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時間很有限。除了課堂上對口語的教學和訓練,教師在教會學生在聽的同時,可組織學生跟讀、模仿, 輔之以大量的“泛聽粗練”;可選擇短小精悍、內容合適的各種話題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自我“復述”, 勇敢嘗試說出口;還可讓其通過看原聲影片,對英語口語進行自我訓練。
[關鍵詞]英語;口語;訓練
學好英語口語對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都大有裨益。但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時間很有限,除了課堂上對口語的教學和訓練外,我們還要教會學生自我訓練。
一、聽與說結合,掌握語音
(一)邊聽邊模仿。
學好語音最重要的是模仿,模仿,再模仿。可引導學生每次聽磁帶的時候,認真去聽英語語音的發(fā)音特點和規(guī)律。首先,要求自己把聽到的內容口頭復述下來,其中好的句子要記筆記,并反復大聲朗讀、模仿,直至能脫口而出。聽到精彩的部分要反復多聽幾遍,并大聲跟著模仿,用心揣摩,比較自己的語音、語調、節(jié)奏等與原聲的差異。開始模仿時要慢,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調動起來,甚至可以對著鏡子練,發(fā)準音后再加快速度,達到不用留心就能脫口而出。然后,再打開錄音機跟著模仿,與錄音機同步進行,提高口腔肌肉的反應速度,使肌肉與大腦更加協(xié)調起來。
(二)大量“泛聽粗練”。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精聽細練”的時間必定有限。因此,還要輔之以大量的“泛聽粗練”。也就是說,教學要引導學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和機會聽英語,并跟著讀英語,以培養(yǎng)英語的潛意識。也可以利用進餐等無需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時候,打開錄音機聽英語,能聽懂多少算多少。精彩之處,不妨跟著大聲模仿。熟能生巧,聽多了,練久了,就會不自覺地說出來,用在會話中,熟練掌握的句子多了,自然的口語水平就會明顯提高。
二、復述是自我訓練的最佳途徑
(一)強調“復述”。開始復述時須接近于背誦,要盡量準確,以保證語言的準確性。在此基礎上,慢慢放開,由“死”到“活”,復述的靈活性也越來越大,如改變句子結構,拋棄一些不太有用或過難的東西,縮短長度,甚至復述大意。
(二)復述的材料必須短小精悍,難度適中。顯而易見,短的材料比長的材料容易記住。因此,復述材料要短而精,在基礎打好之后可以逐漸加長。在選擇復述方面,并不是什么材料都適合復述的。有些材料內容過于抽象,就很難復述,只能是“和尚念經(jīng)”。大體要符合下面要求:1.文字平易,易于理解;2.生詞不太多;3.句子不太長,盡量口語化;4.內容具體、生動,能引起學習興趣。
(三)大量實踐。要取得好的效果,復述少量材料是不行的。由于學生在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很少能接觸到英語,所以只有往腦中輸入大量材料,才能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以待來日融會貫通,練出真功夫,把英語學到家。
(四)復述是自我訓練的最佳途徑。在學校時,由于在老師幫助下練習,又要做大量作業(yè),還可以與其他人做情景對話練習,不用復述,也可以把英語學好。但是沒有上述條件時,復述就是最佳的方法。
三、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
(一)丟掉羞怯,勇敢嘗試說英語。只是學英語,而不敢開口說英語,怕說錯,別人笑話,那就永遠學不好英語。在學英語的過程中,要始終尋找機會說英語。
(二)讀、聽各種話題的文章。學習英語口語,還要能就各種各樣的話題聽懂別人的觀點,并能表述自己的觀點。人們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包羅萬象,如天氣、個人愛好、環(huán)境、工作、學校生活、旅游、藝術、家庭、愛情、風俗習慣等等。要想讓學生全面而又有深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就應先讓他們讀、聽有關話題的對話和文章。起初階段,就要通過模仿,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轉述別人的思想觀點。只要把一個話題的特有詞語、術語掌握好了,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學生就能靈活運用這些詞語、術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
四、看原聲影片
英語影片是一部英語國家的生活、文化、風俗等一切百科全書,是最全的英語口語百科全書。學英語就應大量地看英文影片,徹底攻克英語聽與說。要學好英語,就要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英語電影能把人帶入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英語口語的詞匯、短語、句子結構以及英語的多種表達方式,而且也體會到英語國家的生活、文化風俗。原聲電影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工作中學習英語口語的環(huán)境。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