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立家
“中國故事”本質上是當代的“社會主義故事”,是與“新自由主義故事”具有不同價值內涵的“故事”。講好這個故事,賦予它以具有現代性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蘊”,我們就會打破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霸權”,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西方“新自由主義故事”講得不太好
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一直是這個文明世界的“基本敘事結構”。他們掌握著“意識形態霸權”,主導著文明世界的“核心話語”,挾持技術、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優勢掌控世界性“文明議題”。200多年以來,這個世界似乎已經習慣了用“自由資本主義”的價值標準判斷是是非非。無論是處于中心地位、掌控話語權的西方思想輿論界,還是處于“非中心”地位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思想輿論界,似乎西方的標準就是歷史進步、社會進步、文明進步的標準,不符合西方標準的都是“邊緣國家”,都在批判、攻擊、改造之列。
令人不安的是,資本主義文明主導下的當代世界,正在滑向一個“新極權主義世界”。借“信息技術革命”和“全球化”兩個輪子,“資本主義體系”正在把自己的價值觀推向全世界。尤其是進入21世紀,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引導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霸權”又故態復萌,企圖獨霸文明世界的“話語權”,似乎未來人類文明只有一種選擇,就是資本主義文明。
目前,在新自由主義價值主導下的這個世界確實有點亂,世界范圍內混亂的政治生態與經濟生態令人沮喪。西方國家接連上演的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占領華爾街運動”等大戲讓人目不暇接,在國外導演的各種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等連續上演,“新自由主義故事”講得不太好,西方國家在國內與國際上的“敘事情節”確實有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中國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提供了一種不同于新自由主義“藥方”的另一種選擇
在新自由主義者看來,隨著“蘇東”劇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基本被確定為“壞東西”,好像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意識形態爭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唯一正確的“意識形態”。但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與價值,并沒有隨著“蘇東”社會主義實踐的失敗而消失,反而在中國的改革與發展中獲得成功,這著實讓一些“中國觀察家”目瞪口呆,于是就有了對中國說三道四、評頭論足的種種“捧殺”或“罵殺”的話語。這種狀況其實并不奇怪,因為中國既是世界大國,又是社會主義國家,奉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國的復興,并不僅是一個“民族國家”的復興,也是社會主義的復興,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中國的復興;中國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提供了一種不同于新自由主義“藥方”的另一種選擇,即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的復興,有我們自己的“路線圖”。中國的發展,就是“當代社會主義”的發展,就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生命力的表現。我們在文明世界的“話語權”,其核心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說話,表達我們的觀念與價值取向。如果我們“拾人牙慧”,沒有自己鮮明的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國家信仰”,僅被動地反擊、回應別人的“話語”,意識形態界限模糊,那我們就不會在這個世界上獲得真正的“話語權”,也不會得到別人和其他國家的尊重。誠然,正在“書寫”過程中的“中國故事”還不是很完美,有許多“細節”需要認真推敲,有許多“問題”需要認真解決。要寫好“中國故事”,我們還面臨著巨大的“制度建設”困難。同時,從世界范圍來看,由于意識形態隔閡和國家利益的剛性要求,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也相當險峻,圍堵中國的所謂“自由民主之弧”,在一些國家的主導下正在中國周邊形成。這一新的“現實”說明,無論我們如何做,這個世界關于中國的話題會越來越多,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無論別人怎么看,實事求是地講,中國人的“現代敘事”確實很精彩,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
“公正社會主義”為解讀中國故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從歷史和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來看,“中國故事”本質上是當代的“社會主義故事”,是與“新自由主義故事”具有不同價值內涵的“故事”。這個故事目前主要是由13億中國人來講。講好這個故事,賦予它以具有現代性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蘊”,我們就會打破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霸權”,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從實踐角度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中國復興的基礎,也是中國作為當代世界重要國家“自主自立”的前提。中國社會的合理性,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蘊含的“價值原則”的合理性的現實反映,中國對當代人類文明的最重要貢獻,也許就是在“社會公正”這一核心價值原則指導下,為解決當代文明發展所遇到的困境提供了一個藥方。與“自由資本主義”不同,“公正社會主義”或許是人類文明未來的基本價值選項。因為意識形態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提供合理性的指導,既為改革發展的一系列公共政策提供了目標與價值,也為解讀中國故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概念工具。
首先,意識形態賦予“中國模式”以合理的“價值內核”,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創新性思維又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增添了新的內容。由于“蘇東社會主義”實踐的失敗,社會主義思潮受到重大沖擊,社會主義形象受到重大傷害,以“自由民主”為“原教旨”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受到熱捧。但在短短的30多年時間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實踐及當代人類文明發展證明,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霸權”遠遠沒有統治全世界,以“公正”為核心原則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正在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走向,是未來文明模式的重要選項。
其次,意識形態賦予中國在現代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我們知道,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多數時段,中華文明一直是世界上最穩定、最進步的文明形態之一,只是到近代落后了。目前,中華文明的復興,只有通過以“公正”為核心原則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支撐,凸顯我們的核心價值,夯實以“公正”為核心的制度安排,才能打破資本主義以“自由”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霸權”,也才能為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確立我們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最后,意識形態賦予我們共產黨執政地位以價值合理性。我們共產黨執政的合理性,一個重要基礎是意識形態的合理性。我們所信奉的政治價值和道德價值,符合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我們作為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統治階級”,就是要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中,逐步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在“制度安排”上體現出來,建立一個實現了“社會公正”的社會、人民滿意的社會。中國共產黨人的與人民利益和社會利益相一致的無私奉獻精神,為人民服務精神,通過制度保障的自律精神,通過人民民主實現的民主制度和政治價值等,是我們黨執政合理性的重要意識形態基礎。
當然,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指導的“公正社會主義”發展還在探索過程中,社會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制度建設還面臨著相當艱巨的任務,當代文明的發展還為我們不斷提出新的課題。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如何正確理解生產與分配的相互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現代性與意識形態的關系,科學技術發展與意識形態進步的關系,和平主義的對外關系等重大理論問題。要重構我們的“話語權”,使我們成為這個世界的“文明議題”的“提出者”,而不僅僅是被動的“文明議題”的“回應者”,這些與意識形態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都需要認真梳理和研究,把“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責編/馬靜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