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教學是一種以探索新知識為主的教學,是一種以學為主的教學。人文教學和科學教育的融合是21世紀教育的必然選擇。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生命力在于經常地學習和經常地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創新教學機制,把人文教學引入數學教學。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人文精神的建構,就是要通對數學教學的分析和借鑒,形成一種先進和諧積極的精神氣質,幫助我們的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課。
[關鍵詞]人文教學;特點;舉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在綜合能力培養中,人文教學的作用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人文教學和科學教育的融合是21世紀教育的必然選擇。
一、人文教學的優勢
1.人文教學是一種自覺文明的意識它的構建需要有目標性、認知環境和認知過程。人文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的是,許多學生尤其是成績欠佳的學生,潛意識中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抵觸”思維,而人文教學把關懷、關心、人性化、理性化、科學化帶入教學當中去。
2.人文教學有利于推動課程改革在人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與以往相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單一的認知過程,開始向主動的活學活用、知識不斷豐富過程轉化;由過去教師枯燥灌輸的教學模式,開始向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轉化。
3.人文教學有利于創設教學情境。在學業上,教師應治學嚴謹,但教學氣氛可以是歡樂的、活潑的。在刻苦努力的同時,更多的時候更需要輕松的氛圍、寬松的課堂氣氛,創設鮮活多樣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學生在教育的意義情境中生活,在教育的寬廣世界里成長,愛學、樂學,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人文教學的特點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中心是學生。數學教學的課堂應該是自主性,探索性的課堂。教師應通過自主式,研究式課堂模型,激發學生獨立觀察,主動思考,親自操作,自由表達,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題,探索解決途徑,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有充分的感受和體驗。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文教育思想強調學習者要為他們自己的學習負責,比如自我決策、自我選擇,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愛好等。教師的作用不只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是學生的指導者和顧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的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并自我監控,自我檢查評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3.注重學生的自我實現。通過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流彼此的經驗、體驗、感受等,產生價值觀念的碰撞,不僅加深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也自然而然地加強了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并從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他人的長處,主動進行自我的完善,找準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4.教育是創造性的活動??梢赃M行一些開放式的討論,教師稍加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采取更有創意的方法。如何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是關鍵。教師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為學生創造一個感到舒適、寬松和安全的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發言,勇于表演,敢于將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想法、做法公之于眾。
5.數學課堂是平等性,合作性的課堂。傳統的數學教育過于強調教師的崇高地位,教師享有絕對權威。人文的教育思想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數學課堂教師不應該是絕對的權威人物,更多的要和學生平等交流、合作創新。
6.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傳統的教學注重學生的智力因素,人文的教育思想更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比如學習者的個性、動機、學習方式以及其情緒等。應重視人文教學的數學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和藝術一樣,都有起著陶冶情操,完善思維品質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學發現中的感悟,探索科學規律獲得的愉悅,科學思維方法的美妙等諸多方面。
教師和學生在課程開發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師生的主體性不斷受到重視,當今的課堂不僅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場所,而且是課程開發的重要領地。課程設計與開發總是與數學教學實踐聯系在一起,兼顧科學與人文兩面的課程,最終必然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它對于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非常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