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走向
政策走向
韓國成立國家外交學院
加強外交工作人員甄選與培訓
據《韓國時報》2012年4月25日消息,韓國外交通商部于4月24日為新設立的國家外交學院舉行揭牌儀式,該院將負責外交工作人員的甄選與培訓。2013年起,該院將開始招收新生,并啟動職前訓練,2014年向各外交部門正式派用畢業生。
韓國外交通商部部長金星煥在揭牌儀式致辭中指出,學院的成立旨在加強國家外交力量,充實優秀人力資源儲備;與以往通過筆試甄選外交官不同,未來該院將招收已具備區域專業能力(regional expertise)和工作經歷豐富的人。另外,他還指出,甄選學員時,須評估其是否通曉外交技巧。
國家外交學院開始招生后,自1968年起舉行的對外服務考試(foreign service exam)將自2014年廢除。該項考試一直因無法招到國家外交工作所需要的具備多元能力的人才而受到批評。
(本刊編輯部編譯,2012年4月28日)
芬蘭大學合并成趨勢
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網站2012年4月19日消息,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芬蘭大學對學生和研究經費的競爭愈演愈烈。
2010年,芬蘭高校出現了三所新合并大學(涉及7個院校),預計在2013年會出現更多的合并大學。
芬蘭教育部高等教育和研究政策主管安妮塔對高校合并給出了明確的原因:“小型大學競爭力不強。”她指出,新阿爾托大學合并了赫爾辛基工業大學、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和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該大學的成立旨在嘗試建立一所集工業、設計和商業于一體的學校。圖爾庫大學(吸收了圖爾庫經濟學院)和東芬蘭大學(與約恩蘇大學和庫奧皮奧大學合并)的建立旨在形成強大的科研單位,增強國際競爭力。
許多學者都在關注高校發展趨勢。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學院一名高級研究員采訪了合并大學的研究人員后指出,許多教職員工的工作量增加,但因學校資源短缺,他們對工作前途沒有信心。東芬蘭大學的兩個校區分別位于約恩蘇和庫奧皮奧,兩個城市相距140千米,只有基本的公共交通和高速公路。在芬蘭北極黑暗的冬天,行駛于這兩座城市之間并不愜意。
東芬蘭大學校長瓦爾蒂艾寧稱:“當然學校在合作最初幾年會存在問題,但我們在積極解決。盡管一些人失去了工作,但主要涉及行政人員。”他堅持認為合并促進了兩個校區間的學術合作,只有集中資源,才能進行符合國際標準的科學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曹雪編譯,2012年5月11日)
毛里求斯希望成為高等教育中心
據《非洲觀察》網(africareview.com)2012年4月16日消息,毛里求斯近日與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簽訂了高等教育合作意向。該合作意向將使三國互相認可交換學生的學歷。毛里求斯高等教育及科技研究部部長吉達表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教育的發展。
他說,政府鼓勵教育部向國外投資,建立知識中心,這樣做有利于擴大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吉達指出,政府有望達成提高入學率的目標,并將吸引近十萬外國留學生。毛里求斯首相辦公室也表示,清晰明確的教育政策和友好的商業環境都將吸引留學生來毛里求斯學習。毛里求斯移民局核準留學生每周最多可工作20個小時。內閣決定舉行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國際會議,宣傳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探討如何使知識作用于經濟發展。
政治和社會學相關專家批評政府偏離主題,過于強調教育形式,比如毛里求斯為留學生提供的基礎設施比較缺乏。毛里求斯高等教育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很多毛里求斯學生選擇在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接受高等教育。
(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梅莎編譯,2012年5月2日)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為國際學生減免學費并提供科研津貼
據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網站2012年4月20日消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近來針對國際學生出臺了一些新政策,包括減免學費和提供科研津貼。
博洛尼亞大學對2012-2013年度入學的國際學生或今年就讀部分國際學位課程第一年的國際學生,實行減免學費的政策。所有非歐洲國家的學生都可提出申請;歐洲學生則需要提供在意大利高等教育系統之外機構獲得學位的有效證明。減免額度、申請學生的類別、選擇學生的標準以及申請的方法依學位課程不同而有所差異。
另外,在2012-2013年度入學的國際學生將有可能申請到1.1萬美元的年度科研津貼。該申請對國際學生的國籍沒有限制。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張海水編譯,2012年4月24日)
熱點關注
經合組織呼吁
縮小公、私立學校之間的社會經濟差距
據經合組織網站2012年4月16日報道,該組織近日發布題為《公立與私立學校:管理、資助與其社會經濟情況的關系》的報告。報告指出,在大部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參與國和經濟體中,私立學校學生的社會經濟地位高于公立學校學生。然而在另外一些國家,二者之間并無差距。研究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國家對私立學校提供的公共資助較高。
