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新課程的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的結尾方法,讓學生對整堂課有所回味與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美術教學;方法;興趣
初中美術課的結尾是整個課堂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美術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根據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新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師選用恰當的結尾形式,能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注意,也利于學生對整堂課的回味與思考。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美術教學常用結尾的幾種方法。
一、評議法
評議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初中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評議,讓學生做到課內出現的毛病得到及時糾正,同時肯定成績,鼓勵進步,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熱情和興趣,學會用美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思考法
思考法是一種開拓教學視野,提高學生發散思維,進而引起學生對有關教學內容的思索和聯想,從中受到美的教育的一種結尾方法。如教學《梅花》一課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對梅花的生活習性、生長特點、觀賞價值等進行了解,知道人們習慣用紅梅來襯托革命大無畏精神,許多詩人也吟詩填詞贊頌紅梅。教師要引導學生應該學習紅梅那種不怕寒冷,不畏強暴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最后,讓學生通過欣賞來啟發學生思考畫家是怎樣來表現梅花的,怎樣通過梅花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鼓勵學生課后寫生或臨摹一幅紅梅,抒發自己的情感。有一次,筆者在講授梅花時,結合愛國歌曲《紅梅贊》,寓美術教學于音樂之中,把課堂推向新高潮,使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表演法
表演法就是教師讓學生利用表演手段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創造美的才能的一種結尾方法。如手工課,教師通過示范操作、講解演示,使初中學生對剪、折、貼等方法步驟有清楚了解后,讓學生進行制作練習,最后進入表演階段,把學生分成幾組,拿著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分別到講臺前給學生們進行現場表演,看誰制作的最好,表演得最成功,并用掌聲來鼓勵表演者,從而激發學生手工學習和操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故事法
故事法是采用講故事形式結尾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創作畫《母親的畫像》,教師通過引導啟發學生畫出母親的形象,還可以表現出母親的工作,是老師,是商人,是護士,是保潔員等,最后教師讓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創作的《我為母親畫像》來講述一段關于自己母親的故事。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既表達了學生對母親的思想感情,也有利于青少年學生智力的發展。
五、小結法
小結法是一種概括教學內容、點明中心、突出重點、尋出結論的一種結尾方法。如素描靜物寫生課時,教師在下課之前留出5分鐘時間進行本節課的學習小結,選擇2至3幅學生優秀作品,并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要求,指出其優缺點,提出要注意的問題。學生在畫成組靜物時,應把幾樣東西當做一個整體來畫,不能孤立描繪,要正確畫出它們的相互關系,要從整體到局部,最后回到整體。這樣使學生對這堂課教學內容獲得清晰明確的印象。
六、蓋印法
這種教學法就是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在學生作品恰當位置上蓋上印章來作為對學生的最高獎賞。這是一種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一種結尾方法。教師對學生作品蓋上印章,這既給學生作品增添了內容,又激起了學生的繪畫熱情和興趣。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尾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初中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從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恰當選擇結尾形式或將各種結尾形式有機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把美術課真正上成青少年學生滿意的課。
責任編輯: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