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是其教學的一部分。因此,音樂教師應將德育滲透到中學生的音樂教學中,根據中學音樂教育以及學生們的心理特征,選擇一套高效的教學方法,將德育貫穿于音樂教育全過程之中。
[關鍵詞]音樂教學;德育;教學手段
音樂有著極強的感官刺激性,通過各種優美的旋律能讓人心靈上受到極大的啟發。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有著活潑的特性,熱愛音樂,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身為音樂教育者的我們,應積極的將德育教育貫穿于音樂教育全過程之中,這樣對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德育的重要性
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德育屬于重要部分,素質教育應將德育作為前提,所有對道德教育不夠重視的教學不是一個好的教育,德育就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內容。那么,德育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呢?所謂德育,實質上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相關教育者根據社會中相應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們施加一定的系統的影響,將社會中相應的思想觀點與政治準則以及道德規范演變成為對個體思想品質的一種教育過程。德育的涉及面較廣,具體涵蓋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品質教育等。從個人角度上分析,德育體現出了一個人在社會中能夠作哪些貢獻,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有多大。另外,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上分析,物質對意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意識對物質又有著一種能動的反作用,而德育與意識這兩者間又是一種從屬關系,也就是說意識中涵蓋了德育。好的德育能夠推動個人以及社會持續良好的發展。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德育要始終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重點,具體涵蓋了要熱愛家鄉、自然、學習、勞動等一系列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方法
1.掌握音樂教材內容,開展德育滲透
教育者應樹立起良好的德育意識,將教材作為基礎內容,將課堂作為重要陣地,對音樂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將其含有的德育要素全面的挖掘出來。在音樂教材中,相當一部分的作品都有著濃厚的時代氣息以及十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其能夠引導中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比如,在教學生們唱《義勇軍進行曲》時,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每位學生對歌曲中那種跌宕、放誕以及升沉的旋律加以體會,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烈士們用自己的生命而換來的,將每個學生的愛國之情全面激發出來。再如,教育者在教學生們唱《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歌曲時,讓他們在雄壯以及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到烈士們的勤懇勇敢,將他們為祖國貢獻的使命感以及責任感全面的激發出來。
2.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德育融入到形式中
音樂教師要時刻保持著認真的態度,對教學過程中各環節加以有效的設計,結合學科的具體特征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所開展的生動有趣的活動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結合實踐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之中,以此激發出他們的濃厚興趣,并提供豐富的內容給學生。這樣,課內教育在獲得升華的同時,還極大地豐富了德育的內容,創新了思想教育的路子。比如,音樂教師可以結合音樂活動,讓每位學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對音樂加以欣賞;通過歌曲表演,培養學生們形成良好的信念,并提高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加以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陶冶學生的德育等??偠灾瑧捎酶鞣N有效的教學手段,一步步的將德育融入音樂教育全過程之中。
3.對歌曲內容加以理解,以情激情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句古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將情和理這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夠真正地打動人,對人有一定的說服力。在音樂教學中貫穿德育時,應將情作為線,將理作為針。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以理服人以及音樂教育以情動人這兩者間具有的作用全面地發揮出來。實際上,教會學生唱一首歌并不會有多大難度,關鍵在于怎樣才能讓歌詞中富有的感情得以充分的體現,從而讓學生們的心靈在聲音優美、感情豐富的演唱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滋養。
綜上所述可知,音樂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為重要的是育人。應將德育貫穿于中學音樂教學全過程之中,要意識到德育是所有音樂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通過音樂教學過程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陶冶他們的情操,從而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