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悠悠 程遠
摘要: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逐漸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流發展趨勢。文章基于對南昌大學國貿專業學生進行的教學實驗,探討在ESP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ESP;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實驗
一、ESP教學模式的特點
專門用途英語的概念(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簡稱ESP),依據Dudley-Evans,是根據某一特定專業設計的相關的英語課程,與普通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學方針與教學主張。Strevens(1988)提出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四個特征:(1)需求上滿足特定的學習者;(2)內容上與特定專業和職業相關;(3)詞匯句法和語篇上放在與特定專業、職業相關的活動的語言運用上;(4)與普通英語形成對照。蔡基剛(2004)曾指出,ESP 教學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二、教學實驗
筆者開設了商務英語翻譯課(每周三學時,共48學時),對國際貿易專業三年級本科生兩個班的學生,分別采用ESP和常規模式,比較兩種模式下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
對照組的傳統模式,注重詞匯和翻譯技巧,以教師講解為主。實驗組的ESP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商務翻譯能力為目的,結合國貿專業學生已有專業背景,靈活掌握不同語篇中翻譯技巧的運用。
三、問卷調查內容
筆者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對兩個班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常規教學班(對照組)發放問卷100份,有效98份,回收率98%;ESP教學班(實驗組)發放問卷99份,有效96份,回收率97.9%。問卷具體內容為:
1. 你認為是否有必要開設商務英語課程?
A. 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沒必要D.無所謂
2. 學習本課程后是否提高了你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A.很大提高B.有所提高C.沒有提高 D.說不清
3.你認為本課程每周以多少學時比較合適?
A.1~3學時B. 4~6學時C. 7~9學時D. 10學時以上
4. 你現在每周花在英語學習的時間是多少?
A. 1~3小時B. 4~6小時C. 7~9小時D.大于9小時
5. 本課程與你所學的國際貿易專業關系是否密切?
A. 很密切B.較密切C.有一定關聯D.不相關
6. 如果有幫助,本課程對你專業學習的幫助體現在哪方面?(可多選)
A. 專業詞匯B.句法結構C.口語交際D.專業知識
7. 你認為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題材應取自哪里?
A. 實際案例B.日常生活C.教材中的示例D.其它
8. 你認為本課程對你今后在工作中進行商務信函、合同和廣告等翻譯活動是否有實際幫助?
A. 很有幫助B.有幫助C.沒幫助D.無所謂
四、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1) 實驗組29.3%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56.3%認為有必要,高于對照組的18.8%和50%。
(2) 完成一學期的學習后,ESP對照組分別有25%和56.3%的學生認為對英語的興趣有很大提高或有提高,而對照組僅有6.3%和18.8%,另外12.5%的學生認為沒有提高。
(3) 實驗組50%的學生認為1~3課時合適,37.5%認為4~6課時合適,6.3%的學生甚至選每周10課時以上,反映了學習對英語學習的渴求。
(4) 對照組的一半學生選1~3小時,而實驗組有近一半選4~6小時,表明在ESP教學模式下,學生愿意花時間學習英語。
(5) 25%的實驗組學生認為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非常緊密,68.8%的學生認為較密切,對照組僅有12.%和43.8%,另有12.5%的學生認為不相關。說明傳統的英語教學沒有很好的和學生的專業學習聯系在一起。
(6) 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有超過80%的學生選擇專業詞匯,50%的實驗組學生選擇句法結構,62.5%的學生選擇口語交際,50%選擇專業知識。而實驗組這一組數據分別是25%、18.8%和25%。表明除專業詞匯方面外,實驗組的學生在句法,口語和專業知識均獲得較大提高。
(7) 實驗組32%的學生認為應該取自實際案例,56.3%認為應取自日常生活,僅有11.7%的學生認為應選教材的示例。而對照組的數據分別為23.3%,38.3%和38.4%。由于實際案例和日常生活的例子難度較大,學生不熟悉,可能較難適應。
(8) 實驗組幾乎所有學生認為對今后的商務信函,合同寫作或廣告翻譯的活動有幫助,對照組只有約70%的學生認為有幫助,另外30%的學生認為沒幫助或無所謂。
五、結語
這次教學實踐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使我們對ESP英語教學的優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于我們完善ESP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較大的幫助。我們要繼續深入英語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
課題:本文系2011年南昌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J0565;項目名稱: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
參考文獻:
[1]蔡基剛.ESP 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
[2]嚴明,馮莉. 國外ESP教學及其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4).
(作者簡介:付悠悠(1985.11-),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助教,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研究;程遠(1985.11-),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助教,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外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