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詩詞的人都知道臧克家先生。他于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自幼受祖父、父親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文基礎(chǔ)。其早年成名詩作《老馬》,以凝練的詩句描寫了舊中國農(nóng)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曾入選高中語文課本。1957年,倡議創(chuàng)辦《詩刊》并擔任首任主編。毛澤東主席提供自作詩詞18首,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以示支持。同年,和周振甫合著《毛主席詩詞講解》,對毛澤東詩詞的傳播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臧克家先生先后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常務(wù)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顧問、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寫作學(xué)會名譽會長。2004年2月5日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臧克家先生以一介文人,活到99歲高齡,其長壽經(jīng)驗值得今人借鑒。
赤誠童心 臧克家先生喜歡孩子們,胡同里的小朋友見到了他,老遠就“臧爺爺”喊個不停。他們的臧爺爺也樂于和他們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有說有笑,童心不老。這時候,臧老也變成了“老天真”。他在《我和孩子》中寫道:“我喜歡這許許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也變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個。”2001年2月,他寫道:“我近百歲,但不是‘老翁’,猶有童心,頭腦清楚,病體亦平穩(wěn)。”
永無休止 臧老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的追求永無休止。26歲時他報考國立青島大學(xué)(今山東大學(xué)),文學(xué)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聞一多出了兩個作文問題,可以任選一題,臧克家兩題全作了。在第二題《生活雜感》只有三句話:“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聞一多詠誦再三,拍案叫絕,破例給了他98分的高分。1994年,臧老在談到雜文時,寫了八個字“骨硬筆尖,文短旨遠”,其中“文短旨遠”精練有力,旨趣高遠。85壽辰時,他抄錄一首新作擺放在家中客廳,迎候前來祝壽的人們:“同志眾朋友,鞭我向前走。愿作老黃牛,拉車到盡頭!”91歲高齡時,他把自己的長壽之道歸結(jié)為一首順口溜:“思想大門洞開,情緒輕松愉快,鍛煉營養(yǎng)藥物,健康恢復(fù)快哉!”和他交往多年的老友說,他不僅不服老,簡直是不知老。他平日接待許多客人,談話總是充滿激情。
堅持鍛煉 每天早晨約6點鐘,臧老醒來后便在床上做一套自己獨創(chuàng)的按摩拍打功。起床后在胡同里來回走約半小時。午飯后和午休后,臧老又到胡同里散步半小時。晚飯后,再做一天中最后一次散步。他說:“只要不是下大雨或刮八級大風(fēng),我每天都要堅持,這樣可以活動筋骨,加快心臟跳動,有益于血液循環(huán),對身體健康好處很大。”晚年他住院期間,清晨醒來,從上到下輕輕拍打四肢,活動手臂和雙腿。只要精力好些,他就讓家人攙扶著,堅持在室內(nèi)走上一圈。氣候宜人時,他偶爾也會坐上輪椅,到樓下的小花園逛上一會兒。
生活健康 臧老不吸煙、不喝酒,飲食清淡,頓頓離不開大蒜、大蔥、花生米。他常說“常吃蔥,人輕松”,蔥非常有營養(yǎng),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令人耳聰目明,還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最關(guān)鍵的是可以防癌。蒜可補充人體之陽,具有很強的殺菌力,被稱為降脂降壓的“植物黃金”。花生米在改善膳食結(jié)構(gòu)、幫助控制體重、減少患糖尿病、降低心臟病率、使人延年益壽等方面,都很有好處。
裝著國事 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得病是正常現(xiàn)象。臧老94歲時,“多病在身,生活還不能自理,但總的來看,算不壞了”。臧老90多歲寫的字,一點兒手發(fā)抖的痕跡都沒有。他心里裝著大世界,一天能讀好幾份報紙,讀書、看報、寫信、撰文是臧老每天必做的事。
廣泛交往 臧老喜歡收藏字,特別是友人們的墨跡,包括聞一多、鄭振鐸、老舍、郭沫若、茅盾、沈從文、冰心、葉圣陶等,并把這些精裝細裱的書法掛滿室內(nèi)的墻壁。臧老說:“這一幅幅字,這一個個好友,是我精神世界里的‘半壁天’!”正如他所說:“老友老友,心中老有,意志契合,如足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