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學校圖書館承擔著重要的保障職能,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書籍,讓學生能夠在書海中遨游。但是,素質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理念在部分教師的腦海中激烈地碰撞,部分學校圖書館的功能沒有得到完全發揮,成為應付上級領導檢查的擺設,功能發揮、書籍使用率都處于較低水平,這樣的狀況和素質教育如火如荼推進的形勢形成了鮮明對比,應當引起重視。
我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推進的需求,立足自身工作職能,不斷創新創優,改進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主要針對當前學校圖書館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的原因開展分析,并闡述自身在放大圖書館功能方面所開展的一些嘗試與取得的成效。
一、當前圖書館功能未能充分體現的原因
一是應試教育壓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考試分數還是許多教師所關心的主要內容,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將應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于學生文學積累、文學素養的提升等方面兼顧不足。學生在學校沿著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機械運轉,或者在學校、家庭兩點之間往返,圖書館則成為遠離學生生活的孤島。過高的應試教育壓力,讓學生無暇顧及應試科目以外的內容,無法自主安排自己的課外閱讀時間。
二是沉重的學業負擔剝奪了學生的空間。現在的學生非常辛苦,無休止的考試、訓練、背誦、作業等,讓學生整天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快節奏、高強度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身心疲憊,這就是當今學生的真實寫照。在這樣節奏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從事課外閱讀活動,更無從自由支配時間到圖書館開展閱讀。
三是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未得到有效培養。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了知識點的鞏固強化方面,即使在語文的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也忽略了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沒有能夠結合教學內容的需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相應的閱讀要求。一方面導致學生閱讀量較少,沒有能夠形成深厚的文學積累,對于閱讀分析和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都產生了障礙。另一方面,學生缺乏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沒有能夠養成多讀書、讀好書、處處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學校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世界最廣闊的就是知識的海洋,圖書館正是知識海洋的一座碼頭,豐富的藏書能夠讓學生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獲得與學習有關的、與生活有關的、與成長有關的各種知識。學生在圖書館能夠滿足學習的需求,受到思想的熏陶,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都能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是提供了良好的陶冶環境。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較大的外在影響,“孟母三遷”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樣是讀書,在嘈雜的環境中,與在靜悄悄的閱覽室中,效果是不一樣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觸,捧著一本書,坐在圖書館里,大家都靜悄悄的,只聽到書籍翻閱沙沙的聲音,大家讀書格外入神。由此可見,在圖書館開展讀書活動,良好的環境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能夠進一步提高讀書效率。
三是提供了正確的思想引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還蘊含著更多的思想情感。一本好書,就是一盞明燈,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一本好書,如同一個老師,幫助學生茁壯成長。許多書籍向學生講述了做人的道理,對學生的言行舉止、思想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學生在圖書館讀書的過程也是受到深刻教育的過程。
三、多渠道放大圖書館素質教育促進成效
一是實行“大圖書館+小圖書角”相結合。不可否認,在當前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有時間到圖書館讀書顯然是不現實的。圖書館在做好正常借閱工作的同時,還應創新工作思維,走出傳統工作模式的條條框框,探索更加切實可行的工作途徑,充分發揮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促進作用。我館近年來組織開展了“大圖書館+小圖書角”改革活動,聯合學校相關部門在部分年級開展試點,并逐步推廣,取得了明顯成效。具體做法: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圖書角,書籍的來源主要為學生家庭藏書,在此基礎上,圖書館按照分門別類的要求,每月向各班級提供一批課外閱讀書籍,一月一換,既保證了書籍的流通性,又及時對書籍進行了整理。在“大圖書館+小圖書角”活動中,各個班級都儲備了較多圖書,為學生閱讀量的增加、閱讀面的拓寬發揮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這種管理模式,將圖書館工作觸角延伸到班級,實現相互聯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二是實行“課堂之上+課外拓展”相結合。在學校有關部門的協調下,以讀寫活動為統領,將圖書館工作與教學工作聯姻。學校要求各班級開展以多讀多寫為主題的讀寫活動,學生在課堂學習閱讀技巧、寫作技巧的基礎上,結合課外開展的讀書活動,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螺旋上升,促進學生知識積累、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諸多方面的協調發展。在這一活動模式下,學生到圖書館的次數多了,跑得勤了,讀書也從過去的憑興趣愛好到針對性讀書,從過去的隨便翻閱到精讀、略讀、瀏覽相結合的科學讀書,從課堂學習向課外讀書活動延伸。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先后舉辦了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等多項活動,以這些活動為契機,激發學生多讀書、多好書的熱情。
三是實行“坐等上門+主動推介”相結合。在以往的圖書管理工作中,我們都是坐等學生到圖書館借閱,這樣的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很難全面了解藏書的種類,借閱或閱覽活動受到制約。我校圖書館引入了圖書經營理念,進一步提高圖書閱讀率,在做好圖書館現有場館服務的基礎上,每周通過學校校刊、廣播站等媒體,重點向學生推薦一批優秀讀物。在推薦的過程中,不僅向學生介紹作者、背景,還簡要說明內容。分批分次向學生推介一千多種適宜青少年閱讀的優秀書籍,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借閱的針對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 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在學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一定要注重理念的創新,認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更加科學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障素質教育推進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