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要:為使免費開放后的博物館安全有序的發展,安全技術防范在博物館安保工作中的應用逐漸凸顯。博物館技防系統建設要遵循整體原則、等級原則和人本原則。
關鍵詞: 博物館安全;安全技術防范
博物館的安全管理,從人防、物防、到技防,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而其中,技防的防范作用日益凸顯。筆者結合長期工作實踐,淺要探討一下安全技術防范在某博物館安保工作中的應用。
一、某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現狀
某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少兒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一個對海內外社會公眾全年不間斷開放的參觀紀念、教育休閑場所。每年除了接待20多萬人次的各界觀眾和青少年學生之外,還承擔著國內外重要賓客的接待任務。不但是一個融紀念、游覽為一體的旅游勝地,而且是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場所。
根據GA27-2002《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該博物館為一級風險等級單位,須安裝安全防范系統并須達到文物系統一級風險等級安全防護級別。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是本著在園區內能對可能發生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警、記錄、報警,為管理者采取針對性決策或措施提供依據的綜合性防范系統。因此,安全防范系統至關重要。自2003年起,隨著該館改造建設的推進,園區內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也經歷著從無到有和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已在重點區域和部位等建有視頻安防監控、入侵(防盜)報警系統、巡更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水噴淋自動滅火系統等。但是,由于該館占地面積達150畝,場館分散,各區域職能也不盡相同,安防系統未做到全覆蓋,同時部分設備超齡老化,國家對文物安防系統的整體防范標準也在逐年提高,現有的安防系統已遠不能達到一級風險單位安全防范等級的要求。故在2010年,配合新一輪改造,又因新增了文物庫房、文物展覽、修復等功能需求,深化了安防系統的應用。
二、某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
(一)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區域的劃分
根據該館各區域功能的不同,按照整體縱深防護的指導思想,其安全防范系統是一個分層次的防護體系。防護的重點是:重點保護部位(禁區)、藏品研究和修復部門(禁區)、對外開放場所(保護區)等涉及藏品展出、研究、收藏的要害部位和中心控制室(禁區)。一般防護區域是:周界(監視區)、園區道路、辦公區等。
(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組成
根據安防系統技術規范,安防系統的設計要考慮盡可能的涵蓋重點要害部位和系統各要素,概括地說,該館安全防范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防盜)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聲音復核系統、巡更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水噴淋(氣體)自動滅火系統、安全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以及其它子系統構成。系統力求建立以入侵報警系統為主,以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聲音復核系統為復核手段的綜合性集成化系統,實現各子系統之間準確及時的聯動控制。并且,根據人防、物防和技防緊密結合的要求,合理設置人流管理、實體防護等裝置,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科學性、先進性奠定基礎。
(三)某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原則
1、整體原則。安全技術防范工程實際上是一個信號采集、傳輸、處理分析的連續過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其防范能力是由最薄弱環節決定的,故在設計中要通盤考慮,注重均衡性、整體性。根據園區的建設標準、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遵照國家相關安全防范技術規程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規范、標準,綜合運用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傳感檢測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形成針對性強、可靠、經濟、實用的安全防范技術體系,同時,系統建設還要考慮到冗余性和先進性要求;
2、等級原則。根據園區內被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確定相應的防護級別,必須明確要害部位,精心設計,重點防范,滿足園區全面防護和局部縱深防護的設計要求,以達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3、人本原則。安全技術防范中,人是基礎和根本。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技防工程必須注重對操作維護人員的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讓系統發揮最大效能;二是技防工程務必與人防相結合,要以人防為依托,技防為手段,協同作戰,共同預防事故。
三、某博物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應用及前景
自該館安裝安全技術防范設備以來,通過實時監控、報警預防及事后追蹤等手段,為該館和配合公安部門消除不安全因素、偵破案件、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做出了應有貢獻。未來,隨著新一輪的建設以及安防系統總體項目的實施完成,安全技術防范在該博物館安保工作中的作用還將進一步凸顯,目標防護、出入控制、聲音復核、生物識別技術等新技術的運用,將會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同時,對監控室操作人員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技防管理也將面臨更多新的挑戰,需要人、機、環境、管理有機結合,才能達到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的科學、快速、高效,最終確保安全。
(作者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