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節至今已經過去半年多,襄陽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襄陽市土地儲備供應中心)董事、總經理陳敬東這段時間壓力頗大。2012年元宵節,陳敬東在公司干部大會上發表近1。3萬字的脫稿講話,大談地方融資平臺困境后講應對之道,其中的關鍵是轉型“1+N”模式?!白?+N的改革是陣痛中找出來的一條路子,是在痛苦、徘徊中另辟的一條蹊徑?!彼寡园肽晗聛碛行┻M展,但1+N無疑是一場硬仗。
重壓下另辟蹊徑
作為襄陽城市建設的重要平臺,襄陽建投的表現不錯,其在襄陽市土地一級市場占壟斷地位,收入主要包括出售土地、水。公司2010 年凈利潤8。70 億元,凈資產收益率11。82%,2011年底總資產逾200億。在陳敬東眼中,這“可以說是比較不錯的成績”。
然而,去年以來地方融資平臺遭遇重壓,特別是政策層面清理整頓融資平臺,今年初緊縮政策一浪高過一浪,這讓陳敬東對公司發展有了不少困惑,便有了元宵節的講話:他希望公司團隊能正確判斷形勢、看到方向。所謂“1+N”,即以一個較為綜合的融資平臺為核心,另設多個側重不同的專業投資平臺,前者為后者的控股或參股股東。襄陽建投今年開啟的1+N轉型包括:對全資、參股企業的資產和緊密型、松散型公司進行清理整合;完成對襄陽市襄城區、樊城區、經開區、高新區四個區級投融資平臺的參股工作;對襄陽水投、交投、旅投、能源投等專業投資平臺采取參股或控股方式;將昭明綠野公司、房地產公司、可達利公司和資本運作、保障房建設五合一,成立襄陽建投置業公司;公司內分塊運作,研究出臺集團和子公司的管理系統模式,理順關系,加強控制體系建設。
在陳敬東看來,今年世界、中國經濟下行趨勢不可逆轉,理由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對城投公司的融資尤其對銀行貸款影響非常大,靠政府的一張紙、人大的一個決議就可以融資數億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對房地產的調控依然從緊,從而影響土地供應,襄陽建投的主要收入正是賣地;平臺融資受到政府債務率的控制,襄陽市債務大、負債率高,這對平臺融資影響非常大,而襄陽建投的融資需要很大。陳敬東認為機遇同樣不少,如平臺在整頓中包裝型貸款、水利貸款、保障房貸款都可以做;民間、社會資本潛力大,去年下半年以來襄陽建投和央企、大型企業進行了廣泛接觸。
1+N是襄陽建投做強做優的關鍵之舉。陳敬東稱,“沒做1+N改革時我們事務纏身,難以說清,擔了責任,還有矛盾,問題就在我們的集權和分權、體制機制沒有搞好”,現在的機制還是一家獨大,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子公司來承載母公司的壓力。
1+N甚至1+N+N
構建1+N,“1”轉變為總部,管人、管風險、管目標、管監督、管資金調度,不經營具體業務,“N”作為專業子公司經營業務。陳敬東稱,該模式是市場經濟規律的體現,這樣總部才能有大量精力去做戰略規劃、資本運作等,甚至“N”可以集團化,做到N+N。
今年以來襄陽建投已經在行動:成立了水利投資公司、置業公司;一些控股公司變成參股,以調動區融資平臺的積極性;以前總部做征遷、審計,現在征遷下放到區平臺、審計放到審計局。
管控模式方面:全資子公司,全面管理,給予一定權限包括中層以下的用人權,總部定編制;控股子公司,嚴格控制資產的保值增值,在決策、管理、監督層派人;參股公司,派財務總監,有的還派董事;松散型公司,比如整合進襄陽建投的水務集團,襄陽建投是代國資委管,所以只管資產。陳敬東稱,全資、控股子公司管理上還是很順暢的。
為嚴控風險,目前襄陽建投沒有完全將資金調度下放到子公司,實行總部核算制,陳敬東稱最終將變成目標管理制。投資決策也由總部控制,下一步是備案制——陳敬東稱,子公司做大了才能讓其實行自我管理,子公司弱小時需培育,總部“帶”1、2年,所以現在總部相當于老板加婆婆?!坝媱澖洕鷷r代,國企什么都管,管得沒有活力了,管得越死越出問題。一些國企為什么破產?是因為行政性的、沒有市場導向的決策?!标惥礀|說。在培育子公司、完善母子公司管控方面,襄陽建投挑戰明顯。
培育子公司方面的一個亮點是金良物流。陳敬東希望用3—5年培育兩個上市公司,分做旅游地產、糧油物流(金良物流)。金良物流3年來均盈利,預計明年利潤4000萬。
亦官亦商的特殊挑戰
培育兩個上市公司源于襄陽建投整體上市不行:公益性占很大比例,這正是其企業特性。融資平臺是“特殊”國企,襄陽建投董事長由襄陽副市長兼任,陳敬東曾任襄陽財政局機關黨委副書記。“對政府而言我們是個部門,就市場主體而言我們是公司。國資委監管資產,市委管領導層,市政府管工作目標——這是很特別的國資監管體系。平臺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有很鮮明的個性,只有這種管理才能管理。如果單純用一個模式去套用,肯定不行。”陳敬東說。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場性是融資平臺轉型期面臨的普遍課題。
當前對融資平臺到底是去行政性還是去市場性有不少爭議。陳敬東認為必須把行政和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捌脚_是很特殊的行業,亦官亦商,不官不商。如果沒有政府壟斷,純粹是市場主體,就沒有平臺的特性;如果只搞公益,跟財政局沒有什么區別。所以要搞成經營性的財政,既要有公益性,也要有市場性。公益性是高度壟斷政府資源,市場性是在市場中創造經營價值?!标惥礀|說,在平衡公益性、收益性方面,要對兩方面的項目做一個匹配,同時對收入做匹配,實質上是財政的收入和支出如何做到動態平衡、略有盈余,做到這樣也就差不多了。公益性方面,陳敬東舉例說襄陽建投投資建立襄陽三橋,帶動周邊土地從幾十萬一畝變成200多萬一畝;再如北京7月21日降大雨,政府肯定要考慮將管網做得更好,“要不惜代價地干”,但他坦承公益性并不好量化:公益性和市場性的平衡于是成大難題。
陳敬東在這個特殊的國企探索合適的內部約束機制。最初合并組建襄陽建投時,進來三種人:從當地政府過來的“官太爺”,以及政府職能部門財政部門過來的“財神爺”、土地部門過來的“土地爺”。陳敬東的態度是,如果到襄陽建投再當“爺”就永遠進行不下去,只有裝“孫子”求業績才能最終當“爺”——公司考核制度嚴格,而非傳統國企的走形式。陳敬東稱,要是走形式就別去干,干脆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公司每年都有中層、員工被辭退、調崗、待崗。值得一提的是,陳敬東批評人往往很直,有時毫不留情。
員工身份方面,襄陽建投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績效考核制度不認員工身份,跟收入掛鉤?!袄先恕迸c“新人”的區別在于解雇方面,“老人”按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人員辦法來處理。“若干年后,老人退了,新機制不就形成了嗎?只要這些老人沒有老思想,影響新機制,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全部搞成企業人。問題是機制有沒有辦法變成現代企業制度?!标惥礀|說,立足長遠,公司人員包括高管市場化是必需的,肯定是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公司正面向全國招聘人才。
盡管充滿挑戰,但陳敬東有自己的做事哲學,“干事情時一定平靜如水,不要急躁,一步步干,定會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