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剛剛過去的2011年,青年街頭政治運動風起云涌。美國爆發占領華爾街運動,英國發生騷亂,中東多國示威最終演變成劇烈動蕩。哪些原因導致青年走上街頭,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表達訴求?
占領華爾街2011年9月17日,12位大學生來到紐約祖科蒂公園,拉開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序幕。抗議浪潮蔓延至波士頓、舊金山、西雅圖等近百個城市,成為席卷全美的社會運動。受“占領華爾街”影響,抗議風潮席卷全球。15萬人在羅馬舉行了“憤怒者”抗議活動;5000名民眾聚集在法蘭克福舉行“占領歐洲央行”活動;數千英國民眾在圣保羅大教堂前號召“占領倫敦證交所”。
英國騷亂因29歲的黑人青年杜根被警察擊斃,2011年8月6日倫敦托特漢姆爆發示威游行,并轉向了暴力事件。事實上,2010年12月抗議大學學費上漲,就發生過大規模抗議。很多騷亂的事發地都是偏遠、貧窮的地區,參與騷亂的主體是青年。據統計,最初被捕的騷亂分子70%是年輕人。
中東動蕩2011年初,突尼斯街頭小販、26歲的大學畢業生走投無路而自焚,引發“茉莉花”政治動蕩;2011年1月14日,執政23年的總統本·阿里流亡;2011年1月25日,埃及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執政長達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最終下臺。在中東國家的示威活動中,20-30歲的失業青年構成了先鋒和主力。 埃及革命被一些媒體稱為“青年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