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讓我用一句話來說當班主任的感受,那就是班主任的工作讓我歡喜讓我憂﹗
記得初為班主任時急于求成,給學生做思想工作時苛之甚嚴,責之甚重。對于學習水平較低、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我恨的時候真的咬牙切齒,仿佛一耳光向學生扇去才能去我心頭之恨。對于學習水平較高、行為習慣較好的學生,我可能會心存膽怯,我選擇用伶牙俐齒去刺激他,激憤之中往往尖酸刻薄。我自認為我有足夠的理由,我愛我的學生,我是對他負責,我在挽救他,我是出于一片好心﹗后來,我發現常常受我嘲諷的學生漸漸習慣了我的嘲諷,變得無動于衷,無所謂了﹗在不知不覺中,原來我認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讓我與學生的距離漸行漸遠。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為。
我愛我的學生,可是我錯了,我錯在哪里了?
原來班里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學習不上進,作業基本不做,上課基本不聽,值日時能跑則跑,能逃則逃,我三番五次找他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終于有一天他被派出所帶走了,民警與其父母聯系不上,就把我叫了去。我去了才知道,這個學生和社會上幾個小青年一起敲詐低年級的學生,最終,這學生分得10元錢,他就在網吧玩了一宿。在派出所里,那幾個小青年該說的都說了,只有他拒不承認,無論我怎樣勸解開導,他都是一副你能拿我怎樣的神情,我真是氣憤之極,恨不能揍他一頓﹗
從派出所出來,我一想起那學生一臉的冷漠,就不由得從心底冒冷氣﹗我有著無法形容的沮喪和失落,我無法描述自己的難過心情,我在想我是那樣愛自己的學生,可是我的學生在那樣的情景下,都不愿和我說什么,都不信任我。突然,我想到,在學校里,通常情況下,我的學生遠遠地看到我,就連忙躲開,或者說是逃開,躲不開時就小心翼翼地問聲好,好像很怕我會責怪他們。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樣不錯,學生怕我,這應該對管理班級十分有利。一直以來,我是那樣愛我的學生,我覺得,只要跟著我的指揮棒走,就一定不會錯的!
可是,那學生對我的冷漠,卻時時刺激著我的大腦神經。現在,我不得不承認自己錯了,可是錯在了哪里?思考了很久,我醒悟了:我給學生的愛太霸道,我給學生的愛不平等;我不了解學生的想法,只是將我的想法強加給他們;我沒有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我沒能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去關愛和幫助他們。而我的伶牙俐齒又讓學生無法為自己辯解,索性就不再辯解;而我慢不下來的急脾氣讓我無法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也就不再和我說他們的想法。所以,我的身邊很少有學生問長問短,沒有學生課間找我聊天。原來,我錯在不會愛學生。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會愛學生。真正的愛是充滿智慧的愛,是恰到好處的愛,是能夠激發學生真情實感的愛。
教師應該如同因材施教一般,將不同的愛給予不同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漸漸變得沉穩,在不斷地總結中我越發成熟。
今年開學伊始,我班里有一個學生,上課時,他總是懶懶地斜趴著,不論是英語早讀還是語文早讀,我都發現他基本不張嘴。當我和他目光相碰時,他才找其他學生問課文念到哪里了。
接連幾天,課間操時,我都沒有在隊伍中看到他,我不動聲色裝作不知道。周五的課間操時,我裝作去教室拿東西,就發現他坐在課桌底下,我問他:“你不舒服嗎?”他說:“我剛才想下樓,可是頭有點暈,所以就坐在地下了。”我走過去,摸摸他的頭,并不發熱。我要帶他去看校醫,聯系家長接回家,他表示不用,已經不暈,現在可以去做操。說著,他立刻站起來,就往外走。此后,每天課間操時,他都去,可是他那張小臉從沒有笑過,始終陰沉著,似乎沒有什么事可以激起他的興趣,甚至下課他也只是玩一會兒。這一切我都只是記在心里并沒有找他,因為我沒有找到突破口。
就在我琢磨如何做思想工作時,午讀時他遲到了。我問他原因,他說他被小區里的小狗咬了,去打疫苗,他撒謊時臉上有一絲慌亂,這表明這個學生并不愛撒謊,只是此刻,沒辦法,只好撒謊。我心里一喜,可以從這里入手。為了保護他的自尊心,我既沒有當著其他學生的面批評他遲到,也沒有馬上揭穿他的撒謊行為。
終于找到合適的機會,體育課時我恰好沒課,從窗戶往外看,我想尋找那個學生的身影。于是,我迅速到教室,他果然在,不過他并沒有學習,而是和我一樣從窗戶往外看。發現我進來,他臉上又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指著自己的鞋子說:“老師我不是故意不上體育課,你看我的鞋,‘張著嘴’。”他笑了,我也笑了,因為他的鞋子并不像他說的那樣張嘴。
