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群英


摘要: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就業等方面對于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融資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而典當融資是人類最古老的融資方式之一,歷史上曾是民間融資的重要渠道。本文回顧了我國典當業的發展和典當融資的特點,并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和典當融資的比較優勢,認為典當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新型渠道。
關鍵詞:中小企業;典當融資;優勢
前言
我國的典當業初見萌芽于東西兩漢,肇始于南朝佛寺長生庫,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兩宋,興盛于明清兩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取締于20世紀50年代,而復興于當代改革開放,新世紀有序發展。典當作為最古老的融資方式之一,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堪稱現代金融業的鼻祖。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世界各國經濟持續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縮小區域差距和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相關數據表明,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了近60%的GDP,提供了近50%的財稅收入,提供了近80%的就業崗位。
然而,撐起我國經濟半邊天的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卻是極不相稱的。在銀行信貸難度高,貸款發放條件嚴格的今天,原本就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更是難上加難。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金融機構貸款7.37億元,中小企業貸款僅占總額的8.5%;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70%以上的中長期貸款投向政府融資平臺。由此可見,融資難已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因此,近年來典當作為一種新型而特殊的間接融資方式,以其手續簡便、信用幾乎為零等獨有的優勢,越來越獲得我國中小企業的青睞,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中小企業的“第二銀行”。
一、典當融資的界定及發展
(一)典當融資的界定
關于典當的概念,國內學者對其解釋也不盡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幾種:國內學者王建華認為,典當是以財物作質押的限期有償借貸融資活動。該定義突出了典當以財物作質押為融資基礎的特性。學者陳紅霞認為,典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該定義則不僅突出典當要以實物作質押的特點,而且還突出了以典當實物所有權進行轉移的獨特形式。學者任素敏則認為,典當是指當戶將其動產、財產權利作為當物質押或者將其房地產作為當物抵押給典當行,交付一定比例費用,取得當金,并在約定的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的行為。任素敏則是以典當的過程角度界定典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典當就是以物換錢,是以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質押的形式,向典當機構借貸的特殊融資方式。其特殊性表現在一是當戶將一定動產移交典當行占有,換取當金的行為。二是當戶有權在一定的當期內贖回原當物,但過期不贖成為絕當后,典當機構有權依法獲得該當物的所有權或以該當物變價而優先受償。
(二)典當融資的特點
自古以來,典當就是一種有效的融資渠道。與其他融資渠道相比,特點如下:
1.典當是一種特殊的間接融資渠道
典當融資是以借貸為基礎,質押為條件的經濟活動,它將當物由當戶轉移至典當機構占有,從而換取當金以達到融資的目的。典當過程中,資金供需兩方之間的關系是資金借貸關系,而非買賣關系。因此,典當融資與銀行融資一樣,同屬間接融資渠道;不同的是,典當融資的資金供需兩方之間屬于質押貸款關系,而非信用貸款關系。典當發揮融資功能的主要依據不在于當戶自身的信用程度而在于當物本身的價值。
2.典當是做不大卻又有特定市場的融資渠道
典當素來就有“小行業、小市場、小機構”三大特點。典當融資所涉足的領域往往是其他融資方式不涉足或較少涉足的領域,因而其從產生之日起便有特定的需求市場。盡管近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業務創新的廣度和深度有所加強,銀行等一些主流融資渠道的經營、服務對象更加廣泛,但典當融資渠道仍有其獨立的生存空間。
3.典當是具有跨行業性質的邊緣融資渠道
典當業是具有跨行業性質的邊緣行業,它不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受我國經濟、政治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大。與銀行大批量、短中長期皆可的融資方式不同,典當具有短期、小額等特點,所從事的是以物換錢的“零售”業務。因而,典當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社會的主流融資渠道,只對主流融資渠道起著拾遺補缺、調余濟需的作用。
