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生物課堂效率,首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注重心理上的首因效應,使學生對教師和生物學科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并通過直觀的教學方法、體驗教學,理論聯系實際,用鼓勵表揚來激勵學生,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各種驅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體驗;激勵
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激發創造能力。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能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效,更加輕松,從而轉變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
一、上好第一節課
上好第一節課,是個良好的開端。因此,教師在上第一節生物課時,要注重講解生物科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如生物科學發展的前沿動態,大自然中有趣的生物現象等。這需要教師平時注意收集資料,有所積累,才能舉出生動有趣,鮮活的例子;另外,教師應用一些輕松活潑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注意情感投入,促進師生關系融洽,為今后師生交流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對于講解生物的形態結構和一些生理變化,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語言來描述,學生難以接受。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利用多媒體,結合掛圖、模型、實物等直觀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設計和組織好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
例如,在上人體生理課時,教師應讓學生感受自己的身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生理感官,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如學習膝跳反射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做一做膝跳反射。學習脈搏時,可讓學生測一測自己的脈搏。
四、新穎的導課藝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與平淡無奇處生疑。例如,學習反射時,教師上課前可發給學生不同的禮物,有用紙包著的山楂,有畫的山楂,有寫在紙上的“山楂”字樣。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吃到山楂、看到畫的山楂、看到“山楂”二字的反應。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為他們學習不同類型的反射做好了的鋪墊。
五、巧用比喻,提高興趣
恰當引用比喻,能夠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例如,如果教師把一個細胞想象成一個工廠的話,那么,細胞壁則是墻內的警衛,各種細胞器如同場內一個個設備不同的車間一樣,各有不同的生產任務。如線粒體可稱為動力車間,葉綠體是原材料加工車間,細胞核則相當于工廠的行政管理機構,有著指導調控全廠生產活動的職能。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識記和理解,又增強了趣味性。
六、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得很緊密,涉及學生的生活、身體健康。例如,體育課長跑時,氧氣消耗量很大,呼吸加快。這時,學生可以結合如何調整呼吸頻率和深度,提高呼吸質量,從而提高長跑的成績。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應用所學有關營養方面的知識,自己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
另外,要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多做實驗,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驗證,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七、對學生多用激勵的語言
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經常的批評、打擊、挖苦、諷刺等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傷害。學生失去了自尊、自信,自然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學上應用“成功乃成功之母”對學生一個小小的進步給予更多的表揚,將會激勵學生去嘗試獲得更大的成功。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給一個平時不太專心聽講的學生提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結果學生回答對了,教師就非常高興地表揚了他。從此以后該學生聽課一直很認真,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應注意學生的情感遷移,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關心、尊重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氣氛。
參考文獻
[1]張玉玲.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導”[J].中學生物教學,2003(3).
[2]曾鍇.讓課堂氣氛活起來 讓學生“動”起來[J].中學生物教學,2003(10) .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