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庭法
【摘要】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有成效的學習時刻.”“錯誤”是伴隨著課堂教學的始終. 學生出錯,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正確”正是從“錯誤”的辨析、篩選中逐步形成的. 我們要寬容對待學生的錯誤,利用好這一資源,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糾正錯誤. 這樣,學生在錯誤中開啟了智慧,邁入了知識的殿堂,課堂“錯誤”就會演繹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關鍵詞】 錯誤;創新;精彩
雨果曾說過:“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 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 錯誤猶如一種地心吸力. ”錯誤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只有正確的對待錯誤,才是通往真理和成功的必經之路. 作為老師,應該認可學生的錯誤,也應該允許學生出錯. 任何人都會有錯誤出現,關鍵在于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找到錯誤的原因,從而讓自己以后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有時,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純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以糾正,而必須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我們能做的,能做好的就是幫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自我否定”.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精彩的,在師生互動生成的過程中,其間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創造的迸發……往往會成為課堂教學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后,請不要忽略另一種“精彩”——“錯誤”. “錯誤”也常常會伴隨著教學的始終,在課堂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更要抓住課堂中學生的“錯誤”,把握教育的契機,讓錯誤成為課堂上的亮點.
作為老師,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為什么出錯?錯誤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會理解學生的錯誤,善于利用他們的錯誤,并用一顆“平等心”、“寬容心”去正確對待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 巧妙、合理地利用“錯”這一教育資源,就會在課堂中打開另一個風景優美的窗口.
記得在一次六年級的“分數應用題”教學中有這樣一題:“紅旗小學六年級上學期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5%,今年開學初轉走了3名男生,又轉來了3名女生,這時女生人數占總人數的48%,紅旗小學六年級現在有男生多少人?”上課時就有很多學生列式為:
(3 + 3) ÷ [48% - (1 - 55%)] × (1 - 48%) = 104(人).
誤認為轉走3名,又進來3名,這一進一出兩者相差6名,顯然是受同類整數應用題的干擾. 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總數沒有變化的隱含條件畫圖幫助學生理解,并說明:要求現在的男生人數,只有先求出六年級學生總人數. 從線段圖及條件可以知道,女生由于轉來3人,使女生人數由原來占總人數的(1 - 55%)上升到48%,顯然,具體數量“3”對應的分率是[48% - (1 - 55%)],從而可以求出總人數. 而男生占總人數的(1 - 48%),這樣就可以列出下列綜合算式:
3 ÷ [48% - (1 - 55%)] × (1 - 48%) = 52(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創新需要以一定的知識、技能為基礎,但情感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快樂、寬松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認知和創造具有激勵作用. 在這種情緒狀態下,學生的思維能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從而激發創新思維,產生新異的獨到見解,充分發揮創造才能. 可以想象,學生若總是怕說錯,怕老師批評,怕同學嘲笑,總是惴惴不安,怎能變成敢想、敢說、敢做的創造型人才呢?其實每個人都蘊藏著無限的創造潛能,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尊重、信任、善待每一名學生,以引導者、服務者的角色面對學生.
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及時增補教學環節,“放大”錯誤,使許多不曾預約的精彩不期而至. 為了營造創新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我送給學生一份“保險單”——課堂是個出錯的地方. 記得有一次解一道應用題:“一個工程隊挖一條長2400米的水渠,6天挖了全長的60%,問還要幾天才能完成.”全班學生相繼說出了以下三種算式
A:2400 ÷ (2400 × 60% ÷ 6) - 6,
B:6 ÷ [60% ÷ (1 - 60%)].
一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學生這時仍然還舉著手,于是我請他回答,他剛開口說“6 ÷ 60%”時就引起了同學們的一片哄笑. 我冷靜地對大家說:“大家不要笑,課堂就是個出錯的地方,如果每道題都正確的話,還要我這個老師來干什么呢?”我啟發他順著思路說下去,結果一個正確而便捷的算式“6 ÷ 60% - 6”呈現在黑板上,大家不禁為其鼓起掌來. 這名同學的創新精神得到了鼓勵,全班學生的創新欲望空前高漲起來.
有了“課堂是個出錯的地方”這張“保險單”,讓學生在出錯中反思,在錯誤中不斷成長,他們再也不用害怕因為說錯而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了,在如此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新的火花就不會被無情的掐滅了.
在教育中,錯誤往往不是一個結果,而是進步的起點. 錯誤是一種很可貴的、鮮活的教育教學資源,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在乎他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回答有沒有錯誤,而應在乎怎樣應對和引導,幫助孩子認識和糾正錯誤. 在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多一點尊重,對學生多一點理解,對差錯多一點認同,把差錯當作課堂動態生成的重要資源去開發,讓課堂呈現生命的活力,讓孩子保持學習的張力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