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明 賈金才
摘要: 作者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 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壓力現狀應對策略
1.研究目的
大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交往、戀愛等諸多問題,他們面對著極其嚴峻的人生挑戰,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巨大壓力,但他們心理發展不成熟,社會閱歷不足,生活經驗缺乏,應對一系列復雜的問題時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了解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壓力的現狀,積極尋求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對河北農業大學1—4年級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每年級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768份,其中男生65%,女生35%;農村學生58%,城市學生42%;大一、大二學生52%,大三、大四學生48%。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查閱20余種有關大學生心理壓力研究的文獻資料。
2.2.2問卷調查法。問卷分為兩部分。一是調查學生心理壓力的總體水平。二是調查經濟、生理、交往、情感、學習、工作、就業等因素對學生心理壓力的影響程度。心理壓力水平測試采用華來斯研究開發的壓力測試表“心理身體緊張松弛測試表”,該表包括50個自我判斷的題目。測驗得分為43—65分之間的,判為壓力適中;得分低于43分者,判為壓力偏低;高于65分者,判為壓力過大。
2.2.3數理統計法。將收集的有效數據,采用spss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3.研究結果
3.1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
采用華來斯研發的“心理身體緊張松弛測試表”對800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在768份有效問卷問卷中,測驗得分在43—65分之間的占34%;得分低于43分的占29%:高于65分的占37%。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比例較高,而且高年級大于低年級,男生大于女生,農村學生大于城市學生。
3.2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表現。
本次調查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表現與其他學者研究結論基本相同,依次為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戀愛壓力、獨立生活壓力等。
學業壓力:為能較好地就業,大學生們忙于各種等級考試、資格考試、輔修課程,常常處于緊張的備考狀態,身心超負荷運轉,壓力極大。
就業壓力:隨著高校擴招生和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普遍現象。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人際壓力:人際交往技能不足、意識淡薄,以及個性中存在影響人際關系的消極因素,使大學生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經濟壓力:大學生中約有30%的貧困生,學費、生活費給他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心理上承受著一定的壓力。
戀愛壓力:大學生由于心理和社會適應尚未完全成熟,在戀愛中一旦感情受挫,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受到沉重打擊,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獨立生活壓力:大學生需要獨立處理學習、人際交往和生活中的瑣事。容易對新生活感到迷茫和膽怯,或一遇到困難、挫折,就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
3.3不同年級、性別、區域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人際壓力、獨立生活壓力是大一學生的主要壓力,隨著年級增長,壓力逐漸減輕。學習壓力方面二、三年級高于一、四年級。大三、大四學生的主要壓力是經濟壓力、就業壓力。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年級特點是二、三年級最大。二、三年級的大學生在學校環境壓力方面低于一、四年級,而一、四年級大學生則普遍關注學校的名聲和相關的社會威望。
不同性別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比較表明: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總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具體來看,就業壓力、戀愛壓力、經濟壓力方面男生顯著高于女生。
不同地域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比較:在心理壓力的總分上鄉村大學生高于城市大學生。具體來看,鄉村的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就業壓力、戀愛壓力都明顯高于城市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和城市大學生相比他們的經濟壓力較大,對求職擇業缺乏信心,對校園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適應能力差,因此心理壓力相對較大。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大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比例較高,而且高年級大于低年級,男生大于女生,農村學生大于城市學生。
4.2建議。
4.2.1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應對能力,教育大學生要正確面對壓力,遇到困難不退縮,努力克服。同時引導大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及時宣泄不良情緒。
4.2.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有益于大學生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消除疲勞,減輕壓力,開發潛能,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2.3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業余時間應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通過多樣化的運動方式,身體會得到鍛煉,心中會體會快樂,就能釋放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譚會恒.大學生心理壓力狀況[J].黑龍江史志,2008,17.
[2]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車文博等.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基本特點的調查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3,9.
[4]徐長江等.浙江省大學生心理壓力總體狀況與來源的調查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5]張茜.大學生心理壓力現狀及其對策[J].文史博覽(理論),2008,4.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編號(2011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