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底到科大訊飛工作至今,十余年的光陰,徐景明也將從當初的而立之年跨入不惑之際。在這樣一個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典型科技型公司里,39歲的他稱自己已是“老人”了。幼時在東北以及后來移居皖鄉的生活經歷,使其性情里融合了東北的爽朗和水鄉的溫潤,親和力十足——這是徐景明留給很多人的印象。
作為上市公司對外的重要窗口,董秘的責任重大,只要是公司對外的事情,一旦出了問題,董秘都推不掉。有很多同行因此抱怨,股價好的時候沒人把董秘當英雄,不好的時候董秘就成了投資者的活靶子、出氣筒。然而徐景明卻覺得,這恰恰體現了董秘的重要性。“站在資本市場潮頭的董秘們,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推動企業在資本的舞臺上進一步成長,這本身就非常靚麗,這樣的機遇很值得珍惜”。
他經常說,投資者關系的好壞,不在于短期的股價高低,而是無論投資者選擇買入還是賣出股票,心里都永遠惦記著這只股票。徐景明認為,把公司做好才能為社會、股東創造價值,而不是僅僅把公司做上市。董秘也要帶著企業家精神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沒有與企業長期共同發展的理念、缺乏價值認同,是很難做好董秘的。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去,才能投入最大的激情、熱情和感情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個人不管多優秀,沒有好的企業和平臺,也無法體現自身價值,甚至還可能遭埋沒。徐景明坦言,這些年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并獲得市場的認可,緣于科大訊飛這樣一個優秀平臺所提供的支持,這其實更是對公司的認可。“怎么做好董秘,說到底要看你對誰負責——企業、股東、員工和監管部門。董秘要能換位思考,就能在各種關系中找到平衡點”。
科技創新型企業里,人才尤為重要,管理專業出身的徐景明對此有更深的理解。“成就員工理想,創造社會價值”是科大訊飛企業文化的核心,公司因此提出三條留人策略——“留思想、留成長、留住他的胃”。僅在2011年,公司就先后將70人送去讀軟件工程碩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高管把“員工午餐”當做核心競爭力來用心做:員工的午餐比領導的好,有很多自點菜,同時設置滿意度評價,確保質量。“企業文化不是一兩句漂亮的標語,是要落到實處的”,徐景明介紹,從自覺錯開食堂吃飯時間,到高峰時段文明乘坐電梯,再到有序停放車輛等等,公司從細節處著手,從文明抓起,建設企業文化,致力于打造“絕對不讓老實人吃虧、絕對不讓素質差的員工驅逐素質高的人才”的環境。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為員工負責的管理理念,將一群充滿理想和斗志的年輕人有力地凝聚在一起,成就了一個奮發向上、活力四射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徐景明熱愛運動,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他說運動能讓人充滿精氣神兒,那種蓬勃的狀態,在工作中很重要。如今的徐景明身兼三個角色:父親、董秘、人大代表。他說,做好這三大角色是他的責任,更是他的樂趣。
徐景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BA,經濟師。現任安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曾獲第六屆、第七屆新財富金牌董秘,合肥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