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未來中國文化剪影

2012-04-29 00:00:00龐井君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2年2期

摘要:經歷曠日持久、劇烈復雜的社會轉型,中國的文化結構和形態發生了總體而深刻的變化。透過社會時空的帷幕,回望歷史,著眼現實,面向世界,展望未來,我們已經能夠看到中國未來文化形態的美麗剪影。“古雅清新”是未來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自由自然”是她的價值內核;“和而不同”則表達了她的空間結構和建構原則。

關鍵詞: 文化剪影;社會價值論;古雅清新;自由自然;和而不同;

綿延久遠的古老中國進入十九世紀仍然按照自身的邏輯緩慢地演進著。1840年西方列強一陣槍炮,徹底打亂了她的陣腳,劇烈痛苦、前所未有的轉型從此拉開帷幕:社會動蕩、制度變革、政權更迭、思想沖突此起彼伏。這些大潮涌動的底層其實是文化轉型,是中國的文化結構和形態發生著總體而深刻的變化。彈指一揮間,170多年過去了。通過一次次的沖突,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的融合,一步步地鑄造著中國新的文化形態。時至今日,我們還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她的面目,卻似乎可以透過天邊那一抹燦爛的朝霞,看到她緩緩走來的美麗剪影和動人神韻。

古雅清新

關于中國文化發展,一百多年無休止的爭論可以歸結到“古今中西”四個字上,沒人主張舍掉其中的任何一個字。這樣看來,未來中國文化形態一定是這四個要素融合創新的產物,從文化的外在精神氣質上看,我們不妨用“古雅清新”四個字來描繪她。

中國文化容量大,歷史長,生命力強,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融合性和延續性。幾千年來,歷次外來文化的進入、異族政權的統治、劇烈的社會動蕩都沒有使其中斷,反而鍛造了越來越堅韌的生存與融合能力。近現代西方文化亙古未有的沖擊也沒有使之中斷,而是使其在融合創新中得以綿延和新生。就連港澳臺受西方文化影響那樣深的地方,傳統文化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從自身來看,一百多年來,一個五四,一個文革,的確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的“革命”,使文化延續的鏈條產生了深深的裂痕,但是從大尺度的文化發展史來看,也并沒有根本改變傳統文化向未來延展的趨向和路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信息革命的沖擊來得更加兇猛,它的確深刻地改變著傳統文化的創造、傳播、表現和接受方式,但仍然不會改變傳統文化的存在和價值。恰如有人說,傳統就是過去在現在中,現在在未來中,未來中國文化的形態仍然是過去和現在的延展。因而,未來中國文化一定具有非常“古”的一面。古,不單單是古老,更不是過時和陳舊,而是一個綿延涌來的歷史,是一種歷史的厚重感、雄渾感、綿延感和豐富感。縱觀當今世界文化發展格局,能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量相匹敵的、具有這種與生俱來的精神氣質的文化形態并不多,說中國文化獨一無二,亦不過分。

傳統文化既是一個發生了的歷史存在,也是一個有生命力的現實存在,但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人格。文化價值主體是人,現時代的人才是真正的價值主體。人從文化中來,文化規定并鑄造了人,更重要的是,人也每時每刻都在根據自身的生命需要和理想人格反思、選擇并創造著文化。西體中體之爭已逾百年,了無結論。其實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西體中用,其精神實質似乎都偏離了文化價值主體。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似乎比較切題,可惜那時的價值主體讓先生很失望。如今中華民族這個堅強的文化價值主體已日益打造出來。有了她,我們就有了文化價值的核心和依歸;有了她,古老的文化資源就會根據她的價值最大化原則得到選擇和利用。這樣未來文化的“古”絕不是蒼老破敗、陳腐愚鈍,更不是崇古、返古、復古,企圖從古人那里挖掘出拯救現代社會危機的現成藥方,而是返本開新、揚棄創新,是讓那些根植在古老土壤中、根植在人性深處的智慧和價值得到現代性的轉化和升華。我們要建設的文化絕不是一些外國人所欣賞的獵奇園、標本庫和歷史紀錄片。新的文化形態,“古”之上還要彰顯一個“雅”字。雅,意味著品格高潔,美麗大方,雋秀精致。雅是一種精神氣質,是一種文化品位,是一種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這個現實的文化價值主體根據自身價值尺度,對傳統文化的提純和升華。未來,世人在中國文化身上看到的是一種典雅,一種高雅,一種風雅,一種博雅。我們可以借用清朝著名畫家金農的一首詩來描繪這個“古雅”: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①

