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不僅顛覆了技術領域的游戲規則,還是企業業務模式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企業在利用云力量時,需要選擇成為優化者、創新者還是破壞者。
盡管云被廣泛認為是技術領域的游戲規則顛覆者,但其推動業務創新的能力并未完全發揮出來。事實上,云有能力為創造和提供業務價值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從根本上改變競爭形勢。
云的前景
我們與經濟學人信息部共同調查了全球范圍內的572位業務和技術高管后發現,近四分之三的領導者指出,他們的企業已經在試用、采用或者全面實施云技術。在IT領域中,云似乎已經成為主流。在最近的CIO經濟影響調查中,近一半的受訪者指出,他們首先評估了云選項(而不是傳統的IT方法)之后才作出新的IT投資決策。這種云部署理念并不局限于大型企業,67%的年收入少于10億美元的企業,以及76%的年收入在10億~200億美元之間的企業都在某種程度上利用了云技術。全球云計算市場預計到2020年將每年增長22%,達到2410億美元。
企業不僅依賴云增強內部效率,還注重實現更具戰略性的業務能力。事實上,在采用云技術的目標中,排第一位的是外部能力,即增強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協作,提高相關業務能力。然而,企業才剛開始了解云在促進業務轉型方面的能力。目前,僅16%的受訪者采用云推動創新。很明顯,云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技術,但云的全部業務潛力尚未發揮,甚至未被大多數企業所了解。
推動業務模式創新的云屬性
世界正在經歷數字和移動轉型,更多的信息可以通過更多的介質更快地獲得,同時,消費者已經加入社交媒體的大潮中。此外,新分析能力的出現及其結果改變了企業日常業務和消費者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云在所有這些方面扮演什么角色?云為企業利用這些數字化趨勢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并推動未來增長提供了一種方式,總的來看,推動業務模式創新有六個關鍵云屬性:
云屬性一:成本靈活性。云能夠降低固定IT成本,并且轉變為更具可變性的“按需付費”成本結構,這是其主要優勢。云可實現從資本支出向運營支出的轉變,從而幫助企業降低固定IT成本。借助云應用,企業不再需要構建硬件、安裝軟件,或者支付專用的軟件許可證費用。在需要時為需要的東西付費,這種按需付費的模式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并且消除了企業對于大量資本支出的需求。
云屬性二:業務擴展性。云不僅提供了IT擴展性,也允許企業輕松地擴展業務運作。云可以使企業在擴展能力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快速配置資源,實現規模經濟,并且不會積壓大量資源。
Netflix是一家互聯網電影與電視節目訂閱服務公司,由于它以點播形式傳送許多電影和電視節目,公司面臨著在高峰時段出現容量激增的情況。公司將網站和流媒體服務從傳統數據中心遷移到云環境中。這一舉措使公司業務能夠不斷增長,增加了客戶數量,又不必為滿足增長要求而構建并支持更大的數據中心。
云屬性三:市場適應性。各企業都在持續尋求各種方式,以增強應對市場需求的能力,云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幫助。云可以使企業快速地調整流程、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繼而實現快速的原型設計與創新,并加快上市時間。
云屬性四:屏蔽復雜性。云為企業向最終用戶“隱藏”其業務運作的復雜流程提供了一種方式,這有助于吸引大量的消費者。由于最終用戶感受不到復雜性,企業可以增強產品和服務的先進性,也不需要最終用戶更多地掌握如何使用或維護產品/服務的知識。例如,升級和維護可以在“后臺”完成,而最終用戶不必參與。
云屬性五:上下文驅動的可變性。由于具有更高的計算能力和容量,云可以存儲用戶偏好信息,這樣可以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定制。通過云提供的上下文驅動的可變性使企業能夠向用戶提供個性化體驗,以適應用戶自定義的上下文中的微小變化,從而創造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這是云的一項重要屬性,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解決零散的用戶偏好”對企業至關重要。
云屬性六:生態系統連通性。云能幫助企業實現與外部合作伙伴及客戶的協作,從而提高生產力和創新能力。基于云的平臺可以將分散的人員集合在一起,通過協作方式共享資源、信息和流程。
云實現框架
云的業務推動力量正在促進客戶價值主張以及企業和行業價值鏈中的創新。客戶價值主張方面的創新表現為:1.增強。企業客戶使用云改進當前的產品和服務,并增強客戶的體驗,以留住當前客戶并吸引新客戶,從而增加收入。2.擴展。云可以幫助企業創建新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利用新的渠道、付款方法吸引客戶,以產生新的收入增長點。3.發明。企業可以使用云創造新的“需求”,或者擁有新的市場,吸引新的客戶,創造全新的收入增長點。
價值鏈方面的創新表現為:1.改進。云的采用可幫助企業通過提高效率并增強合作、采購和協作能力而保持在現有價值鏈中的地位。2.轉型。通過幫助開發新的運作能力,云可以幫助企業改變其在行業中的角色,或者進入不同的行業。3.創造。企業可以利用云構建新的行業價值鏈,或者對現有價值鏈去中介化,從根本上改變行業的形勢。
根據云對企業業務戰略的影響程度,我們確定了三種組織原型:優化者、創新者和破壞者。
優化者使用云逐步增強其客戶價值主張,同時提高組織效率。優化者堅持深化客戶關系,而不會承擔全新業務模式自有的潛在失敗風險。盡管優化者可以通過改進產品和服務、增強客戶體驗和增加渠道交付選項而增加價值,但它們比創新者和破壞者所實現的收入和市場份額要低。創新者利用云顯著擴展客戶價值主張,從而產生新的收入增長點。這樣,它們會改變自己在行業中的角色,或者進入臨近行業領域。破壞者發明截然不同的價值主張,創造新的客戶需求。它們通過創造新的或者破壞現有的行業或市場而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破壞者通常為客戶提供他們沒有想到的東西。通過承擔一定的風險,破壞者可以獲得“先發制人”的優勢。
我們不建議企業首先從優化者開始,然后成為創新者和破壞者。相反,企業應根據其戰略、風險狀況、競爭形勢等確定其在云實現框架中的地位。我們的調查指出,與創新者或優化者相比,更大比例的破壞者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超越同行。盡管破壞者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但它們也可能獲得更高的回報。企業如何實現與云業務模式相關的潛在收益呢?首先,由跨業務部門和IT部門共同負責云戰略與監管,保證將云作為優先的業務任務。其次,著眼于企業內部和外部,通過采用云而實現價值最大化。最后,確定企業要成為優化者、創新者還是破壞者,并使用云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以發揮其潛力。
全球各地的企業都已經開始認識到云的力量。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其中,我們相信,表現最優秀的企業將是那些謹慎地利用云的強大能力的企業。無論它們選擇成為優化者、創新者還是破壞者,成功的企業都將把云作為推動業務價值和成功的關鍵差異化因素。
(甘綺翠:IBM中國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進一步的問題或探討請登錄http://ganqicui.cmmo.cn)
(編輯:王文正 wwz83@163.com)
相關鏈接
云是什么?
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消費和交付模式,可實時地交付可配置的計算資源(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服務)。一般情況下,這些都是可靈活擴展的資源,通過互聯網交付給多家企業,而企業僅為所用的資源付費。
云交付模式可幫助企業隨著業務的增長而增加投資。通過標準化的應用、基礎架構、測試環境和業務流程,這一模式也可為企業采納新的業務理念打開大門,有助于增強企業的業務交付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