對私立學校提供公共資助的方式很多,其中教育補助金(vouchers)和學費抵稅(tuition tax credits)通過直接幫助學生家長來資助私立學校。如果在所有學生中普及教育補助金,可能有助于擴大家長對學校的選擇權,促進學校的競爭。如果教育補助金僅僅用于幫助弱勢學生,很可能使孩子們更加公平地入學,并最終影響他們的前途,從而有助于社會團結,但其對擴大家長的學校選擇權和推動學校競爭的影響卻很有限。
研究者們在分析2009年PISA 數據后發現,為所有學生提供教育補助金的教育系統,其公、私立學校之間的社會經濟差距是只對弱勢學生提供教育補助金的2倍。研究結果還顯示,在那些公、私立學校社會經濟差距較小的國家,學生總體成績表現很好。這意味著政策制定者及家長、學生不必在公平和學校成績之間做出選擇,二者并不互相排斥。為此,報告建議應加強對私立學校和弱勢學生的資助,這是教育走向公平與卓越的重要選擇。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高光編譯,2012年4月24日)
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支持利比亞實現教育變革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網站2012年4月21日消息,2012年3月,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所長哈利勒·馬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訪問利比亞,見證了利比亞教育領導者希望通過改革教育體制建立公民社會的強烈愿望。
2011年后,該國教育部門面臨巨大的挑戰。這主要是由過去的政策不當和缺少適當的規劃導致的。利比亞人民渴望改革其教育體制,提高教育質量。他們期望教育在建立保障人權、公平、團結、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為此,利比亞成立了教育部和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部。像所有其他部門一樣,這兩個部都需要提出一個簡短的“戰略規劃”(2011年12月-2012年6月),以實現下列幾項迫切需要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維修在動亂中遭到損壞的學校;將難民家庭子女就近安置在其原居住地區的學校;修訂課程和教科書,特別是歷史、公民教育和阿拉伯語等學科。
教科文組織專家組將會積極支持利比亞實現這些教育目標。當前,利比亞教育當局正在討論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改革框架。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高光編譯,2012年4月24日)
西方學術界對上海教育成功經驗進行解讀
在2010年12月經合組織公布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09測試結果后,上海教育頓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紐約時報》等歐美主流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刊發文章,對上海教育進行解讀。其中許多觀點經國內媒體的轉載報道,為人們熟知。
由于學術研究周期長,而且學術界相對更為嚴謹,所以歐美學術界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發布很多對上海教育現象和原因進行系統分析的文章。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之后,歐美學術界目前已陸續發表了一些相關的研究成果。最近,在學術意義上比較重要而且有影響力的是2011年哈佛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超越上海:在世界最好教育體制基礎之上建設美國教育》一書。
該書研究了中國上海、芬蘭、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五個被認為教育最成功的國家和地區,對其成功經驗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總結。該書由美國教育和經濟研究中心主席馬克·塔克主編,世界知名教育研究專家、美國教育研究協會前主席、斯坦佛大學教授琳達·達林-哈蒙德撰寫序言。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柯政供稿,2012年5月10日)
美國研究稱研究生需提高基本專業技能
據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路徑報告網站(www.pathwaysreport.org)4月19日消息,預計到2020年,美國將有260萬工作崗位提高學歷要求。然而,美國研究生院理事會和教育測試服務中心委員會發布的一份新報告警示,美國大學、企業、非營利機構和政府部門需要改革和創新,否則無法充分挖掘研究生的高層次知識與技能。
該報告呼吁高等教育和企業等利益相關者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并建議加強研究生教育,包括培養學生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專業技能。
通過對雇主的深入訪談,研究人員發現,雇主更看重研究生求職者的能力和經驗。他們歡迎具有商業頭腦、團隊精神、善于溝通、能解決問題的人。雇主還強調:“大多數研究生需要學習創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其他領域,并像企業家一樣思考。”
