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隨著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臺,如何讓中央的惠民政策盡快落到實處,是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更是我們審計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保障民生工程順利實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讓人民群眾從中央的惠民政策中真正得到實惠,我們對全市城市農村低保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通過審計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家庭收入核實不準確。目前低保家庭收入核查主要依靠工作人員通過入戶調查的方式開展,并通過張榜公示等手段接受社會監督,但是現階段居民隱性收入、隱性就業、人戶分離現象普遍,家庭收入情況非常復雜,由于低保家庭收入項目和金額的不確定性,又沒有具體的界定標準,所以在測算收入中彈性較大,很難準確的測算低保戶家庭收入,導致部分不符合低保標準的家庭享受低保。
2.動態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城鄉居民居住地分散,加之近年來因舊城改造、城市拆遷、農村聚集區建設等原因使許多低保戶已不在原址居住,造成一個居民委員會管理的低保對象居住分布在多個社區,要及時掌握納入城市、農村低保對象情況,難度很大,不能保證對轄區內的低保人員進行全面專項復核,低保工作動態管理水平不高,導致部分已脫貧的低保人員繼續享受低保。
3.未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由于城市農村低保申請人員信息資源未建立共享機制,加之缺少有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明確的法規或政策依據,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社會救助相關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分散,很難準確界定救助對象。使城市低保對象的資料不夠詳細,導致了個別不該享受城市低保的人員納入了城市低保范圍和已去世人員還繼續享受低保。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明確收入測算標準,確保低保對象的準確性。
要制定明確的測算收入標準,細化測算方法,加強收入測算的可操作性,盡可能的做到準確測算低保家庭收入,確保低保對象的準確性;規范低保資金申請、審批、發放和監督的程序,嚴格審批把關,將收入低于保障標準的困難戶及時納入低保范圍。
2.加強動態管理,確保低保資金合法高效使用。
嚴格落實低保工作職責,采取得力措施,加強對轄區內的城鄉低保對象動態管理,實行低保對象定期申報制度和家庭收入定期核查制度,做到低保類別清、致貧原因清、補差金額清、家庭收入清、家庭住址清。對家庭收入發生變化的保障對象,及時增發、減發、停發保障金,保證城鄉低保資金合法高效使用。
3.加強部門協調,保證信息渠道暢通。
成立由公安、財政、民政、人社、住建、工商等多部門組成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小組,負責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核實并出具相應的書面報告等。其次是各鎮(街道)、社區要相互配合,相互銜接,按居住地劃分管理對象,切實做到變化隨時上報,資料隨月運轉,進出隨月更新,低保戶隨居住地管理。
(作者單位:潯陽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