(三)典當融資的發展
典當是人類最早產生的信用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典當是個古老的行業,堪稱現代金融業的鼻祖。中國的典當業初見萌芽于東西兩漢,肇始于南朝佛寺長生庫,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兩宋,興盛于明清兩朝,衰落于清末民初,取締于20世紀50年代,而復興于當代改革開放,在新世紀有序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典當業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從總量上看,據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06年底,全國共有典當行2494家,累計注冊資本246億元。截止2007年底,全國共有典當行2930家,分支機構182個。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有典當企業4 760家,典當企業典當融資總額為1 500億元。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4 433家典當企業,全行業注冊資本584億元,從業人員3.9萬人。
如圖所示我國典當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態勢。中小企業、私營企業主已經成為典當企業的主要服務對象。典當融資在滿足短期應急性融資需求,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實踐中充分體現出方便、快捷、靈活的行業特點,日益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對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二、典當融資的比較優勢分析
1.典當融資與銀行貸款融資的比較
第一,典當行一般以提供額度小、期限短的資金為主,恰好能夠滿足我國中小企業“急、頻、少、繁”的融資需求,與銀行相比具有較大優勢。據統計,中小企業平均貸款量是大中型企業的千分之五左右,且頻率高、期限短,中小企業同一時間內貸款次數,即頻率,是大中型企業的5倍左右。打個比方,銀行辦理10億元的貸款與辦理200萬元的貸款手續基本相同。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要比對大中型企業的高得多。因此,銀行更愿意貸款給大企業,而典當行更適合貸款給中小企業。第二,典當融資“認物不認人”,它只注重當物的合法性、真實性及其成色高低、價值大小,不審核當戶的信用程度;銀行放貸則以信用為條件,往往喜歡對資信較好的國有大型企業融資,信用條件較差的中小企業一般很難獲得貸款。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民營、個體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財務不規范、管理水平低,又缺少可抵押的土地、房產等固定資產,且沒有可靠的擔保,達不到銀行的資信要求,被拒之門外。第三,通過典當獲得的資金用途不受限制。典當融資只要有合法且有價值的典當物,就可以拿來質押融資,典當行不會調查你拿了錢是去揮霍,去養家,亦或去經營逐利。與典當行相反,銀行往往限制貸款用途,如助學貸款、住房貸款和汽車貸款等。銀行抵押貸款對所貸資金用途等情況實行嚴格的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若發現其貸款用途不當或挪作它用,銀行可以收回貸款并對貸款者進行信貸制裁。這些規定給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利用典當融資則主動得多,也自由得多。第四,典當融資與銀行貸款融資相比,具有其獨特的生存空間、業務對象和比較優勢。典當行既可以像銀行一樣接受權利質押,也可以接受金銀首飾、藝術品、汽車、積壓商品、多余原材料、閑置設備、銷售訂單、購貨合同等動產質押,這就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開闊的空間。
2.典當融資與債券融資的比較
第一,典當融資比債券融資更加方便迅速。中小企業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通常需要經過向有關管理機構申請報批等程序,同時還要作一些印刷、宣傳等準備工作,且存在“累計債券總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百分之四十”等諸多限制條件;而通過典當進行融資手續簡便得多,比通過發行債券融資所需的時間更短,只需要提供符合規定的當物,相關證件材料齊備,經典當行或有關評估機構估價后,最短幾分鐘,最長不過六七天,即可取得當金。第二,債券融資多以中長期資金為主,不符合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次數多、金額小、期限短的特點。而典當融資適用于短期、小額的資金需求,這些特點非常符合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對財力不足、資金周轉困難的中小企業而言,借助典當解決一些應急型或救急性融資無疑是非常可行的。第三,相對債券融資而言,典當融資還具有還款靈活的特點。在典當融資方式下,中小企業在約定的借款期限內,可以提前歸還部分或全部當金,典當行將會根據中小企業實際的借款金額和借款期限收取或退還當息和費用;中小企業也可以在合同約定的有效期內還款后再借款,不需要再另外辦理當物質押登記手續及簽訂典當合同。而債券融資還款期限在發行時已經確定,一般不予更改。正因如此,典當融資隨借隨還,續借方便的優勢十分適用我國中小企業,使得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當時的生產經營狀況和需要來及時安排還款或續借,從而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