該報告作者之一凱茜·惠德勒說:“迄今為止,幾乎沒有研究可以證明研究生是否理解他們目前的研究與未來職業選擇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能明確就業方向,就可以確保學生有一個藍圖或框架以做出明智的選擇,大學也能根據勞動力的需求改善人才培養方案。”
(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曹雪編譯,2012年5月11日)
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舉辦“英國日”主題活動
2012年4月28日至5月3日,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濱江區白馬湖生態創意城舉行。在動漫節期間,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啟動了“英國日”主題活動,并舉辦了中英動漫教育論壇、“金猴獎”英國大學生動畫短片獎展映、英國動漫教育展等系列活動。
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英國駐滬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文化教育領事包邁岫等嘉賓出席了中英動漫教育論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動畫學院院長瓊·阿什沃斯,英國法爾茅斯大學學院數字動畫專業負責人安迪·懷亞特,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動畫課程負責人查德·沃爾頓,宏夢卡通集團公司總裁賀夢凡,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院長丁海祥先后就動畫劇本創作、動漫學術教學與產業實踐的關系、動漫企業需要的創作人才等主題發表了精彩演講。
今年的動漫節首次設立中外動漫教育展,共吸引了近30家境內外院校參展。其中,由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牽頭組織的英國展團是動漫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境外展團。參展的18所學校包括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學院、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英國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等。
(本刊編輯部供稿,2012年5月4日)
權威觀點
俄羅斯聯邦前總統梅德韋杰夫:
應繼續開展中小學合并重組工作
俄羅斯聯邦前總統梅德韋杰夫在2012年4月19日教育問題會議上說:“必須繼續開展重組學校機構的工作。不管我們是否想要這么做,這種重組應該進行。”
他介紹,最初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俄羅斯有5.2 萬所中小學,現在只剩下4.7萬所,部分中小學由于人口下降不復存在。梅德韋杰夫強調,學校合并要把弱校合并到強校中,而不是僅僅按照領導指示,或者出于某項活動的需要而合并。梅德韋杰夫指出,高校也應該進行重組,差的高校所占的百分比遠比差的中學所占的百分比高得多。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教育處趙春露供稿,2012年4月30日)
美國聯邦教育部部長鄧肯:
提高學生對科學和技術的理解和應用
據美國聯邦教育部網站2012年5月10日消息,美國聯邦教育部部長阿恩·鄧肯近日就2011年八年級學生科學教育評估發表講話。鄧肯表示,美國八年級學生科學測試成績有所上升,得分差距不斷縮小,這是個好現象。此次參加測試的50個州在科學得分上史無前例地都不低于先前的成績。
鄧肯說:“雖然報告中沒有分析取得進步的具體原因,但很明確的一點是我們必須繼續朝著這樣的目標邁進,即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高質量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課程。為讓我們的學生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我們任務艱巨。2011年科學成績在基礎或熟練水平之上的學生比例比2009年有所提高,但是達到高級水平的學生比例卻沒有明顯增加。
鄧肯表示:“政府應致力于加強各種合作,以提高課堂上對科學和技術的理解和應用。我們呼吁各州增強教師教育和培訓,引進高資歷的學科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振興學校的科學課程。在接下來的10年,我們也將繼續培養10萬名優秀數學和科學教師,積極支持創新,并提高需求量較大學科(如科學)的教師工資。”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薛淑敏編譯,2012年5月15日)
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前部長富爾先科:
對全球大學排名不必太認真
據俄新社2012年4 月 3 日報道,《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發布后,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前部長富爾先科稱,俄羅斯高校未進入世界大學排行榜 100強是不公正的,必須對此進行分析并采取措施改變現狀。去年唯一一所進入世界百強的俄羅斯高校是莫斯科大學,排名第33位。
