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項賢明:房山區力圖打破制約農村地區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城鄉二元結構,同時嘗試突破教育事業管理分屬不同部門的條塊壁壘,逐漸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新模式,可以概括為:區域統籌、協同創新,實事求是、科學發展。其中,區域統籌、協同創新是基本方式方法,而實事求是、科學發展則是指導思想和實際成果。
通過各級政府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房山區首先在教育投入上實現了區域統籌并向山區和偏遠農村地區傾斜。在規劃整個區域的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房山區從建構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區這一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通盤考慮,較好地實現了區域內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均衡發展。
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房山區教委堅持因地制宜,用靈活多樣的管理模式,較好地解決了一系列在我國農村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實際問題。他們靈活地采用中心學校統籌考核的教師管理模式,通過安排和鼓勵教師跨校兼課的辦法,較好地解決了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課程建設之間的矛盾。
在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均衡發展和優質發展之間的矛盾常常難以解決。房山區創造性地運用逆向思維和辯證思維來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方面,在教育均衡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情況下,優先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先行發展,進而引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另一方面,通過與北京市優質名校和相關高校聯合辦學等形式,建設本地區示范高中,較好地滿足了本地區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
責編/王志遠 陳楠 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