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期的和平繁榮和飛速發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后的世界格局中,亞太地區的整體實力和戰略地位日漸凸顯。毫不夸張地說,亞太地區與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安危利益息息相關。美國若欲繼續維持既有世界格局,繼續強化領導力和控制力,使下一個世紀仍是“美國的世紀”,就必須將亞太地區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9·11”后,美國戰略重心全面轉移,傳統的以亞太為重的戰略方針有所松動,中東成為它軍事部署、外交斡旋的主攻方向,同時又因深陷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泥淖,分身無術,無暇東顧,亞太地區發展形勢愈趨繁榮和“去美國化”。諸如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在亞太的領導力、號召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削弱。
自奧巴馬執政以來,這種失衡的局面逐步得到糾正。剛上任不久,奧巴馬在東京演講聲稱,他是美國首位“心系太平洋的總統”,美國作為太平洋國家,要增強并繼續保持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2012年1月,美國公布《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軍事戰略報告。報告提出將大幅度消減全球范圍內的軍事存在,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雖然奧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與其前任在理念上和策略上有很大區別,但維護美國領導世界的地位,推行“美國統治下的世界和平”的總體戰略目標并未改變,其亞太戰略只是“重塑美國領導世界形象”的組成部分。可以預見,重返亞太,加強滲透與主導,倡導多邊主義合作,防范打壓潛在競爭者,重建以美國為核心的亞太秩序,應是新一屆美國政府的不變追求。
中國經濟、國防實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在亞太地區日益上升的影響力,必然引起美國的警覺與圍堵,而遏制中國、嚴防俄羅斯也是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美國已經布局落子,面對三重島鏈封鎖,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化解?美國如何實現其在亞太的利益訴求,有哪些選擇內容與形式?在美國的強力介入下,亞太經貿、安全、外交與政治格局會發生哪些顯性的變化?中國如何在維護地區和平與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反對霸權主義與干涉主義?面對新形勢,我們需要在戰略方面進行哪些修正和損益?
這些課題,不僅是專業領域內亟須攻關的重大理論課題,更是事關國家利益與安危得失的現實難題。不僅需要專家智囊的建言獻策,更需要全社會從國家興亡盛衰的角度高度關注,以期明了形勢,匯集智慧,形成合力。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