3.典當融資與股票融資的比較
第一,一般說來,股票籌資成本會高于典當融資產生的債務成本。這不僅僅是因為股東要求的報酬率高,而且因為股利是以稅后利潤支付的,沒有抵稅作用,而典當融資產生的債務利息是作為費用在稅前利潤中扣除,具有抵稅作用。第二,典當融資不會分散中小企業的控制權,而通過股票籌資,需要出售新的股票,增加了新的股東,將會分散中小企業的控制權。第三,中小企業進行股票籌資的信息披露成本較高。一些股份制中小企業的重大事項和財務會計報告等信息,如企業的重大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都要在公開的媒體上披露,從而加大了信息披露成本;典當融資則不需要如此。第四,中小企業典當融資只要有抵押物即可,股票融資則需滿足“發起人認購的股本數額不少于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的35%”等許多條件。
4.典當融資與創業板融資的比較
第一,創業板融資的條件比典當融資嚴格。我國創業板融資推出的時間較短,一個創業板市場顯然容不下這么多中小企業,為保證創業板上市企業質量和控制風險,目前我們創業板上市標準中要求的持續經營年限以及盈利指標相對較高,這使得很大一部分暫時未達到標準的高成長性企業被擋在門外;典當融資則只需要中小企業將自有的典當品進行典當就可獲得資金。第二,創業板融資風險比典當融資大。創業板主要針對的是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因此創業板上市企業股本規模普遍比較小,很容易遭到競爭對手的惡意收購,從而面臨喪失控制權的巨大風險。加上創業板獨有的直接退市機制,被退市的中小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重組和翻身;而典當融資一般不存在這些風險。
三、典當融資是中小企業的現實選擇
典當“救急不救窮”的服務理念,與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十分契合。據了解,2001年,全國共有已開業的典當行816家,注冊資本約72億元;2003年典當行有1375家,總資本約95億元。典當融資在逐漸被世人認同后,已逐漸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通資金的一個新渠道。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有典當行2342家,資產總額為862億元;我國中小企業已然成為典當行大主顧,全國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當金3.8萬筆,同比增長18%,典當金額為222億元。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4433家典當企業,全行業注冊資本584億元,從業人員3.9萬人。年典當總額達1801億元,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占典當業務總額的80%以上,典當業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見圖1)
作為一個新興融資渠道,典當融資具有許多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和創業板上市這些融資渠道所不可比擬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應對臨時性生產需求提供了便利,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實選擇。目前,一些規模較大的典當行,80%以上的客戶都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合伙企業。這些典當行不僅讓我國眾多中小企業擺脫了資金周轉不靈的窘境,更為中小企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所謂機遇與風險是并存的,我國中小企業一方面應該充分認識并利用典當融資這一新型的融資渠道,為其發展壯大奠定基礎。而典當行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同時,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兩者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補關系,得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整體發展。
基金項目:浙江師范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編號:SKYB201141)成果。
參考文獻
[1]穆罕影.典當開辟融資新途[J].中國金融家,2010,(04):128—129.
[2]張國毅.典當融資——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J].財會研究,2009,(02):66—68.
[3]黃鑒暉.中國典當業史[M].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2006年12月:3—10.
[4]賈瑛瑛.我國典當行業發展路徑與前景——訪全國典當專業委員會會長吳賢達[J].中國金融,2008,(03):36—38.
[5]于海波.中小企業成為典當行大主顧[EB/OL]. http://news.sina.com.cn2007.08.26.
[6]劉鑫,何濤.典當與中小企業融資[J].今日科苑,2007,(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