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群
摘要: 作者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問卷調查等方法,對貴陽醫學院參加形體訓練課的大二女生在接受形體訓練教學前后在身體素質、身體形態、心理健康、審美意識等方面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形體訓練項目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審美意識、改善體型、增進健康、增強自信心、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關鍵詞: 形體訓練大學女生健康
形體是指人體結構的外在表現,是人體在四肢、軀干、頭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顯示出優美姿態、勻稱體型的整體美,是姿態美、體態美、線條美和外部形態與內部情感統一的和諧美。要想擁有這種美,形體訓練是有效途徑之一。形體訓練則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徒手或利用各種器械,運用專門的動作方式和方法,以改變人的形體的原始狀態,提高靈活性,增強以可塑性為目的的形體素質基本練習,這也是以提高人體形體的表現力為目的的形體技巧訓練。愛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是人類不斷發展、進步的象征。當今世界,無論男女老少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優美的體態,尤其是當代女大學生在追求優美體態方面更為突出。所以,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通過教師的引領,讓她們積極參與到形體訓練中,增進健康、塑造優美的體型、提高審美意識、增強自信心。
1.研究目的
通過對未接受形體課教學之前的學生與已接受了一年形體課教學的同一組學生進行比較,看看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何不同,從而提出形體課對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作用,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選取2008—2009學年度的四個形體專項班,以13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在進行形體訓練之前、之后對她們進行測試,并將此結果進行比較。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本研究領域的動態和結果。
2.2.2教學實驗法??v向比較:實驗前和實驗后分別對這136名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形態指標進行測試并進行顯著性檢驗,這136名學生每人建立身體形態卡片,每學期測兩次,共測四次并定期公布。
2.2.3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在實驗前后對形體美認識方面的情況,研究形體課在該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我對該136名參加實驗的學生在參加形體訓練之前、之后發放了兩次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100%。
3.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
3.1實驗前后對比身體素質的影響
由上表可知,實驗后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在這一學年的形體教學訓練中,采用壓、拉肩、下橋、體前、側、后屈、壓、踢、控腿、立臥撐、舞蹈等練習發展學生的柔韌性;采用形體健身操、健美操、韻律操等成套練習鍛煉大腦支配身體部位同步運動的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協調性;采用健美操中的俯臥撐、仰臥起坐、快速高踢腿、跳步等發展學生的力量和彈跳力的素質,提高動作的速度和力度;還可采用定時跳繩,跑跳操、成套動作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運用基本動作練習和強度不同的成套動作練習,以達到對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力量及耐力素質的提高。這些方面在表1中的立定跳遠、800米、1分鐘仰臥起坐體現得比較具體,進步比較大。這說明,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參加形體訓練的136位同學在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力量性和耐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從而使她們身體各部分的器官都得到系統的鍛煉和改善。
3.2實驗前后比較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形體課訓練的動作形式多樣化,鍛煉部位廣泛。通過各種擺動、繞環、波浪組合、姿態組合、腰腿的柔韌性組合、舞蹈組合練習能夠形成正確的身體姿態,身體各個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發展、消除人體和體表多余的脂肪,使體型變得勻稱健美。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有的學生有不會正確挺胸、收腹提臀,有挺腹塌腰的現象,我就在平時的課堂訓練中反復采用口語提示、及時糾正,并注意與呼吸相配合,促使學生克服已形成的姿態習慣,養成良好的儀態和禮貌習慣,通過強化刺激逐漸提高各種姿勢的優美程度。一年來,我根據健康卡片因材施教,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加強專項訓練,使她們的骨骼、關節、肌肉和韌帶都發生了適應性變化,學生體型也發生了顯著性變化,平均身高增長0.2cm,胸圍由原來的82.3cm增大到84cm,而體重卻減輕了0.5kg,腰圍平均減少了4.78cm,臀圍也平均減少了2.58cm,這些結果說明形體訓練不僅可以促進身體發育,還能夠糾正不良姿勢,從而改變身體形態。
3.3問卷調查實驗前后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參加實驗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形體訓練能夠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動作協調性、靈活性,使姿態更加優美,從而增強自信心。尤其在協調性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實驗前,只有38.2%的學生認為形體訓練能夠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實驗后認為能夠改善動作協調性的同學則達到100%。這說明,這136名學生的協調性在這一學年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拘螒B練習,如扶把姿態練習、離把徒手姿態練習和表現力練習,培養了學生正確優美的動作姿態;采用柔韌練習增加了關節的靈活性,增強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增大運動時的動作幅度,使舉手投足更舒展、更優美;采用力量練習提高了形體姿態的控制能力和健美程度;在課堂上采用音樂伴奏進行專門協調練習,改善了中樞神經的均衡性和靈活性,使動作更富有韻律感和美感,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而且激發了她們內在的情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在歡快的樂曲聲中進行鍛煉,獲得愉快和美的享受。
目前,我院有很多來自農村的學生,他們的經濟條件普遍都比較差,難免會產生一些自卑心理,我們可以通過形體教學,幫助學生消除僵硬、拘謹、失調的身體障礙,消除緊張害怕心理,展示自我風采和得到認可的精神滿足,培養堅強的意志和認真做事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在形體學習中,讓同學們親自參與編排和表演,激發個人舞蹈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各人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并在彼此交流合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集體主義和團結友愛的精神,加強紀律觀念。這樣,通過形體練習,學生能達到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和促進心理健康的目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審美意識也能隨之提高。
4.結論與建議
4.1形體訓練對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在教學中使用音樂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在理論和實際練習中掌握了形體練習的方法、手段,獲得健康的外部形體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審美能力,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并從思想上樹立了終身體育觀念,從而培養了終身體育能力。
4.2在形體課教學中,結合醫科院校女生的生理、心理、性格特征等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利用動作編排的多樣性、合理性和優美性,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達到強健身心的教育功能。
4.3形體課符合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引導學生把健身、健美、健心的思想貫徹終身,使學生形成終生鍛煉的體育思想。
參考文獻:
[1]馮兆軍主編.形體訓練.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
[2]張金,馬曉寧.形體課對女大學生影響芻議養成良好的儀態和禮貌習慣[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5).
[3]王欣,肖明.形體課對北京廣播學院女生形體改變的積極作用與效果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9.
[4]仲麗.淺談在高校普及開設形體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J].高等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