富爾先科對記者說:“應該分析一下排名方法(即排名指標)。我們要看看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根據哪些指標我們沒能進入排行。現在所說的排名帶有人為因素,我和很多專家都這么看。對此不必太認真。當然,我們應該明白俄羅斯高校輸在哪些方面。”他指出,評價高校的指標之一是用英語發表論文的數量。他說:“很遺憾,這方面我們的確不是很強。這也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對此不夠重視。我們不認為這很重要,今天我們高校教育摘取的果實都是15~20 年前種下的。”他說,俄羅斯高校中英語教學的課程已經得到改善,希望能夠改變俄羅斯高校的排名。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教育處趙國成供稿,2012年4月15日)
數字看點
加利福尼亞州社區學院
2011年注冊人數銳減逾30萬
據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4月20日報道,目前,全美約2000萬名大學生中有一半就讀于社區學院,且人數還在增加。大量低收入家庭子女、少數族裔就讀于社區學院,這也是他們最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美國目前技術勞工短缺達60萬名。然而,很多以訓練就業人才為主的社區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不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普通大學則更甚。
一些美國公司自行設法解決問題,譬如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麥當勞等都設立了自己的教學機構訓練人才。
一些州如密歇根、佛羅里達等也開始著手進行改革來培訓企業所需的人才。芝加哥市市長伊曼紐爾要求各社區學院分別選擇某一特定領域量身打造人才,比如專攻醫療保健行業、或者運輸與物流行業。市長撥出2.51億美金給當地的馬爾科姆X社區學院(Malcom X College),以使其重新規劃課程來配合鄰近的醫學中心的需求。
另外,全美社區學院聯盟也與各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實施各項政策以推動社區學院改革。其中一項做法就是重新組織、安排課程,讓學生集中在某些時段專門學習特定課程,而不再如往常讓學生分散在一周的不同時間上課。這樣做雖然可能加重教師負擔,卻能滿足學生需要。根據資料統計,32%的社區學院學生需要照顧小孩,84%的學生則為在職進修生。
雖然各方對于社區學院抱有熱切希望,但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社區學院仍然面臨挑戰。以加利福尼亞州為例,該州擁有最大的社區學院系統,學生人數高達260萬,但僅2011年注冊人數銳減就已超過30萬。
(本刊編輯部編譯,2012年5月14日)
2012 年俄羅斯非國立大學
將獲公費招生名額的5%~10%
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職業教育發展司司長肯納基·謝別列夫近日對媒體說,2012 年全俄公費招生名額的5%~10%將分配給非國立大學。今年計劃招收的公費學生名額總數為49萬余名,其中本科生36萬余名,研究生6.2萬余名。
教科部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全俄共有1000 多所大學,其中國立大學653 所,非國立大學462 所。今年參與競爭國家公費招生名額的非國立大學共計200 多所,最后將有50~80 所能夠獲得公費名額,這是俄羅斯第一次允許非國立大學參與競爭公費招生名額。
今年學校每名公費名額可獲得的國家撥款為6.02萬~11.2萬盧布。對于2011年錄取低分考生數量較多的國立大學,教育部今年將減少其公費名額;而錄取高分學生較多的非國立大學今年將獲得較多公費名額。
謝別列夫還指出,2012 年部分重點大學,如莫斯科大學、圣彼得堡大學、高等經濟學校等大學的公費招生名額和去年一樣。教科部預測,2~3年后,俄高校將面臨招生不足的狀況,目前這種現象已經在小學和中學出現,人口不斷下降是其主要原因。
最后,謝別列夫補充說,現在還沒有縮減高校公費招生總名額的計劃,但已經開始討論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幾乎一半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時可以獲得公費名額。教科部下一步還將關注部分大學分校學費收取情況是否與國家撥款額度相符,希望大學分校的教學質量能趕上大學本部的教學質量。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教育處孫來麟供稿,2012年4月30日)
澳大利亞10年間健康衛生類課程
入學申請增加78%
據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2012年4月9日報道,八校聯盟發布的研究文章《高等教育學科需求》稱,在過去10年里,人們對衛生健康類課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開設這些課程則需要大量資金。
文章指出,在聯邦提供經費和開設學科的成本之間存在著40億美元的差距。然而,開設成本低的學科如信息技術、管理和商業卻不如以往熱門。報告警示,如果繼續擴招,到2020年學科成本的資金缺乏情況約增長28億~39億美元。文章呼吁政府放寬對學費的管制,這樣,報名較貴課程的學生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學費。
八校聯盟執行董事邁克爾·加拉格爾指出:“政府未能對學校面臨的財政上的雙重困難提供解決方案:入學人數大幅增長且增長的學生都集中在最貴的課程。”
報告強調,在過去10年里,人們對大學的課程需求發生了劇烈變化。2001~2011年間,大學收到的入學申請超過了3.7萬份,增加了17.8%,其中申請健康衛生類課程的達2.75萬份,增加了78%。科學類課程入學申請增長了38%,工程學的提高幅度超過38%。同時,IT專業的入學申請減少了9000份,下降了61%。管理類和商業類申請均減少了5760份,下降了15.4%。法學專業的申請也減少了231份。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王瑛編譯,2012年5月9日)