古雅說的是繼承、傳統和自身;清新說的則是創造、未來和世界。清新是一種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意氣風發的想象力、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是一種凝聚著當代生命體驗、生命理想和生命價值的時代精神,是一種擁有未來、走向世界的精神氣質。這種清新,并不是風吹過水面、云掠過山間的飄浮和淺薄,而是像禾苗長在田里、樹木長在大山上一樣深沉和厚重。“清”如入料峭春寒中的一場細雨,“新”如蟄伏一冬的枝干上剛剛露出的嫩芽和蓓蕾。如果說傳統文化給現時代中華民族這個巨大的價值主體以古,以雅,那么,時代精神、主體價值創造和包括西方在內的外來文化則給我們以“清”,以“新”。“門外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古今中西,這四種文化要素從不同的方向匯聚到現實的中華民族這個根本的文化價值主體這里,形成了供其選擇、利用、吸收創造的資源和質料。“萬物皆備于我”。這個價值主體根據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根據其價值最大化原則,創造出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新文化形態,這便是問題的本質。至于在這個文化形態和文化結構中,是中國的東西多一些,還是西方的東西多一些,是古代的東西多一些,還是現代的東西多一些,是中學為體,還是西學為體,只是一個表面的、甚至枝節性的問題。根本的問題是“主體為體”,現實的中華民族總體才是價值選擇的核心、主體和本體。但無論如何,古雅清新的精神氣質不能少,也不會少。再過二三十年,當我們徹底完成這場文化轉型的時候,中華民族將以這樣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和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承認、欣賞、尊重和贊美。

當今而論,古的這方面因文革而出現了深深的斷層,西方消費主義盛行,一時也使真正的傳統漸行漸遠,偶爾涌出的表面復古也是沉渣泛起,泥沙俱下,古而不雅;新的這方面表面上倒是花樣翻新,令人應接不暇,但因價值主體自我意識不強、創造力缺失而偏離了人性價值尺度,流于追風、時髦、浮躁和淺薄,缺少體現時代精神、面向未來的清新之氣。

自由自然

一個民族的文化如同一個人的人格,核心價值是文化的靈魂,外在的精神氣質是內在核心價值的展現。未來中國文化古雅清新的精神氣質的內在價值支撐正是自由自然這兩個核心價值。自由自然是人類兩種最根本的價值需求,深深地根植于人性之中。在人生價值體系中,她們應該屬于最頂層的一級概念,其他如個性、民主、平等、公正、權利、效率、秩序、整體、和諧等都可以從這兩個概念中派生出來。人從自然中來,人往自然中去,人一刻也沒有離開自然,人永遠也不可能脫離自然。脫離自然的想法就如一個人想揪著自己的頭發跳離地球一樣滑稽可笑。因而,自然對人就有一種母親和家園般的感覺。不管我們跟隨著我們自己創設的世界走多遠,不管我們在哪里呆多久,這種感覺和情感不但不會減弱,而且會越來越強烈。自然在人的價值世界里,絕不僅僅是一個生存層面功利性地利用和技術性地改造的實體和對象,更是我們人類生命的依托和價值皈依,是人類真、善、美、愛等各種美好感情的價值源泉,是有限時空中存在的人追求真諦、無限、力量、偉大、永恒、崇高等生命理想的價值指向和精神寄托。千百年來,人對自然的感情可用“亦師亦友亦愛亦一”八個字來概括,“一”是人和自然的融合統一,是天人合一。學習、熱愛、了解、融入、沉浸于自然,是人最根本的一種價值情感。這一點,對于整個人類如此,對于個人更是如此。不過,作為自然進化頂點的人,我們和自然不是簡單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更不是簡單的同一關系。人從產生那天起,便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自然存在物,具備了與自然萬物根本不同的價值主體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我們具有精神屬性和意識能力,我們便每時每刻都能意識自身的價值主體地位。自由成了任何價值主體最基本的規定。

