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人”龔永福
萬福生科(湖南)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7,590,816.61元、虛增營業成本145,558,495.31元、虛增利潤40,231,595.41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公司公告稱,公司犯下如此的錯誤,主要是因為公司放松了內部管理,沒有很好的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沒有進一步加強法律意識和提高法制觀念。
“我們不想給投資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嘛,雖然也不想這么做(財務造假)。我們前景是好的,后續發展也是好的。”萬福生科董事長龔永福稱。龔永福與其妻楊榮華共持股59.98%。1959年出生的龔永福2003年創立萬福生科,公司總部位于湖南省桃源縣,主營大米精加工產品的研發、銷售和生產。2011年9月,公司在創業板IPO,募集資金4.2億元。
對于此次的教訓,龔永福稱“不懂法律法規,不懂資本市場。萬福生科這個品牌不僅僅是我們的,同時也是投資者的。我愿意向公司的投資者以及關心公司成長的社會各界致歉,我們將積極整改,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并充分認識到,要對資本市場懷有敬畏之心”,“萬福生科是我的第二生命。企業如果在我的手里死了,那我是罪人,桃源的罪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罪人,歷史的罪人”。
因2012年半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深交所日前對萬福生科及公司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予以公開譴責,并對公司持續督導期間的保薦代表人予以通報批評。這是創業板市場第二單公開譴責的案例。
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龔永福自己就是最大的責任人。不想成為“罪人”,企業家首先得“正己”。
蔣錫培認賠3億
三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纜產業的主要原材料為銅鋁,而銅鋁的價格受國際大宗商品的影響波動較大。為規避風險,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和遠東復合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對銅進行套保。
據三普藥業11月1日公告,公司《保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規定“本制度規定所涉及的交易指令、資金撥付、下單、結算、內控審計等各有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交易風險由公司承擔。超越權限進行的資金撥付、證券交易等行為,由越權操作者對交易風險或者損失承擔個人責任”,“相關人員違反本制度規定進行資金撥付和下單交易,因此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公司有權進行追償”。
經三普藥業董事會研究決定套期保值業務全部損失約37,000萬元分別由公司保值業務領導小組成員蔣錫培承擔30,000萬元、蔣華君承擔5000萬元、陳海萍承擔1000萬元、蔣澤元承擔1000萬元,以上人員一致承認給公司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并同意承擔賠償責任,均表示有能力履行賠償,承諾賠償款將于2012年12月31日前到賬。蔣錫培為公司控股股東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三普藥業董事長,持有遠東控股60.8%的股份;蔣華君是遠東控股、三普藥業董事,持股遠東控股8.2%;陳海萍擔任三普藥業采供中心副總監;蔣澤元為三普藥業采供中心副總監,持有三普藥業0.01%。
三普藥業稱“董事長主動擔責,這是本公司嚴肅制度、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穩健發展的需要和表現,也是確保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的積極行為”。
3億元買個教訓!保護股東利益,關鍵的不是事后擔責,而是強化風險控制,防患未然。
多位中央委員來自央企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于2012年11月14日由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其中,來自中央企業的中央委員有多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馬興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許達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張國清;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蔣潔敏。此外,中央金融系統2位: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
來自中央企業的候補中央委員包括: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事長曹廣晶、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王曉初;中央金融系統有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蔣超良、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
打造資本市場“誠信河南”
在河南證監局指導下,河南上市公司協會發起,全部河南上市公司參與,共同制定了《河南上市公司誠信公約》。在河南省證監局倡議組織下,河南省63家上市公司10月25日共同簽署《誠信公約》。
《誠信公約》主要內容包括:誠信經營,規范發展;質量第一,信譽至上;優質服務,精益求精;自主創新,科技興企;節能環保,安全生產;公平交易,有序競爭;完善治理,健全內控;合規披露,不做假賬;內幕交易,嚴格防控;心系股東,加強溝通;創造財富,積極回報;以人為本,關愛員工;依法納稅,回饋社會;遵守公約,獎優罰劣;強化自律,提升形象。
“自主創新,科技興企”方面,要求自2012年年報始,公司要披露當年研發投入金額,包括計入當期費用的金額、資本化金額,以及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上市公司要確保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力爭達到5%以上;其他非高新技術類上市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力爭達到2.2%以上。
“創造財富,積極回報” 方面,要求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政策,保證連續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低于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加強公司市值管理,努力為股東創造價值。
河南證監局局長劉青松表示,上市公司作為河南省經濟中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這份誠信公約的簽署,對于打造資本市場“誠信河南”的新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奇瑞靠補貼“維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汽車銷量排名,奇瑞汽車連續六年(2006~2011 年)位居中國整車生產企業第7位;連續十一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第1 位。
然而,如無補貼,奇瑞近三年都將虧損。2009~2011 年,奇瑞分別獲得政府補助收入6.33 億元、11.23 億元、3.57 億元,分別占營業外收入的95.62%、92.87%、60.20%。2009~2011 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0.66億元、2.40 億元和2.03 億元。
2009~2011 年,奇瑞營業利潤呈現較大波動。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期間費用居高不下、以及投資收益波動大的影響,近三年公司營業利潤均為負值,2011 年為-4.15 億元。2009 年以來公司主業連續虧損,利潤主要來源于營業外收入。
2008 年,安徽省將原定2003 年至2007 年每年對公司的7000 萬元投資,改為對公司的研發補貼,并延長至2015年。蕪湖市政府按照省、市股權同比例增加對公司的研發補貼,每年按不少于8900 萬元補貼公司,并將該項政策延至2015 年。此外,蕪湖市政府、蕪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863 項目每年給予公司一定數額的補貼。總的看,奇瑞盈利對投資收益和政府補助依賴程度較高,期間費用占比高,盈利能力弱。
注冊資本36.8億,扛“民族汽車品牌”大旗,靠補貼維生,奇瑞當自省、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