信息化前沿
沉溺網絡游戲的韓國青少年人數增加
閱讀紙質書籍的人數銳減
據《韓國時報》2012年5月8日報道,韓國性別平等與家庭事務部的調查研究發現,2011年,韓國青少年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有96分鐘用于上網玩游戲,周六、日平均每天有168分鐘用于上網玩游戲。2008年的調查結果則是,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78分鐘,周末假日平均每天115分鐘。
這項調查是在2010年10月~11月間實施的,當時韓國政府還未立法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午夜12點到清晨6點上網玩游戲。受訪者除初、高中與職業學校在校生以外,調查還抽訪了6514名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調查發現,62%的學生稱他們多在午夜12點到清晨6點上網玩游戲;其次,閱讀紙質書籍的青少年顯著減少,約1/4的受訪學生說,他們一個月甚至讀不完一本書,但小學生閱讀書籍的人數要比初、高中與職業學校閱讀書籍的人數多。
調查還發現,有上網玩游戲習慣的青少年多是受到沉迷網絡游戲的同伴的影響。一位初中女教師就夜間上網玩游戲的青少年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她說,網絡游戲已成為青少年之間一種很普遍的社交活動,譬如同學之間會相互約定“今夜11點一起上網玩游戲”,而受邀不上網的學生往往就會被朋友疏離,甚至受到霸凌欺侮。
調查還顯示,沉迷網絡游戲的男性青少年比女性多,因為每10名男性青少年中有9名玩網絡游戲;而每10名女性青少年中至多有5名玩網絡游戲。
調查指出,上網玩游戲的青少年大幅增加,部分原因是各種類型的智能手機越來越普遍。在韓國中小學,約90%的學生有手機;2011年,使用智能手機的青少年占36.6%,而2010年的這一數字僅為6%。
(本刊編輯部編譯,2012年5月15日)
電子游戲逐漸成為美國課堂教學輔助工具
據美國教育周刊網站(edweek.org)2012年4月24日報道,隸屬于芝麻街工作坊(Sesame Workshop)的非營利組織瓊·甘茨·庫尼中心(Joan Ganz Cooney Center)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半數的美國幼兒園至8年級(K-8)教師一周至少兩次在課堂上使用電子游戲輔助教學,18%的教師則每天使用。在美國,借助電子游戲學習已經逐漸普及。
報告依據2012年3月對隨機挑選的全美505位教師進行的問卷撰寫而成。該研究所指的電子游戲包括任何可以在臺式電腦、手提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游戲機、手機等電子設備開展的互動及數字活動。
報告顯示,小學教師使用電子游戲輔助教學的頻率比中學教師高,幼兒園至5年級約有57%教師使用電子游戲輔助教學,中學教師這一比例則為38%。
教育界對于在教學中如此高頻率地使用電子游戲感到驚訝,認為調查有可能將與教育無關的游戲也計算在內,建議不宜過度解讀調查數據,應多思考教師提供的游戲是否符合教育理念。
約70%受訪教師指出,電子游戲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約60%受訪教師指出,電子游戲有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并有助于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幾乎所有受訪教師都表示,他們使用的是專為教育設計的游戲,這些游戲中約50%是為提高學生閱讀與識字能力而設計的,35%是為提高學生數學能力而設計的;只有18%的受訪教師使用商業化游戲來輔助教學。
受訪教師認為,使用電子游戲輔助教學的最大障礙就是經費困難(50%),其次是技術能力不足(46%),另一個則是太多教學重心放在標準化測驗上(38%)。
(本刊編輯部編譯,2012年5月15日)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
聯手打造網絡課程開源平臺
據麻省理工學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消息,2012年5月2日,麻省理工學院院長蘇珊·霍克菲爾德和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共同宣布啟動新的合作項目EdX,旨在為全世界的學習者提供網絡教育。
一方面,兩所高校將運用該平臺收集數據,研究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技術如何促進學生的在校學習和網絡學習;另一方面,該平臺將建立一個面向網上學習者的全球社區,擴大教育的可獲取性,使得世界上任何希望自我提升和學習的人都能獲得相應的課程資源。
在項目初期,該平臺將主要提供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網絡課程。該項目希望,其他大學將來也能加入EdX 平臺。
EdX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將超出傳統的以視頻內容為主的網絡教育模式,給學生提供互動經驗;另外,它是一個開源的平臺,其他大學或者個人都可以不斷地改進該平臺。據悉,第一批網絡課程將于2012年秋季發布。
霍克菲爾德表示,EdX將用于改善而非替代校園環境。EdX代表通過網絡教學提升在校教育的一種獨特方式,同時,該平臺也將為數以百萬的全球學習者提供全新的教育途徑。
福斯特表示,EdX為兩校提供了研究有效教學的絕佳機會。兩校將運用新技術和研究成果,引領網絡教育的方向,從而使兩校的學生、教師以及全國甚至全球的人們受益。
(本刊編輯部編譯,2012年5月4日)
編輯:張力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