自由,通俗的解釋就是“由自”,也就是按照主體自我的生命潛能和個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實現和創造生命的價值。自由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人最基本、最普遍、最崇高的價值追求。追求自由是我們不可遏止的生命沖動。馬克思說,“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本質。”②“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和自覺的活動。”③自由是自然在進化過程中所賦予生命的能動性在人身上的最高表現。人不但接受了自然的這種賦予,而且根據自己的主體能力和價值需要做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創造。為了自由,人不斷提高著認識和改造這個世界的能力,不斷發明了各種工具和技術,不斷建構和改進著復雜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斷創造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藝術,以至于逐漸創造出一個看起來不同于自然的人造世界。

自由價值和自然價值是所有文明、所有民族的最高生命理想、文化理想和藝術理想,滲透到人類全部歷史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她們的實現程度可以作為我們評價社會進步和人生幸福的根本標準。但是,歷史地看,人類對自由自然這兩種基本價值的追求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階段是不平衡、不同步的,表現形式也大不一樣。中西方文化走過了明顯不同的道路。大體上說,西方文化側重于自由價值,中國文化側重于自然價值。

自由是西方社會和歷史的靈魂,從古希臘到現代的歐美,莫不如此。西方近代以來,自由是最核心、最首選、最基本的價值,自由的觀念滲透到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各個領域,不容置疑,不容顛覆。他們以自由為核心引申和衍生出一系列具體的價值觀念,如個性、權利、民主、人權、平等、契約、法治等,并把它們現實化、制度化、器物化。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自由同樣被視為最核心的價值。自由是馬克思建構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基本價值原則與核心理念。當今世界,社會發展的自由價值向度已經成了一個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轉型國家的價值指向尤其如此。例如,2008年5月7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就職演說中說,“人權和自由在我們的社會被認為是最高的價值,正是這兩點決定著所有國家活動的意義和內容。”他認為,“自己的最重要任務是發展公民自由,為自由和責任感的公民實現自我價值和國家繁榮創造寬泛的條件。”④

自由和自然在人類價值體系中都應該是最高的目的性價值,但是在現實社會歷史中卻常常出現工具化的現象,也就是價值異化。特別是在對待自然價值上,西方社會從主體自由出發看待自然,其目的是認識、征服和改造自然,把自然對象化、資源化、甚至工具化,以此滿足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和無限膨脹、異化泛濫的生命欲望。這個價值體系蘊含的矛盾和沖突終于在現代工業社會日益尖銳化:社會沖突、人性異化、生態危機、環境污染、能源枯竭接踵而至。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很多思想家日益反思西方價值自身弊端,提出了注重自然價值、甚至以自然為價值主體的“非人類中心主義”、“大自然主義”、“生態主義”等等。當前,自然價值核心地位的回歸已經成了西方甚至全世界社會發展的共同價值取向。其實,從社會價值論的角度看,如果沒有辦法把上帝請出來說話并做主,那么把自然擁立為取代人類、高于人類的價值主體,則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問題的實質不在于價值主體的置換,而在于讓錯位異化的自然價值回歸到最高的目的性價值。

