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剛 陳立行 周巧麗
摘要:三峽工程建設帶來庫區社區建設模式的轉變和社區運行機制的變化。三峽庫區社區是“新建”社區,要實現社區和諧,必須實現對社區文化習俗的認同,這需要充分發揮文化作用。
關鍵詞:三峽庫區;和諧社區;文化功能
社區文化建設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它為社區和諧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一、文化的基本功能
1.文化是社會發展的精神源泉。文化折射著社會的時代變遷。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文化運動擔當著思想先鋒的重任,引領社會前行。進入二十一世紀,文化融合使各種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密切相連,引領著時代發展的脈絡。
2.文化對德行形成具有教化功能。社會的良性運行需要的良好的社會習慣。這種習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文化來予以實現,這時候文化所指向的是一種人文價值,凸顯的是人的智慧和修養。
3.文化為社會進步提供源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文化承擔著創新的使命,它能培養人敏銳的思維、批判的態度以及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生機與活力。
4.文化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功利性作用。文化發展關心的是作為主體的人,而不是作為產品的人,必須抵制人的“物化”傾向。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話語體系下,文化作為人類精神家園的依托,必須體現對“真善美”境界的執著追求,體現用精神呼喚良知的智慧和思想性。
二、和諧三峽庫區社區構建進程中充分發揮文化功能的策略分析
1.發揮文化的整合作用,提升移民對社區的共建意識。整合社區資源,共建共享共贏,是構建三峽庫區社區的關鍵。當前,移民社區建設存在資源零散,集中度不高等問題,通過發揮文化的作用,使各種資源相互融合,在內容上和形式上整合為一種新的體系。比如在面對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時候,如何形成一個為了共同目標、共同利益的群體文化。
2.發揮文化的拓展作用,提高移民生活質量。文化的拓展作用是指文化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發揮作用的同時,不斷的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使文化的作用體現在整個社會當中。發揮文化的拓展作用,提高移民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是構建三峽移民和諧社區的基本出發點。通過文化建設,有助于政府和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發揮其公仆的作用,在為社區服務的過程中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在構建移民和諧社區中的優越性,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
3.發揮文化的教化作用,提高居民道德素質。文化的教化作用是指社會中的主流文化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的滲透、影響社會中的非主流文化,從而有利于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發揮。社區文化是和諧社區的氣質和靈魂,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以先進文化引導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相互幫助、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移民社區文化作為城市的一種亞文化,具有顯著的地域性和民俗性。只有社區建設能夠因地制宜實現主流文化與社區亞文化的有機結合,才能做使社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戰斗力,贏得居民的廣泛認同。
4.發揮文化的凝聚作用,提高移民對社區歸屬感。文化凝聚力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吸引、團結全體民族成員的向心力。社區最根本的一個要素是社區居民的認同性和歸宿感,高度的社區居民參與是和諧社區的核心內容和本質要求。近幾年來,移民的社區參與意識、自治行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從整體上講,居民參與意愿較弱、主動參與不夠、參與率較低、參與面較窄等。這主要是因為在社區自治過程中,社區群眾歪曲理解了社區自治組織功能和作用,認為社區的建設問題主要是在居委會身上,而不在居民,導致居民對社區的自我管理熱情不高,對社區管理冷漠。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發揮文化的凝聚作用,認清在社區建設和管理中的主體。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加快三峽移民社區建設的步伐。
結語
當前,構建和諧三峽移民社區在建設制度、保證機制和運行模式上存在一些現實困境,大部分社區離真正的“和諧社區”還具有一定距離,充分發揮文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作用。
項目來源:教育部春暉計劃項目《三峽庫區社區重建進程中文化功能研究》(項目編號:S2008-1-63009),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三峽后續階段重慶庫區移民致富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1YBSH038),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三峽庫區農村社區重建進程中文化策略研究》(項目編號:09skm05),階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為重慶三峽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研創新團隊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唐世剛(1976-),男,四川羅江人,重慶三峽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陳立行(1961-),女,日本福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從事社會問題研究; 周巧麗(1988-),女,重慶梁平人,重慶奉節師范學校教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