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白
摘要:加強歌唱教學的基礎地位,可以實現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目的,從而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音樂興趣;樂感認知;情感變化
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人的綜合素質來作前提和支持。音樂教育在多方面對人的素質修養產生影響。其中的歌唱教學則為學生對音樂興趣、樂感認知、身體協調和社會風貌等方面發揮優勢作用。因此,在音樂教育中,我們應當加強歌唱教學的基礎地位,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目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試析如下:
一、歌唱啟迪人的智慧思維,為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創造良好的氛圍條件
人類對社會事物的感知有視覺和聽覺等官能方式。音樂是通過演唱、演奏引起聽眾的感受而產生藝術效果的表演藝術。它在表演中依靠聲音、節奏和旋律等的變化來塑造藝術形象、表現意境,因而又可以說成是一種聽覺藝術。人們對音樂藝術的感知就是通過“聽覺”來實現的。聽覺,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特別是學習中,傳統的語文教學“五官法”(眼、耳、口、腦、手),用于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記憶效果,功效顯著。音樂對學生記憶功能的提高,同樣發揮顯著的作用。例如,在歌唱教學中,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經過傳唱,大部分學生學會了歌曲的旋律,而且很快記住了歌詞。原因是通過歌唱發出優美的旋律和聲音,經過聽覺進一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產生更好的記憶效果。我國古代十分重視音樂教育,《詩經》、《楚辭》、《樂府》以及宋詞等作品都是入樂歌唱的。傳統教育的“吟誦法”,其本質就是依曲依韻歌唱,因而先秦時孔子說的“不學詩,無以立”也有專指音樂教育的內涵。教學中,我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朝代名稱,讓學生記憶起來就十分困難,如果教給他們歌訣“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他們一下子就記熟了,而且覺得很輕松有趣。上述例子說明音樂對人的思維作用是古今相同的。
二、歌唱激發人的情感官能,為培養學生的樂感認知提供物質(時空)基礎條件
音樂起源于勞動而成為人類情感的表現方式之一。“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負也——”(《樂記》)因而音樂能夠形象地反映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使人意志消沉;“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的昂揚之曲則催人奮進,斗志昂揚。音樂藝術就是通過有組織的高低、快慢、強弱不同的樂音而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潯陽歌女彈奏琵琶時而“大弦嘈嘈如急雨”,時而“小弦切切如私語”地交換變化,引致聽琴者(白居易)情感官能的感受變化——“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白居易《琵琶行》)歌女抒發的是凄楚的生活命運,聽琴者抒發的是對她人生際遇的同情與認同。在音樂教學中,歌唱就是對不同內涵和風格歌曲的檢閱。一首輕松愉快的樂曲,使人感到精神愉快。反之,則使人感到精神的不適與厭惡。歌曲旋律的優美與庸俗,通過歌唱判然可分。
三、歌唱調動人體的和諧與人際的協調狀況,從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優秀的音樂作品,儼然是一幅美妙的圖畫,一幅流動的畫卷。但是,如同有好的山珍海味,需要有好的廚師去烹制一樣,有了好的音樂作品,還需要高水平的樂手、歌手去操作表演,人們才可以欣賞到優美的樂曲旋律,從中認識美好的東西,欣賞美好的東西。例如,人們在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時,仿佛就是在欣賞一幅幅清新、明媚的風景畫面。那是因為大師不僅有著天才的創作才能,而且有著杰出的演奏水平與之相輔相成的結果。因而歌唱教學需要歌唱者充分調動手、口、耳、腦等幫助記憶音樂節奏外,還要從身體的動作協調上去感覺、體驗節奏,從而收到音樂可以給人以安慰,給人帶來好的心情的怡情冶性功能,促進身心健康。
四、歌唱體現人的內在情感變化,因而全面反映人及社會的精神風貌
歌唱是人們本于內心表達情感的需要和形式之一。“樂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樂記》)而在古代,歌、舞、樂三位一體,載歌載舞載樂,隆重、壯闊地表現出嚴肅、莊重的氣氛場面。“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禮記》)因此,歌唱不僅是人內心情感的謳歌與渲泄,對于集體性的合唱而言,則反映出集體性、群眾性的內心情感的社會訴求——感受、愿望、意志、愛憎和慰籍。“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毛詩大序》)歌唱就是人們心靈的直接“語言”的音樂形象反映。例如,在國破家亡,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雄壯激昂、正氣凜然的《義勇軍進行曲》,氣勢磅礴、排山倒海的《黃河大合唱》,表達的是中華兒女萬眾團結一心,誓死悍衛中華的民族意志和社會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梁婷子.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2]王本謙.淺談唱歌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三明師專學報(社會科學專輯),2010(01).
[3]李延紅.唱歌教學中如何實施音樂審美教育[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作者單位:廣東省德慶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