毫無疑問,由于復雜的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抑制了自由價值,卻高揚了自然價值。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深埋著對自由的渴望和精神沖動,卻找不到系統的自由理論,更找不到以自由為價值核心建構出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即便像莊子、陶淵明、李白、蘇軾等一些思想家和文學家所營造的心靈自由的精神想象,也只是寥若晨星地閃爍在歷史的迷霧里。近代以來,一批先進的中國人接受了西方先進的價值理念,高揚了自由這個雖然在西方發揚光大、卻同樣根植于中國人人性深處的基本價值,掀起了文化啟蒙運動。自由是啟蒙的主旨與核心。自由是飛女神(freedom),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靈魂和母體。沒有飛女神,就不可能產生德先生和賽先生。在那個時代,自由成了革命者向專制政府爭取權利、反抗壓迫的一面最鮮亮的旗幟。新中國成立后,自由作為社會生活的原則開始貫穿到一些領域,婚姻自由、愛情自由、言論自由等不同程度地得到各方面的認同,但是自由作為一個核心值卻沒有贏得應有的地位,甚至一度成了貶義詞。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開放的擴大和改革的推進,自由價值的境遇有了很大改觀,但其核心價值地位似乎還不是那么旗幟鮮明,那么理直氣壯,很多人還把她作為西方價值的專利,與自由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同起來加以排斥和批判。

與自由在中國的命運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把自然作為基本價值,賦予崇高的地位。自然既沒有取代人的價值主體地位,也沒有與人分割開來、對立起來,人和自然是一個融通的有機整體。在中國人看來,自然是放大了的人,人是濃縮了的自然,是自然的精華。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是情感化的自然,是倫理化的自然,是藝術化的自然,是精神化的自然,是人的精神生命和物質生命的延伸和擴展,自然與人相通、相融,甚至同構。尊重自然,與自然融合,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沉浸自然而享受人生的自由與快樂,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價值指向。這種思想貫穿于整個中國歷史,滲透到哲學、文學、書畫、政治、宗教、醫學等社會各個領域。中國人把自然精神化、理想化、生命化,也把人的一切都自然化。在中國古人那里,自然不是人征服、改造、功利化地開掘的對象,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是自然的精靈,人和自然相融相通,人的最大快樂是自由融洽地存在于人性化、富于人情味的自然之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成了綿延不絕的文化價值主流,而荀子和劉禹錫那種主張征服自然的思想始終沒有在中國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人還把對精神自由、心靈自由的追求與對自然的向往、融入幻化在一起。現實社會的壓抑和不自由,驅使中國文人在自然中開辟了一個新的人生境界,并在那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消解了孤獨和落寞。通過這個獨特的文化價值建構路徑,他們逐漸鑄造了傳統文化體系頂層的人生觀、幸福觀、生死觀和信仰觀。這一點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儒學,到魏晉玄學,到程朱理學,到陸王心學一脈相承,以至外來的佛教經過本土化的改造也圍繞這一價值主線展開。到了現代,馮友蘭先生把“天人境界”概括為中國哲學的最高人生境界,錢穆晚年也把中國文化的核心概括為“天人合一”。如同西方文化不但把自由作為核心價值目標而且作為價值行動準則一樣,中國人也把自然作為規范和處事原則。在這個意義上,自然概念可引申為自然而然,意味著事物依照自身的本性和天性自然演化。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比照自然結構和運行規律展開豐富的社會想象和人生想象,建構了與西方迥然不同的社會價值體系和人生價值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現實的社會制度和生存模式。他們崇尚整體、秩序、和諧、等級、尊卑、服從、禮讓等價值觀念,從來不可能想到要按照自由的原則去建立和改造社會制度。每一次改朝換代只是生存競爭帶來的因循舊制的政權更迭,而不是基于自由追求的制度創新。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崇尚“自然而然”,主張忍讓、中庸、順其自然,甚至聽天由命。當生命自由受到壓抑時,只要還能生存,他們多半不會選擇“不自由,毋寧死”式的抗爭,而是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提高生存技巧。在現實沒有出路時,中國文人則向往和選擇“乘桴浮于海”、“避居桃花源”。陶淵明、林和靖、八大山人這樣的人物居于中國文化理想人格的頂層,為歷代文人所追捧,便不奇怪。西方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自由個性潛能全面發展的人,中國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天人合一”、“天人境界”中的人,這是中西文化價值體系的一個根本分野。仔細凝視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和西方人物風景畫,這種印象和感覺便一目了然。

