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際間的往來交流日益頻繁可青少年正逐漸喪失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這和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是不對稱的。必須加強對學生道德教育,人文文化教育,藝術文化教育的培養。
[關鍵詞]傳統文化;青少年;道德觀念;人文;藝術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際間的往來交流日益頻繁。西方文化及意識形態,日韓元素成為青少年追逐的對象。從新文化運動坎坷走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越來越趨于理性。隨著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國在世界上逐漸處于國際社會中的重要位置,這也正是挖掘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廣泛傳播的大好時機,但現在學校對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
一、傳統道德觀念的教育
1.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歷來是我們中國人的“大節”,在歷史教學、語文教學中都可以進行。 “精忠報國”的岳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無不給人一種正義感和令人敬仰的民族氣節,這都是極好的素材。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內容上,應加以拓展,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浩然正氣,并讓這種感覺能長時間的留駐學生內心,激發他們作為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增強其責任感,使命感。
2.和諧理念教育
通過古圣先賢的社會追求方面思想的熏陶,給學生心中留下一絲美好的理想,對學生的將來也許會有積極地影響。中國歷來是一個崇尚和平的國家,并不以對外擴張為目的,即使在最強大的時候,也能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不以強凌弱。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經常性地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肩負起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3.誠信教育
誠信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的倫理規范,是我國傳統道德的重要規范。加強青少年誠信教育,不僅是學生將來立人,立業的根本,也是建設良好社會秩序的必然要求,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更會有積極的影響。對學生應進行必要的誠信宣傳,給以實例,結合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對誠信正面及負面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梢試L試給學生建立誠信檔案,約束其在學習中或與人交往中的行為,如獨立完成作業,考試建立誠信考場,無老師監考等,讓其自我約束,互相監督,這些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加強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傳統人文文化的教育
中國自古是重人文教育的,歷代留下了大量的優秀人文文化,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人文文化,尤其是非物質的,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等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當這些思想留在學生腦海中,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漸漸體會理解到其價值的時候,一定會開啟他們豐富的人生。
如何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呢?課堂是主陣地。但是,除了課堂之外,可以充分利用早讀時間開展經典誦讀,讓學生誦讀一些經典詩文。不以背誦為目的,只是反復地讀,經常地讀。文以載道,誦讀得多了,當這些優秀的文化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學生的生命,自然就能形成一定的人文文化底蘊。
三、傳統藝術文化的教育
早在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要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養,樹立良好社會風氣?!睘榱藦娀瘜W生傳統藝術文化的修養,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比如午休時間,可以有選擇地隔一段時間播放經典的傳統音樂,開展藝術方面的比賽活動,加強學生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還可以成立興趣小組,開設校本課程。
祖國的傳統文化是偉大的,燦爛的,是屹立于世界文化巔峰之上的,必須讓青少年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當今世界,國際環境復雜,教師既要立足于傳統,又不能固守傳統。傳統文化本身就是具有包容性的,需要以開放的心態放眼世界,面對世界,融入世界。所以,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培養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有全球視野的人才,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