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釗
摘要: 執行工作是訴訟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法院判決文書得以產生實際效果的必經階段。而當前我國的人民法院的執行員制度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完善。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我國人民法院執行員制度的現狀及其問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執行員制度的四點建議即明確執行員的地位及作用、明確執行員的職責、明確執行員的任免程序和提高執行員的待遇。
關鍵詞:執行員;制度;人民法院
一、我國執行員制度的現狀及其問題
法院執行是法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法院的工作不應局限于審判,法院的執行工作一樣重要。法院的判決生效后若不執行,那么法院的審判判決以及審判過程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法院的執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直接影響著法院的形象、司法的權威,甚至會影響到法律的權威。
(一)我國執行員制度的現狀
1.執行員的概念。執行員是專指法院的執行人員。法院的執行人員是指在我國各級人民法院內設立的專門負責該院判決、裁定、法律文書執行工作并且經過特殊任命的人員。執行人人員不包括執行部門的書記員、法醫以及司法警察等人員。
2.執行員存在的法律依據。當前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沒有完善的規定執行員制度的專門法律。執行員存在的法律依據在法律中規定的也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規定,現在執行員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
3.執行員制度的現狀。在審判與執行不分的年代,大部分案件的判決是由審判人員來執行。盡管我國提出司法改革后,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然而根本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人民法院就出現了執行難、執行亂的問題。然而時至今日,這種現狀反而愈加嚴峻。
(二)我國執行員制度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執行員制度還非常不完善,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案多人少的問題。當前我國整個司法系統,每年的案件都是很多,而真正得到解決的案件確實不多。而且很多判決即使生效了,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在我國執行“案多人少”的現狀產生由來已久,據統計:自1995年后,我國每年留下來的案件都大于每年已經處理的案件,導致現在很多的案件判決生效后沒有執行。
2.執行亂的問題。我國法院執行遇到的問題不僅有案多人少,還有執行亂的問題。造成執行亂的表現之一就是很多司法執行人員,隨便干預法院的判決執行。執行員的素質不高,要么沒有專門的司法知識,要么借司法職權為所欲為。
3.執行難的問題。早在1999年,中央11號文件將就提出了執行難的問題。盡管這些年,經過人民法院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協助,執行難的問題有所緩解,但是這個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對于一些特別的地方,執行難的問題尤其如此。
二、完善執行員制度的幾點建議
當前的執行員制度不完善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完善執行員制度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但也是必須面對的歷史性課題。要完善執行員制度,須要法院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完善執行員制度。
(一)明確執行員的地位與作用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工作由執行員執行”。但是對于執行員的地位與作用并沒有明確規定,這也是造成,目前執行難、執行亂等問題的重要要因。要解決執行難、執行亂等問題,必須首先明確執行員的地位與作用。
(二)明確執行員的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員,辦理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的執行事項,辦理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中關于財產部分的執行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規定了執行員承擔兩個方面的職責,一是負責辦理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的事項;二是辦理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中關于財產部門的執行事項。但是對于執行員的具體工作,目前還沒有規定。
(三)明確執行員的任免程序
執行員的任免程序包括執行員的任職程序與執行員的免職程序,我國法律體系對于執行員的任職條件與免職條件都沒有明確的規定。規定執行員的任免程序對于執行隊伍的專業化,提高執行人員的素質,維護執行人的利益以及解決執行難、執行亂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提高執行員的待遇
目前,人民法院執行員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人民法院執行員既不是法院的審判人員,也不是法院的法警。執行員的待遇與法官的待遇也有天壤之別,再者執行員工作的免職法律也沒有規定。提高法院執行人員的待遇,有利于提高執行人員的工作熱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完善執行員制度。提高執行人員的待遇首先要區分開執行員的級別,落實執行員津貼的發放。
參考文獻:
[1]童兆洪.民事執行的法理思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齊樹潔.強制執行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