自然價值在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領域甚至具有宗教信仰意義。中國人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宗教,卻能維持整個思想價值體系和信仰體系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人的自然價值觀。在民眾階層,人們的信仰是鬼神、祖宗和自然崇拜物的混合體。在宗教領域,本土的道教和中國化的佛教,其神團系統也十分混亂,人們對待宗教的態度多半是功利和迷信的混合物。宗教沒有支撐起中國文化的信仰體系。支撐中國人信仰體系的是自然價值,人們把信仰安置在自然上,而不是安置在上帝和神那里。道家的“道”和儒家的“天”都不具有西方宗教中那個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人格神的特征。中國人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有西方式的宗教信仰體系,卻有自己獨特的自然信仰體系,這個信仰體系同樣能支撐中國人把有限的個人和一個偉大、永恒、高尚的存在連接并融和起來,從而實現心靈的最大滿足。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⑤中國人的這個自然信仰體系不但獨特,而且具有未來和世界意義。西方啟蒙運動之后,作為生活體系的上帝和文化體系的上帝仍然牢牢地存在和延續著,但作為信仰體系的上帝卻日漸動搖。這一點在湯因比、羅素和愛因斯坦這些大思想家那里表現得尤為明顯。這種趨向倒是與中國的自然價值信仰體系有妙合之處。

自由和自然都是根植于人性深處的兩個最根本、最普遍的價值追求,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本性所在,是現代全人類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觀,更是我們推動社會完成轉型、建構新的社會價值體系必須遵循的兩個根本價值準則。從理論上說,這兩個價值應該是不分先后的并列關系,在更高層面上也是統一的,它們統一于價值主體,統一于主體價值最大化的生命需要。現實的情況當然要復雜得多,任何一個民族和文明形態一刻也沒有只選擇一個價值而完全拋棄另一價值,但價值的重心顯然有很大差別。從總體上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由于復雜因素的影響,中西文化發生了巨大的分野,西方走的是“自由-自然-自由自然”之路,中國走的是“自然-自由-自由自然”之路。西方發展了自由價值,中國發展了自然價值,各自有自身的優勢,也有因片面而造成的缺陷。毋庸置疑的是,在近現代的文明沖撞中,中國以自然為支撐的價值體系顯然敵不過西方以自由為支撐的價值體系,節節敗退。單單依靠自身傳統的價值體系也難以開辟出一個現代社會。然而,在自由價值充分展現的現代西方社會向后現代轉型過程中,自由價值逐漸超出了應有的限度并出現了嚴重的異化,社會發展的危機讓西方人的目光逐漸轉向東方,中國的自然價值魅力不斷彰顯。今天,二者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應該說,中華文明因充分發揮了自然價值而對全人類未來共同價值體系的建設作出了獨特貢獻,也在完成自身的現代性價值轉換上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本來就占有自然價值一極,另一方面我們警醒到自由價值缺失以及開始彌補的時間比較早。現在全面綜合自由自然價值、全面建設社會核心價值的時機已基本成熟。然而,現實的狀況不容樂觀。一百多年來,我們在器物、制度和生活層面吸收、借鑒和運用了西方自由的原則,但在核心價值層面,自由價值并未旗幟鮮明、名正言順地得到各方的認同,因西方工業化模式所引發的各種現代性問題卻充分地暴露出來,也讓我們對自由價值心存疑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價值則因巨大社會轉型的沖擊和傳統文化的斷裂而出現遺失,由此而導致的資源、環境、污染等問題比之各國毫不遜色。目前需要做的是,一方面,高高豎起自由這面非西方專利的自由價值大旗,并逐步使其現實化、規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整理蘊含在傳統文化中根植于人性、符合現代人需要、符合人類發展方向的價值資源,總結、提煉、概括自然價值,并加以現代性地轉換和升華。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只有牢牢地打造了自由自然這兩個最核心的價值觀,中國新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才能最終生成,中國文化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復興才有可能。

