有很多美術寫生攝影創作基地,可事先聯系好其中的幾家,會減免或節省費用。但日程不宜排得過滿,要留出時間去尋找去邂逅搞自由創作,往往會有很多意外收獲。很多著名的景點和基地由于過度商業開發、知名度太高,從實際效果來看并不適合出好作品,畢竟拍的人太多、曝光率太高了。反而是景點周邊不為人知的普通村舍、山寨等民風淳樸,民俗也保存得完好。一般采風地點不宜離所在學校太遠,單程最好不超過6、7個小時。以筆者所在的華東地區為例,山東境內臨沂一帶山區非常適合拍人,皖南贛北一帶風景較好,但人物相對商業化些,不似山東的老人拍出來有味道。
二、攝影采風創作的過程控制
1、隨時防范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常出現的幾種錯誤心理
(1)旅游心理
表現為一些學生外出采風走馬觀花,感覺像外出旅游,每到一個地方走走看看吃吃玩玩,隨便拍幾張了事,從不爬高上低,彎腰屈膝,怕吃苦,把拍照當成旅游留念。結果,觀察不深入,思考不積極,以玩樂休閑心態拍照,出的片子往往也就沒有思想缺乏主題。實際上外出攝影采風,往往“拍得好,玩得就不好;玩得好,拍得就不好”,攝影創作和旅游是兩碼事,前者是勞心勞力的積極工作狀態,后者是休閑放松的度假狀態。
(2)獵艷心理
一些學生抱著乘機追女生的心理去,或者本來就是情侶的,他們在采風時往往心思不在拍照上,就像上課時開小差一樣。需要老師及時發現予以友情提醒和引導,或以分小組拍攝的形式使之隔離。
(3)好奇心理
表現為一些學生見了小貓小狗、花鳥蟲魚十分“有愛”,狂拍不止,不是說這些東西不能拍,略微拍拍玩玩是可以的,但是這些題材基本很難有好的主題,出片率太低,缺乏思想性。
2、采風創作技法示范
在采風之前,學生的基本攝影技法應該全部都掌握了,這里要講一下外出采風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方法。
(1)發現好的原型絕不放過
我們在采風過程中常常會發現一個好的原型,一個獨具民俗風情的生活場景等等,這時我們一定停下不停的拍,直到我們自己拍好拍滿意為止,哪怕整個采風行程因此停滯下來也是正常的,因為采風就是出好片子,不是逛景點旅游,遇到一個好的原型是不容易的,有時一天也遇不到一個,一旦遇到一個一定要把握住機會,不拍好拍滿意了絕不罷休。
(2)用多角度、多景別、多種光影組合方式進行包抄式拍攝
對于我們認為好的拍攝對象,一定要用多角度、多景別或多種光影組合方式進行包抄拍攝,回去以后再上電腦仔細挑選最好最滿意的,因為相機顯示器很小,現場并不能看出準確效果,只能進行包抄拍攝,回去挑選。
(3)學會擺拍和組織,要有創作意識
如果不是新聞攝影的話,需要擺拍的時候必須擺拍,因為藝術攝影畢竟是一種藝術創作,而生活本身是凌亂的,有時候必須要進行有意識的組織和拍攝干預。如果是新聞攝影只要不違背事實的本質,出于美學和藝術需要的適當擺拍也是允許的,比如一家人家門口有很多玉米棒子,但是放得很凌亂,這是可以把玉米棒子稍微排列一下的,但是如果你把人家的玉米搬到他家來造成豐收的假象那就違背事情的本質了,就是造假。藝術允許造假,新聞不允許造假。
(4)會與人打交道
外出采風經常遇到一些不是很配合的拍攝對象這是很正常的,畢竟誰都不習慣被一群不分青紅皂白上來一陣猛按快門的陌生人騷擾,一旦遇到抵觸拍攝的可先停下表明來意聊聊天,讓對方看看你拍的照片并不是丑化他等都可以打消顧慮,實踐證明,隨時準備給老人遞上一支煙,給小孩準備一個小禮物,說幾句好話總是有些用的。
3、采風創作中的安全事項
采風創作過程必須注意學生在拍照時不能隨便往后退或向前挪,在懸崖邊、馬路旁、水邊、高處必須小心;學生分組自由創作要男女生搭配分組,每組發放一個無線對講機便于及時聯絡,手機保持暢通;小心各種詐騙和圈套,比如去景德鎮創作就得小心不要隨便碰人家的瓷器,以免被人訛詐。
4、食住行安排
每到一處創作幾點,首先得安排好食宿,切不可一大群人大小包、又扛又背的跑到一家旅館大廳里坐下了再和老板談價錢,可派幾個代表先下車和老板談價格,當然如果是定點的熟悉落腳點自然更好。
三、攝影采風創作的后續工作
完成采風創作回校以后還有一些后續工作要做。一是讓學生自己挑選20張左右片子交給老師作為作業。但是學生自己的眼光不一定準,任課老師最好還要一一瀏覽學生的全部原片,因為筆者在實踐中經常發現,學生自認為很好的片子其實不怎么樣,倒是差點被學生刪除的“廢片”結果拿出去比賽獲了大獎。二是還可以進行創作經驗和教訓的交流。老師可以講解自己拍的片子,可挑選出學生拍的好的片子讓學生自己談創作體會,也可以點評不好的片子看倒底什么地方差點“意”,什么原因造成的?也可讓學生每人寫一篇二千字左右的創作體會,進行張貼交流。最后指導學生把好的片子送出去參加比賽,可以更好地激勵他們。□
(作者:徐尚青,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江蘇鹽城師范學院廣電系講師;曾來海,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浙江工業大學講師)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