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玲
閆垌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師資力量和生源都不算太好,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素養,一直以來都是學校重點關注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實踐,我認為以下做法可以在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素養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學會讀書
為了讓語文教師底氣十足地走向學生,走上語文課堂,學校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會印發一些實用的教育教學資料和能浸潤人心的美文佳作,教師在讀、思之后交流共享,努力構建“學習共同體”。每次寒暑假,學校對教師讀書活動進行精心安排,要求每位教師到學校圖書室借幾本教育專著,回家進行閱讀,并要做好讀書筆記,開學后安排老師進行讀書交流。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到兩次的讀書報告會或讀書沙龍,邀請部分教師進行幾分鐘的“精彩交流”,分享讀書感悟。一位教師在一次讀書交流會上說了這樣一段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躁,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沒有教育的技巧。學生作業完成不好時,我缺乏耐心,缺少個別引導,學生漸漸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信任。通過讀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認識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能撥云見日;因為愛,未來永值得期待。”
二、學會朗讀
朗讀是語文教師的必備基本功之一,為了提高教師的朗讀能力,學校對語文教師有嚴格要求。第一,平時上課就要做好朗讀示范。第二,進行業務培訓。每學期語文組會請專家對語文教師進行專業指導和培訓,提高教師的朗讀技巧。培訓中,專家引導教師注意抓住重點詞、句朗讀,通過解析詞義達到讀得入情入境。專家借助造字特點,幫助教師對字詞有更深入的理解,促使情感上的升華。在朗讀時學會轉換角色,體驗他人的內心,學會以生活的感受為牽引,讀出情感。還要學會運用表情、動作來為朗讀增色。第三,定期舉行比賽。每學期學校都會舉行演講比賽、美文誦讀競賽等活動,為語文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這一系列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朗誦能力,老師們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對字音、字義的把握更為規范了,對語速、語調的控制更為準確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升了?!?/p>
三、學會寫作
為了提高教師評價作文的能力,語文老師除了在閱讀和寫作方面要加強之外,還要多看看作文集,多看看專家們是如何點評作文的,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點評水平。學校為了提高教師寫作能力,從這幾方面入手:第一,鼓勵大家采用適當的形式寫作,比如反思、課程故事,把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第二,每學期組織一次論文寫作的專業講座,從選題、撰寫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第三,搭建交流平臺。鼓勵教師開通博客,通過寫博客日志,將自己日常的教育隨筆、教學心得、教學反思、教案設計、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課堂實錄、研究成果、教學課件等上傳發表,在一個操作便捷、相對穩定的空間里積淀屬于教師個人的豐富資源,使隱性知識顯性化。每次學校舉行的活動都鼓勵教師寫通訊報道,以達到練筆的目的。同時學校還是“河南商報小記者站”的一個站點,老師們通過輔導“小記者”寫作、發表,也使自身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提升。第四,把教師的論文發表情況量化處理,給予一定的考核分,納入教師的業務檔案。
四、學會研究課例
在研究課例時,我們采取的模式有: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個人展示課、同伴合作課等。如學校教研組開展的“磨課”教研活動,采取的是多人同課循環的方法,即一節課由第一位教師上后,中間經過幾位教師,最后回到第一位教師手里。幾節課,一節一節地“磨”,課前進行集體備課,課后進行集體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第二位教師進行教案修改,再上,再“磨”,最后達成共識。通過此類教研活動,最后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一環緊扣一環,教師講得有滋有味,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在優化課堂實踐方面,我們采取的主要形式為:“一幫一”個案診斷與培訓,學校負責組成“一幫一,手拉手”的教學對子,讓新教師反思問題,讓老教師及時診斷問題,相互探討問題,共同發展。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我們也是在摸索前行。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勤于探尋、勇于實踐、善于積累,為打造一支更專業的教師團隊而不懈努力!
(責 編 肖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