和而不同

“古雅清新”是未來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自由自然”是她的價值內核;“和而不同”則表達了她的空間結構和建構原則。在中國歷史上,自從《論語》提出這個原則后,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中國人所崇尚的一個道德規范和行動準則。費孝通晚年主張建設“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提倡不同文化間要理解、寬容和共存,要“和而不同”,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要把這個原則由倫理學原則、社會學原則、政治學原則提升為文化價值原則,與現代文化寬容原則、文化多樣性原則相融和,加以現代性的中國化的轉換和提升,建構中國文化的空間形態。從歷史現實看,中國傳統社會實行政治集權主義和文化專制主義,再加上小農經濟的狹隘封閉,“和而不同”更多局限于個人道德修養領域,沒有成為自覺的文化建設原則,更不可能成為社會制度建構的準則,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專制、文化一律和思想鉗制。建國以后由于極左路線的影響,文化上的“和而不同”更是一紙空談。今天建設新形態的中國文化,堅持“和而不同”原則是必須的選擇。

從理論上分析,主體的多元,必然帶來價值的多元,價值的多元必然導致文化的多元。文化的多元異質結構是文化創造和文化發展的前提條件,要保持文化的發展、繁榮、競爭和創造,就必須讓各種文化以文化和思想自身的力量贏得地位和價值,就必須維護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要維護這種多元格局就必須倡導“和而不同”原則。從歷史上看,中國文化繁榮時期都得益于貫徹了“和而不同”原則,面向未來,我們同樣應該牢牢樹立和把握這個原則。自然進化的邏輯是異質互動、融合創生,須知,文化的多樣性對于文化生態的影響就像生物多樣性對自然生態影響一樣至關重要。從外部看,未來中國文化必將比今天更加深深地融入文化全球化的大局之中,我們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動會更加深刻和頻繁,我們既不能被別人同化,又不能孤立封閉,所以必須倡導和堅持“和而不同”。從內部看,中華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構成的文化生態體系,要保持這個生態的活力,也必須踐行“和而不同”原則。當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交融激蕩已經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基本格局,只有堅持“和而不同”原則,才能維護文化建設的健康和繁榮。未來,隨著世界各國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和文化科技化進程的加快,個體跨族群、跨地域、跨時空學習和接受文化的條件越來越便捷,個體在文化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文化的主體日益由原來的國家、民族、群體向個體演進,由文化精英向普通民眾演進。以互聯網為基本模式的新媒體的出現,為個體文化的創造、傳播和消費創建了越來越廣闊的平臺、渠道和市場。每個人的自由個性都有可能在文化上得到充分地實現。馬克思所設想的每一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自由人聯合體的理想有可能借助現代傳播手段首先在文化層面呈現出來,并反過來推動政治經濟乃至整個社會制度朝這個方向演進。在這樣一種新的文化格局下,每一個人都要樹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恪守“和而不同”的行動準則。每一個人因“和”而與他人融洽共生,因“和”而使自身得到豐富和發展;因堅守了個性、維護了“不同”而確立了自我的文化價值,贏得了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孫中山先生說,革命要“一心一德抵艱難”。面對現實,雖然腳下的路還有諸多曲折、困厄和障礙,然而放眼未來,我們似乎已經遙望到了中國未來文化形態“古雅清新”的精神氣質,“自由自然”的價值靈魂,“和而不同”美麗輪廓。客子光陰書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她分明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我們應當高聲地歡呼她,熱情地迎接她,主動地奔向她,大膽地擁抱她!

注釋

①曹惠民,陳伉:《揚州八怪全書(第2卷):金農 高翔詩文書畫全集》,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

②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7頁。

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6頁。

④陸南泉:“梅德韋杰夫的價值觀”,《學習時報》,2011年10月10日。

⑤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62頁。

責 編 / 范 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另类第一页|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麻豆国产精品|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成人夜夜嗨|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毛片在线看网站|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性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六月|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偷倩视频|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婷婷午夜影院|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98超碰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色婷婷成人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久草中文网| 青青网在线国产| 97成人在线观看| 色135综合网|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午夜毛片福利|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二三区|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1区| 91精品亚洲| 婷婷激情亚洲|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亚洲免费视频| 91人妻在线视频|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