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審計機關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履行著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審計質量要提高,審計事業要發展,沒有一支好的審計隊伍不行。因此,筆者就如何做一名優秀審計干部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要有服務大局的觀念。審計人員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守護神”。首先,要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圍繞局里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從實際出發,找準審計工作與黨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抓住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其次,要有公仆意識、責任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我們每位審計干部要充分發揮工作的主動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想問題、辦事情從審計工作的大局出發,從一切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撲下身子抓工作,審計的各項工作就會有創新、有成效、有成果。特別在某一具體的審計項目工作結束后,不能只是簡單地提交一份審計報告,下達一份審計決定書了事。更不能出現提出問題定性不準,處理問題依據不足,評價分析不深不透、就事論事的問題。必須通過深入認真的綜合分析,從微觀入手,著眼宏觀,善于總結、歸納出傾向性、全局性的問題,為各級黨委、政府宏觀決策提出具有指導性、前瞻性的建議,當好政府的謀士。
二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新時期的審計干部,肩負著審計監督機關神圣的工作職責,將面臨著許許多多新的挑戰,內強素質,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社會道德修養,都離不開讀書學習。審計人員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學習,改善知識結構、拓寬視野,掌握各項政策法規,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在審計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勝任審計工作的需要。
三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由于審計工作的性質要求,每一項審計業務都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做到細致、周密,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特別是今后隨著審計公告的范圍越來越大,公告的項目越來越多,如果我們不把每一項工作做扎實,審計的風險就會增加。做到精益求精,不僅是審計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對黨和人民負責任的表現。每一名審計人員對此都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在具體工作中,切實做到審深審透,查細查實,揭露問題有根有據,處理問題有法有規,這樣才能樹立審計的權威和信譽。
四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而要把這種理想變成現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愛崗敬業。只有具備愛崗敬業精神的人,才可能誠實守信,才可能忠于職守,才可能履行好審計的監督職責。每一位從事審計業務工作的干部都知道,每天面對一堆堆冷漠的憑證,一疊疊呆板的報表和一組組枯燥的數字,有時還要接受被審計單位的不理解甚至埋怨,令人感到審計的艱辛與孤獨。但是,作為審計人員,我們要有良好的心態,快樂的去面對工作,只要堅定信念,兢兢業業,“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一定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績,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因此,要當好一名優秀的審計干部,必須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扎實工作,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勇于奉獻。只有這樣,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爭光添彩。
五要有良好的審計職業道德。審計的職業道德規范的宗旨與核心價值取向是以“敬業愛崗,誠實守信,為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公民道德為基礎,是以“執審為民”為審計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審計職業道德,提高文明素養,規范文明審計行為。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而廉政建設是審計工作的高壓線,審計人員對待審計工作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在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中,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執行審計署“八不準”規定,保證審計工作質量,防范審計風險。在實際工作中,一是要注意審視自己,尊重他人,不能高高在上,做到文明審計;二是要端正作風,嚴于律己,用審計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以理解自己的理念來理解別人,做到和被審計對象和諧相處;三是要恪守審計準則,做到“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做到自身正、自身凈、自身硬。(作者單位:會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