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
目前,為了加強對審計查出問題的糾正整改力度,建立健全審計整改工作的長效機制和聯動機制,共同促進審計后的整改工作,更好地發揮審計的成果和作用,各地黨委、政府紛紛出臺審計整改工作意見或辦法,強力推進審計整改工作。制定貫徹落實意見或辦法的操作規程就提到日程上來。筆者以為,審計整改工作的操作程序主要有二個層面:審計機關的審計整改工作操作程序和審計整改聯席會議操作程序。本文主要探討審計機關的操作程序。審計機關是審計整改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因而在審計機關建立審計整改工作的操作規程十分必要。審計機關落實審計整改工作意見的操作規程,主要從整改范圍、組織保障、操作程序、整改考核、資料匯總方面,建立一個完整的工作機制,才能確保審計整改工作融入到審計機關日常管理中,才能做到分級負責,落實到位。
一、明確整改范圍。審計整改的范圍應當包括對財政預(決)算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績效審計、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等,所有出具審計報告、審計決定和審計移送處理書的審計項目中發現問題的整改,以及審計決定和審計提出的意見、建議的落實情況。審計項目為當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項目,當年審計未完成項目列入下年整改對象。
二、建立組織保障。審計整改工作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高位推進,做到組織保障,層層落實,責任到人。一是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應當設在審計機關的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以便協調審計機關審計整改工作情況,并負責處理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的日常事務。二是審計機關的審計整改工作應當由審計機關的行政“一把手”組織實施,統一調度。審計機關各業務部門負責人,負責收集、整理、匯總、督查本部門審計項目的審計整改工作,并按期向審計機關的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報送審計整改工作相關材料。
三、規范操作程序
在審計機關內,要落實好審計整改工作,必須建立一個從審計組開始,到業務部門,再到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最后到聯席會議辦公室提請召開聯席會議的循環工作機制,完成從梳理、匯總、提交聯席會議研究審定需督查事項的全過程。
(一)項目審計組。審計組組長是審計項目整改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收集并對照被審計單位向審計機關報送的審計整改工作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并提供必要的業務指導;負責收集被審計單位提交的審計整改結果報告,檢查各項審計決定、意見、建議的整改情況,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落實;梳理出已經整改和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對需督查、督辦的事項及時報告所在業務部門;負責按項目建立《×××審計廳(局)審計整改工作臺賬》。
(二)審計業務部門。
1.負責對審計組提交的所有本部門實施項目審計整改工作方案、審計整改結果情況進行跟蹤督查。(1)跟蹤督查內容:執行審計處理處罰決定的情況;審計揭示問題的糾正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的情況;要求自行糾正事項的糾正情況;采納審計建議的情況;審計移送處理事項的落實情況;其他需要跟蹤督查的事項。(2)跟蹤督查程序:對照被審計單位向審計機關報送的審計整改結果報告,檢查被審計單位整改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被審計單位糾正問題、落實建議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的情況。
2.在跟蹤督查基礎上,審定審計組提出的商請有關部門協助落實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并撰寫審計整改情況綜合報告及填制和匯總本部門《×××審計廳(局)審計整改情況表》,在審計機關分管領導審核后提交給審計機關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
3.負責對被審計單位及有關人員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及時移送紀檢、監察等部門,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三)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
1.負責對審計機關各業務部門審計整改工作臺賬的檢查,以及結合審計復核工作落實項目審計整改的記錄和資料的充分、完整性;負責收集、分析、梳理、匯總審計機關各業務部門的審計整改工作情況,匯編《×××審計廳(局)審計整改情況表》,并形成綜合報告。
2.匯總轄區內審計整改情況。召開整改工作匯報會。會議由審計機關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提請召開,審計機關的行政“一把手”主持,審計機關的班子成員及轄區內審計機關、本級審計機關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參加并分別匯報,同時提交書面匯報材料,內容包括審計整改工作具體情況、需要提請聯席會議相關部門查處和督辦事項。審計機關各分管領導對所分管業務部門審計整改情況點評。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負責記錄及匯編轄區內《×××審計廳(局)審計整改情況表》,并分析、梳理、撰寫綜合報告。
3.負責本地聯席會議辦公室及轄區內審計機關審計整改工作的組織、協調及會務等日常工作。包括:對審計機關辦公會議審定、須提請本地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研究、督辦事項的組織、協調和落實工作,如:負責將被審計單位拒絕執行審計決定、拖延整改工作的行為向聯席會議報告;負責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及時告知組織部門和人事部門;負責制發《×××審計廳(局)提請協助整改事項情況表》,代起草關于提請協助落實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并負責督促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將有關問題的整改及對責任人的處理結果及時書面反饋本級審計機關;負責對轄區內各地審計機關審計整改工作的檢查指導工作,以及有關審計整改工作情況的宣傳報道和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等。
(四)審定提請審計整改聯席會議督辦事項。由審計機關的行政“一把手”主持召開廳(局)長辦公會議,審定需提請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督辦的事項,研究召開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的其他有關事宜。
四、做好整改考核。審計整改工作應當納入機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負責列出《×××審計廳(局)審計計劃與審計整改對照表》,對照審計項目計劃,核實審計項目完成、審計檔案與審計整改工作臺賬、審計整改匯總情況,對應納入整改工作范疇,而不列入整改工作的,所在業務部門負責人負責作出書面解釋;當年應故未列入整改工作的,應做好備案,督促業務部門在次年上半年補入,做到不留盲點。
五、落實匯總機制
1.建立匯總表格體系。為便于審計整改情況的分析、匯總,應當建立一套工作表。主要是:《×××審計廳(局)審計整改工作臺賬》(表1)、《×××審計廳(局)審計整改情況表》(表2)、《×××審計廳(局)提請協助落實審計整改事項情況表》(表3)、《×××審計廳(局)審計計劃與審計整改對照表》(表4)。上述各表分別在審計組、業務部門、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逐次填報完成。
2.規范報送資料。一要規定報送時間。因為對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一年二次),因此,審計機關各業務部門及轄區內各審計機關應當分別于當年7月、次年的4月前分別將當年上半年、上年度下半年的審計整改工作情況書面提交給審計機關的法規部門(或綜合、審理機構)。二要明確報告內容,應當包括:審計報告、決定、移送書等的整改落實情況;審計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審計整改的效果、建議和要求。
(作者單位:上饒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