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順
放松活動是體育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效的放松活動能夠使學生身心疲勞得以有效緩解,機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如何進行有效的放松活動呢?
一、放松勿忘安全隱患
案例:這是一節繩類教學課,放松時教師組織學生人手一根跳繩,先進行一些靜力拉伸放松活動,然后讓學生自由跳繩達到心理放松。可是,就在這時,學生手中搖動中的繩子打到了其他同學的眉睫,學生閉著眼睛在痛苦地哭泣著。
剖析:除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故。如手拿實心球放松時,球脫手傷人;同伴持器械相互敲打時出手太重;同伴相互踩踏踩傷同伴,放松搶奪器材出現擁堵碰撞等。放松環節,接近課的尾聲,這時教學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教師和學生都松懈下來,于是乎,我們常能看到放松活動,“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隊沒隊樣,走沒走樣”,學生亂哄哄,教師松跨跨。教師一旦放松了對學生的安全要求,這時候也就很容易出事故了。安全無小事,處處要當心。因此,放松活動安全不放松,教師仍需繃緊安全弦,必要的隊列隊形,必要的教學紀律,必要的安全預設,必要的安全提醒,還需一絲不茍地抓實到位,確保安全工作善始善終。
二、放松勿忘心理安撫
案例:跨欄(小折墊)教學的放松階段,教師帶領著學生,每人仰臥在小折墊上,身體完全放松,閉上眼睛,呼吸均勻,邊放輕音樂,邊用語言引導學生想象:“我們來到綠茵茵的草原,藍藍的天空,一朵朵白云飄過,我們躺在軟綿綿的草原上,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好舒服……”同時,配以各種拉伸動作,幫助學生達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剖析:心理放松是調整學生情緒極為重要的手段,但往往被授課教師所忽視。運動中出現的肌肉疲勞容易通過放松練習得到緩解,但心理疲勞、心理緊張、心理恐懼,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尤其是對于有一定難度運動技術的學習,如:跳高、跨欄、分腿騰越山羊等,學生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礙,有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恐懼心理,加重心理負荷。對于這樣的學習內容,放松活動時就要關注心理放松。因此,教師可用韻律放松、手語放松、激趣放松、游戲放松、意念放松等手段,轉移學生的肌肉疲勞感,消除心理疲勞。也可以用簡短、幽默語言或小故事來啟發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獲得成功。還可以采用自找同伴,相互傾述的方法,渲泄壓抑,達到心靜身舒的目的。特別要強調的,練習中受到批評或懲戒的學生,這時就更需要心理安撫。教師可以針對其懲罰后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迅速放下心理包袱。
三、放松勿忘教給方法
案例:放松階段,教師簡單引導學生,或說或手指哪些肌群參與了運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進行肌肉放松,然后由學生或個人,或者同伴合作,三五一簇,自選方式分散進行放松活動,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個別或集體提醒糾正。
剖析:“讓學生學會學習”,可以說是每位教師都耳熟能詳的教學箴言。可是,在放松活動中,真正能貫徹這些理念的教師并不多。在放松活動中,我們常見的是教師帶領學生統一放松,學生沒有選擇余地,一般只能跟著教師做些規定的放松動作,很少看到把放松權力下放。“教是為了不教”,剛才的例子,是本人在隨堂聽課中難得一見的個案,我為之叫好。終身體育的理念也需要教會學生自我放松的方法。因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運動所帶動的肌群,針對肌群需要采取哪些放松方法,教給學生簡單的、必需的放松方法。
四、放松勿忘同伴合作
案例:在跳高教學放松階段,教師安排學生對上下肢肌肉采取抖動、揉搓、叩擊等方式進行自我放松,學生俯臥在墊子上,同伴一手扶起其小腿,用另一手來放松按摩臀部、大腿后群和小腿后群的肌肉。還組織同伴之間對肩、背、腰部肌肉進行放松,使參與運動的肌肉都及時得以松解。
剖析:一項運動需要多處肌群參與運動。放松時,有些肌群可以觸及到,而有些部位如肩、背、腰等處肌肉,僅憑個人難以進行有效的按摩。這時的放松,不僅需要自我放松,更需要同伴之間相互合作,相互按揉、叩擊、抖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放松效果。放松時,教師可以安排兩人一組,互背擺動、抖動放松腰背肌。即兩人背靠背,雙肘互挽,一人將同伴背起,以臀部著力頂住被按摩者腰骶部,先做左右的擺動,放松其腰肌;再做上下方向的抖動,使腰部有牽引感。也可以安排二人一組,相互捏打放松肩背。也可以安排互相抖動放松上肢。
五、放松勿忘器材利用
案例:在一年級立定跳遠教學中,筆者運用彩繩引導學生趣學立定跳遠。在放松階段,將彩繩打開,讓學生兩手各拿彩繩一端,腳踩在彩繩中間,一腳凌空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玩“蕩秋千”游戲,通過“抖秋千”來達到抖動雙腳,放松肌肉的目的。再把彩繩對折,學生手拿“折繩”,向上做“舉首望明月”,向下做“低頭思故鄉”的拉伸游戲,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剖析:一物多用,用一種器材貫串全課,能使學生的學練積極性倍增。然而,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教師在放松活動時,丟掉了手中的器材,“另搞一套”進行放松活動,這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各種器材在放松活動中,都有各自的妙用。我們可以妙用實心球的滾動,對足部底部進行按摩作用,消除足部肌肉疼痛。可以妙用輕壓接力棒使其在肌肉上滾動,使肌肉得到放松刺激。可以妙用彈簧跳板的彈性,使身心得到放松。可以妙用山羊的支撐作用,人坐于其上,兩腿做慢節奏的后踢動作,使腿部肌肉放松。可以妙用海綿包,人在上面作自由滾動,達到放松目的。
六、放松勿忘全程貫徹
案例:在一次同課異構活動中,兩位教師對放松的處理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一位教師要求學生做完動作后,站在原位注意觀察其他同學的動作,學生無論是做動作,還是做完動作,都是“嚴陣以待”,絲毫不得松懈。而另一位教師則要求學生做完動作后,可以自由地甩甩手、轉轉腰、抖抖腿稍加調整,然后再專心學習。
剖析:長時間緊張容易產生疲勞。第一位教師在組織管理中沒錯,對學生嚴格要求。但第二位教師的細節處理更人性化。某項練習后,進行簡短放松練習,更有利于減輕疲勞的積累,提高各項練習的效果。然而,每次單項練習后的“簡易放松”,在實際教學中往往不被教師重視。放松性練習還應該貫穿于課的各個環節,融入各項練習的過程中,促進血液回流,這樣有助于緩解局部緊張和酸痛。小放松的內容多種多樣,根據學生上課的具體內容而選擇適宜的方式。可以采用上、下肢的擺振、抖動、敲打、扣擊、相互間的按摩放松練習等。組織形式可以是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和個人練習等。
參考文獻:
[1]于素梅.“瀏覽江山”:走進誤區的體育放松活動[J].體育教學,2012(2).
[2]張燁.“放松練習”的合理設計[J].中國學校體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