放學后,我將他留下來,我覺得是該找他談心的時候了。不過事情遠不是我想得那樣順利,他說他覺得不知道說啥,要給我寫下來,明天一定交給我,我笑著同意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他交給我的一張紙條上只寫了一點點。他覺得沒什么要說的,說了別人也不相信他,不會有人理解他。
后來,我搬家了,可以和他一起回家。我借口說冬天天黑得比較早,我有點怕黑,希望和他一起走。經過一段時間的邊走邊談,我發現這個學生是很有想法的。例如,他在家經常看《每日農經》或者《致富經》這樣的節目,他常給父母提建議,他覺得父母聽他的建議一定可以賺更多的錢,然而父母認為他只是個孩子,沒有耐心聽他的想法,有時候太忙讓他靠邊站別添亂。總之,他的想法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又如,他覺得開個汽車修理廠也行,最好是洗車、裝修和修理等一條龍的服務,他說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干這一行一定有前途。這個想法,他和其他學生說過,但是人家不愛聽他說這方面的事。反正,他得不到其他學生的認同。他特別失落,特別沮喪,覺得活著沒意思,挺孤單的。他不想上學,覺得上學沒意思,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既然這樣,他還不如找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去干得了。他說的一切,我都很認真地聽著。我試著肯定他、夸獎他;同時,也提出我的想法和他討論,甚至否定他。
在聆聽學生想法的同時,我及時與他的家長取得聯系。原來,他的父母都是做蔬菜批發生意的,平時沒有時間管他。我希望家長能夠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可以肯定他的觀點。家長很配合我的工作。在以后的歷史課上,我也有意創造機會讓他發表他的觀點,并加以引導。其實,相對于一般的學生,他的分析比較深刻、比較獨到。漸漸地,他既贏得了其他學生的掌聲,也贏得了其他學生的信任。課間休息時,圍在他旁邊的學生多了,他的小臉上終于有了笑容。我想,這個學生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
心理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傳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認同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認同則容易入耳、入腦、入心,形成“共振”效應。反之,則會出現思維盲點,產生心理障礙,影響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認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恰到好處地對學生傾注愛心,處處體貼關心學生,以贏得學生的信任。尤其對那些常犯錯誤的學生,更應從感情上親近他們,從興趣上引導他們,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從生活上關心他們,使他們從中真切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和可信,從而消除師生之間存在的隔閡和對抗心理,使學生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勸導,逐漸改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不良行為。我成功的關鍵在于我知道如何去愛學生。
我想,班主任只有懷著嚴父、慈母和摯友般的情感去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等,才能使師生真正達到情感共鳴。有愛心才有資格教育學生,知道如何愛學生才能成功地教育學生。
關于如何愛學生,至少要注意兩方面。
首先,善于觀察學生,細心工作。班主任平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情、言行和課堂反應,及時把握學生心理與生理的異常情況,弄清學生最急迫的需求,以便迅速妥善解決課堂突發事件。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紛繁復雜的情況,分析研究他們心理和個性特點形成的原因,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在需求,有的放矢地開展班主任工作。
其次,教師在教育教學時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為此,教師應該誠心誠意、激情滿懷地希望學生好好成長,超越自己,并以此為樂為榮。
所以我認為,對于有事業心的班主任來說,用真誠的態度教學,用真摯的情感與學生交朋友,這無疑能使班主任工作充滿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總而言之,班主任要愛學生,更要會愛學生!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梁金)